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装配图.

第七章装配图.

第七章装配图§7-1 装配图的基本知识表示机器或部件的图样称为装配图。

表示一台完整机器的装配图称为总装配图,表示机器某个部件的装配图称为部件装配图。

总装配图一般只表示各部件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机器(设备)的整体情况。

装配图可以用投影图或轴测图表示。

生产中一般采用正投影图。

图7-1 球阀装配结构图一、装配图的作用零件图只能反映单个零件的结构和技术要求,不能反映它在机器之中的位置、作用,装配图反映的是机器中零件之间的关系、位置、工作情况、装配方法等,真实地反映了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可以表达机器的工作原理,因此装配图是设计者设计意图的反映,是机器设计、制造的重要技术文件。

机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要设计设备的功能、拟采用的方案(传动、结构)画出它的装配图,然后根据装配图提供的信息画零件图,根据零件图、装配图组织零件的生产、采购,再根据装配图提供的视图、尺寸、技术要求,将各种零件组装成机器。

二、装配图的内容1、图形表达机器或部件的结构、组成机器的零件的主要形状、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机器或部件的工作情况等。

图形可以采用以前介绍的所有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

标明机器或部件的规格(性能)尺寸、整体外形尺寸、零件之间的配合、连接、定位和安装方面的尺寸,以及零件其它比较重要的尺寸。

零件上的次要结构尺寸不能在装配图上标注。

3、零件序号、明细表、标题栏装配图中的每一个部件、标准件均应进行编号,按照编号在标题栏的上方画出零件的明细表,说明每一个零件的序号、名称、材料、数量、重量等。

4、技术要求同零件图一样,无法用图形或不便用图形表示的内容需要用技术要求加以说明。

如有关零件或部件在装配、安装、检验、调试以及正常工作中应当达到的技术要求,常用符号或文字进行标注。

如: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组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洗干净;装配后应按设计和工艺规定进行空载试验。

试验时不应有冲击、噪声,温升和渗漏不得超过有关标准规定;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等。

图7-2是一个球阀的装配图。

图7-2 球阀的装配图§7-2 装配图的图形表达方法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在装配图中为了区分不同的零件,并正确理解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在画法上有以下几项1、相邻零件的接触表面(如相互贴合的平面,有配合要求的圆柱面等),只画一条粗实线;对于非接触的表面应画出两条粗实线。

2、两个相邻零件的剖面线,剖面线的倾斜方向应当相反,无法做到相反时(如三个以上的零件相邻),剖面线的间隔应当不同。

3、同一零件在各个视图中的剖面线方向、间隔必须一致,以便于看图。

4、剖切平面通过实心件(如轴、连杆、键、销、球)以及螺钉、螺母垫圈等连接件的基本轴线时,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如果实心零件上有需要表达的结构时,可以采用局部剖视表达。

当剖切平面垂直上述零件的轴线时,则应画出剖面线。

二、装配图的特殊画法为了能够简单而清楚地表达一些部件的结构特点,在装配图的画法上规定了一些特殊的画法。

1、沿零件结合面的剖切画法为了表示部件内部的装配和工作情况,在装配图中可以假象沿零件的结合面切开部件,然后画出图形,结合面上不画剖面符号(剖面线),但对轴和连接件如果垂直于轴线剖切,应当画出剖面线。

如图7-3的右视图所示,表示了两个转子的位置、结构与运动情况以及进油孔、定位销的位置。

2、拆卸画法为了表示部件的内部结构,可以假想将某些零件拆去,然后进行投影,其它视图按不拆画出。

采用拆去画法时,应在对应的视图上标明拆去零件的编号或名称,如图7-2所示。

3、假想画法以下两种情况可以采用假想画法,被假想的零部件采用双点画线表示。

一是为了表达机器或部件与相邻部件的关系,可以将不属于本图7-4 运动零件的极限位置表示方法图7-3 转子装配图画法进油孔机器或部件的部分用双点画线画出,如图7-3主视图的左侧双点画线表示机体,用双点画线表示的部分按照透明零件或部件来画,它不能遮挡实际的零部件;二是对于运动零件,为了表示它们的极限位置,可以用双点画线假想表示,如图7-4所示。

4、简化画法装配图主要表达的是部件的装配关系、工作原理,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等,因此在装配图的表达中,应当尽量采用简化画法。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图7-5所示):(1)、零件上的工艺结构,如小圆角、退刀槽、螺纹连接件、轴上的倒角、倒圆等常常省略不画。

(2)、对均匀分布的螺纹连接件,允许只画一个或一组,其余的用中心线表明安装位置。

(3)、对于滚动轴承和密封圈,一般采用特征画法(一半按比例画法、一般为特征画法),也可以采用通用化法。

(4)、在装配图中皮带可用粗实线表示,传动链可用细点画线来表示。

如图7-6所示。

(5)、在能表达清楚部件特征(如电机等)的情况下,在装配图可以仅画简化后轮廓的投影。

图7-5 简化画法、假想画法、夸大画法图7-6 皮带和链的简化画法(6)、与零件图一样,对称的零部件可以只画一半或者二分之一,如图7-7所示。

(7)、在化工、锅炉设备的装配图中,可以用细点画线表示密集的管子。

5、夸大画法不接触表面的小间隙、薄垫片、小直径的弹簧等,可以不按比例画出,而是采用适当加大尺寸画出。

如图7-5的垫片。

6、展开画法为表达不在同一平面内而又相互平行轴上的零件,以及轴与轴之间的传动关系,可以按照传动顺序沿轴线切开,然后依次将轴线展开在同一平面画出,并标注X-X 展开。

