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课件14 控制与控制过程

管理学课件14 控制与控制过程


17
14.1.3 控制的类型
4 程序控制与跟踪控制 程序控制又叫计划控制, 程序控制又叫计划控制,是一种将预先编制好的内 又叫计划控制 容和步骤作为受控系统的输入, 容和步骤作为受控系统的输入,从而对整个管理过程予 以控制的方式。 以控制的方式。 跟踪控制又叫目标控制, 又叫目标控制 跟踪控制又叫目标控制,是一种将所要达到的目标 作为受控系统的输入, 作为受控系统的输入,从而对整个管理过程予以控制的 管理形式。 管理形式。它具有对环境干扰和受控系统运动变化的主 动适应能力。 动适应能力。
12
14.1.2 控制理论
1. 基本理论 a. 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连接在一起的元素的 集合。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叫耦合。 集合。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叫耦合。控制论就是研 究耦合运行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 b. 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必须确定系统的控制 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 标准。 标准。系统的标准 Z 是不断变化的某个参数 S的函 的函 数。即:Z = f ( S ) c. 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值Z 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值 之间的偏差, 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第十四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一. 二. 三.
控制活动 控制过程 有效控制
1
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为此就要进行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工作为整个组织确定目标 为整个组织确定目标, 计划工作为整个组织确定目标,作出总体规划和部 署; 组织工作通过内部结构设计和组织关系的确定 通过内部结构设计和组织关系的确定, 组织工作通过内部结构设计和组织关系的确定,明 确组织内各部门的职责,以保证计划的落实和完成; 确组织内各部门的职责,以保证计划的落实和完成; 领导工作是管理者运用职权和威信施加影响 是管理者运用职权和威信施加影响, 领导工作是管理者运用职权和威信施加影响,以充 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 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 指导各类人员努力实现组 织目标; 织目标; 控制工作通过检查 监督、 通过检查、 控制工作通过检查、监督 、对所出现的偏差加以纠 从而确保整个计划及组织目标的实现。 正,从而确保整个计划及组织目标的实现。
15
14.1.3 控制的类型
1、事前控制、现场控制、事后控制 、事前控制、现场控制、 事前控制是指组织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 事前控制是指组织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 是指组织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 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 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 。 防 患于未然。 患于未然。 现场控制是指组织活动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 现场控制是指组织活动开始以后, 是指组织活动开始以后 事进行指导和监督。 事进行指导和监督。 事后控制是指在同一个时期的组织活动已经结束以 事后控制是指在同一个时期的组织活动已经结束以 对本期的资源利用情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情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10
四、控制目标
1、人员 管理者对人员控制的目标是使员工按照所期望的方式工作。 最简明的方法是直接巡视和评估员工的表现。 2、财务 财务控制的目标是降低成本,并使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3、作业 作业控制方法可用于评价一个组织转换过程的效率和效果。 4、信息 信息控制的目的是要开发出一种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 5、组织绩效
21
前馈控制的显著优点 ①前馈控制是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 前馈控制是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 因而防患于未然, 因而防患于未然,避免事后控制无能为力 的弊端。 的弊端。 ②前馈控制是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 件进行的控制,不针对具体人员, 件进行的控制,不针对具体人员,不会造 成心理冲突,易于被员工接受并付诸实施。 成心理冲突,易于被员工接受并付诸实施。
5
2.控制的必要性 2.控制的必要性
尽管计划可以制定出来, 尽管计划可以制定出来,组织结构可以调整 得非常有效,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调动起来, 得非常有效,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调动起来,但 是这仍然不能保证所有的行动都按计划执行, 是这仍然不能保证所有的行动都按计划执行,不 能保证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斯蒂芬 。(斯蒂芬 能保证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斯蒂芬 罗宾斯) 罗宾斯) 具体而言控制工作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 具体而言控制工作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 a.环境的变化 a.环境的变化 b.管理权力的分散 b.管理权力的分散 c.工作能力的差异 c.工作能力的差异