如图7-8所示。

§7-3 装配图的标注与技术要求一、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为了能够生产、加工,在零件图上要求标注的尺寸完整、清晰、合理,装配图主要用于指导机器部件的装配、维修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

装配图上的尺寸也应标注清晰、合理,图7-8 装配中的图展开画法、假想画法图7-7 对称零部件的表达方法零件上的尺寸不一定全部标出,只要求标注与装配有关的几种尺寸。

1、规格与性能尺寸规格尺寸或性能尺寸是机器或部件设计时要求的尺寸,如图7-2中的φ72,它关系到阀体的流量、压力和流速。

2、装配尺寸(1)、配合尺寸配合尺寸是装配图中十分重要的尺寸,它表明了相互配合的零件间的配合性质、装配间隙、装配方法。

如图7-3中的φ13F8/h6,表明转子与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采用的是基轴制。

(2)、重要的相对位置尺寸:在装配时必须保证的尺寸,如两个零件间装配后的距离等。

3、安装尺寸机器或部件安装到基础或其它设备上时所必需的尺寸,如图7-2的M36×2,它是阀与其它零件的连接尺寸。

4、外形尺寸机器或部件整体的总长、总高、总宽。

它是运输、包装和安装必须提供的尺寸,如厂房建设、包装箱的设计制造、运输车辆的选用都涉及到机器的外形尺寸。

外形尺寸也是用户选购的重要数据之一。

5、某些重要尺寸运动零件的极限位置,主要结构尺寸可以在装配图中直接注出。

例如齿轮的齿宽、重要的轴径等。

二、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是指在设计中,对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装配、安装、检验和工作所必需达到的技术指标以及某些质量和外观上的要求。

如一台发动机在指定工作环境(如温度)下,能达到的额定转速、功率,装配时的注意事项,检验所依据的标准等。

技术要求一般注写在装配图的空白处,对于具体的设备其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可以参照同类或相近设备,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编制。

三、装配图上的零件编号1、零件的编号原则为了看图、画图和生产管理上的方便,装配图中的每一种零件或部件都要进行编号,形状、尺寸、材料等完全相同的零件或部件(包括标准件)只编一个号,其数量必须在明细表中填写。

2、序号的标注方法序号应当注写在视图、尺寸以外,指引线用细实线画出,指引线应从可见轮廓线内引出,在图形的一端应画一个小圆点(对于薄壁件或者涂黑的剖面可用箭头指向轮廓线),在另一端画一条直线或圆圈,将序号注写在线上或圆圈内,如图7-9所示。

指引线应从表示特征最明显的图形上引出,并尽量少的穿过其它零件;指引线尽量不要弯折,直接指到表示序号的横线或圆上,如果不能避免,则只允许弯折一次;指引线之间不能相互交叉;指引线的方向不能与剖面线平行;对于螺纹紧固件等装配关系清楚的组件时,可以采用公共指引线,如图7-10所示。

序号的字体应比尺寸数字的大一号,序号应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整齐地排列在水平线或垂直线上,间距尽可能相等。

标准件也可以单独成一个系统进行编号,明细表单独画出。

也可以在图中指引线末端的水平线上直接标注名称、规格、国标号。

四、零件明细栏零件明细栏是说明装配图中每一个零件、部件的序号、图号、名称、数量、材料、重量等资料的表格,是看图时根据图中零件序号查找零件名称、零件图图号等内容的重要资料,也是采购外购件、标准件的重要依据。

国标GB/T10609.2-1989推荐了明细栏的格式、尺寸,企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自己的明细栏格式,但一般应参照国标的格式执行。

图7-11为国标中推荐的格式之一。

有关明细栏的规定如下:1、 明细栏一般配置在装配图标题栏的上方,按照由下向上的顺序填写,格数根据需要来定。

位置不够时,可以紧靠在标题栏的左侧自下而上延续。

2、 如果标题栏的上方无法配置标题栏时,可以作为装配图的续页按照A4幅面单独画出,其顺序为自上而下延伸,还可以续页。

在每一页明细栏的下方配置标题栏,在标题栏中填写与装配图一样的名称和代号。

3、 当装配图画在两张以上的图纸上时,明细栏应该放在第一张装配图上。

4、 明细栏中的代号项填写图样相应部分的图样代号(图号)或标准件的标准号。

部件装配图图号一般以00结束,如GZ-02-00表示序号为2的部件的装配图图号,GZ-02-01则表示该部件的第一个零件或子部件的图号。

5、 明细栏中的备注项填写该零件的有关附加说明,如外购件、生产厂等。

图7-9 装配图序号的画法图7-10 零件编号图7-11 明细栏的格式与尺寸(GB/T10609.2-1989推荐)§7-4 装配图的画法装配图的作图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为自下而上的画法,一种为自上而下的画法。

自下而上的画法是首先画出装配图中的每一个零件图,然后根据零件图的结构,画出装配图。

自上而下的画法是直接在装配图中画出重要的零件或部件,根据需要的功能设计与之相邻的零件或部件的结构,直到最后完成装配图。

一般在设计的开始阶段都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作图方法)画出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图,然后根据设计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对于机器或部件的测绘(机器仿制、改进)则多采用自下而上的作图方法,首先根据已知的零件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尺寸,画出每一个零件的零件图,然后根据零件图画出装配图,这一过程称为拼图。

一、拼图拼图是工程制图中常用的一种练习方法。

拼图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外向内的画法,要求首先画出外部的零件,然后根据装配关系逐一画出相邻的零件或部件,最后完成装配图;一种是从内向外的画法,这种方法要求首先画出内部的零件或部件,然后根据零件间的连接关系,画出相邻的零件或部件,最后画出外部的零件或部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