20
14.1.3 控制类型(时机、对象、目的)
1.前馈控制 1.前馈控制
亦称预先控制或事前控制, 亦称预先控制或事前控制,是实际组织活动开始 之前进行的控制。前馈控制以未来为导向, 之前进行的控制。前馈控制以未来为导向,在工作 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 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采 取防范措施,以便在实际偏差出现之前, 取防范措施,以便在实际偏差出现之前,管理者就 能运用各种手段对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纠偏。 能运用各种手段对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纠偏。
2
经过长达15年的精心准备, 耗资15亿美元的哈 经过长达 年的精心准备,耗资 亿美元的哈 年的精心准备 勃太空望远镜最后终于在1990年 4月发射升空 。 月发射升空。 勃太空望远镜最后终于在 年 月发射升空 但是, 但是 , 美国国家航天局仍然发现望远镜的主镜 片存在缺陷。 由于直径达94.5英寸的主镜片的 片存在缺陷 。 由于直径达 英寸的主镜片的 中心过于平坦, 导致成像模糊。 中心过于平坦 , 导致成像模糊 。 因此望远镜对 遥远的星体无法象预期那样清晰地聚焦, 遥远的星体无法象预期那样清晰地聚焦 , 结果 造 成一 半 以上 实验 许多 造成 一 半以 上 的 实 验 和 许 多 观察项 目无法 进 行…… 哈勃望远镜的例子说明了,在一个组织机构中 在一个组织机构中,如 哈勃望远镜的例子说明了 在一个组织机构中 如 果没有控制将发生什么。 果没有控制将发生什么。
18
控制类型(控制标准 Z 值) a. 程序控制 控制标准值Z是时间 的函数、 是时间t的函数 控制标准值 是时间 的函数、自动控制以时 间作为控制的主要参考参数 b. 跟踪控制 控制标准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 先行量为W, 数。若先行量为 ,则Z=f(W)。 。 例如: 例如:军舰跟踪海岸线 反弹道导弹截击飞行目标 猎狗追赶兔子等 (续)
11
控制与计划的关系
计划起着指导性作用, 计划起着指导性作用,控制则是为了保证组织的产 出与计划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管理职能。 出与计划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管理职能。 计划预先指出了所期望的行为和结果, 计划预先指出了所期望的行为和结果,而控制则是 按计划指导实施的行为和结果。 按计划指导实施的行为和结果。 只有管理者拥有整个组织、 只有管理者拥有整个组织、各部门的相关信息后才 能制定出有效的计划, 能制定出有效的计划,而这些信息中的绝大多数是 通过控制过程得到的。 通过控制过程得到的。 如果没有计划来表明控制的目标, 如果没有计划来表明控制的目标,管理者就不可能 进行有效的控制。 进行有效的控制。
3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控制就没有管理。
——主讲教师的话
4
14.1 控制活动
14.1.1 控制的定义和意义
1.控制的含义 1.控制的含义
计划提出了管理者追求的目标, 计划提出了管理者追求的目标,组织提供了完成 这些目标的结构、人员配备和责任,领导提供了影响、 这些目标的结构、人员配备和责任,领导提供了影响、 指挥、激励和沟通的环境, 指挥、激励和沟通的环境,而控制提供了有关偏差的 知识以及确保与计划相符的纠偏措施。 知识以及确保与计划相符的纠偏措施。 控制一般是指引导一个动态系统达成预定状态。 控制一般是指引导一个动态系统达成预定状态。 管理学中的控制是指按照既定目标和标准 是指按照既定目标和标准, 管理学中的控制是指按照既定目标和标准,对组 织活动进行监督、测量,发现偏差并分析原因, 织活动进行监督、测量,发现偏差并分析原因,采取 措施使组织活动符合既定要求的过程。 措施使组织活动符合既定要求的过程。
6
现代控制产生的原因
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 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为了使目标计划与变化 的环境相适应,需监控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监控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监控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组织活动的复杂性: 组织活动的复杂性:为了避免本位主义,保证 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要监控各部门及其各岗 监控各部门及其各岗 位的工作情况。 位的工作情况。 管理失误的不可避免:为及时发现失误,明确 管理失误的不可避免 问题之所在,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管理者需要建立控制系统, 管理者需要建立控制系统,以便自始至终地掌 握下属的情况,以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 握下属的情况,以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
7
3、管理控制的特点
(1)整体性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管理控制是组织全体成员的共 同职责;二是控制的对象是组织的各个方面。 (2)动态性 控制的标准和方法不可能固定不变,应随内外部环 境的变化而变化,以提高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3)人为性 控制首先是对人的控制并由人来执行,控制应努力 降低人为因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4)指导性 控制是提高职工能力的重要手段,控制的纠偏工作 只有被职工所认识并具备矫正能力时,偏差才会真正 被纠正。
13
厂房设备 工艺装备
铸造 发动机Biblioteka 人力原材料 能 源 协作件
锻造 机加 热处理 车身 油漆
汽车制造厂耦合系统示意图
底盘
汽车
销售
资金
计划文件 技术文件
产品开发 市场研究
14
14.1.3 控制类型
分类原则 按纠正措施的 作用环节分 按控制对象全面性分 按主管人员改进他们将来 工作方式不同分 按控制来源分 按业务范围分 控制类型 现场控制 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 局部控制 全面控制 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 自我控制 直接控制 生产控制 质量控制 成本控制 资金控制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