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优秀课件
(1)SAN解剖生理特点
•解剖位置:位于右房的上腔V入口处界嵴的上端 •正常传导途径:
•窦房结
•结间束 •房室结 •房室束 •左、右束支 •蒲氏纤维
(1)SAN解剖生理特点
•细胞组成和特点
P细胞
名 称 起搏细胞
位 置 SAN中央
纤 维 较少
功 能 发放冲动
病 变 自律性降低、丧失
ECG
窦缓、窦静止
T细胞 移行细胞
边缘 较多 传递冲动 传出阻滞 窦房阻滞
(1)SAN解剖生理特点
血液供应
• SAN动脉60%起源于RCA,40%起源于LCX;
• 下壁MI伴急性窦缓,提示RCA阻塞,SAN动脉是右冠 的第1分支,表明梗塞位置高,面积大;
• 前侧壁MI伴急性窦缓,表明LCX近端有阻塞.
(1)SAN解剖生理特点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优秀课件
概念
•简 称 病 窦 综 合 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是窦房结(SAN) 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改变,导 致起搏和( 或) 传出功能障碍, 引起各种缓慢心律失常,并伴有 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的一 组综合征
内容
(1)SAN解剖生理特点 (2)SSS的主要病因 (3)SSS临床特点 (4)SSS类型 (5)SSS的心电图表现 (6)SSS的诊断 (7)SSS的治疗原则
• 神经支配
主要由右侧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 SAN内的儿茶酚胺含量很高,刺激交感神经,心率加 快,刺激迷走神经,心率减慢
(2)SSS的主要病因
1、窦房结动脉供血减少; 2、窦房结周围神经或心房肌的病变; 3、迷走神经张力过高; 4、某些抗心律失常药抑制窦房结功能; 5、淀粉变性、甲减、纤维化与脂肪浸润、
• Rubenstein提出,有临床症状的SSS平均年龄在65岁
(3)SSS临床特点
症状 • 脑:头晕、反应迟钝、瞬间记忆障碍
黑蒙、眩晕(6-11%)晕厥(40-60%) 阿斯综合征 • 心:心悸 、心绞痛、心力衰竭 • 肾:尿少,严重可出现氮质血症 • 胃肠道:食欲不振、胃肠道不适 • 骨骼肌: 肌肉酸痛无力
注意与快慢综合征鉴别。
慢-快综合征
心房纤颤被长间歇所中段,后又出现快速心房纤颤
慢-快综合征
房颤自动终止后停搏4.88sec,恢复窦缓
慢-快综合征
快——慢
慢-快综合征
慢——快
(6)SSS的诊断
• 根据临床表现、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药物 试验和电生理检查的异常发现而定
• 在诊断时特别强调临床症状与心电图异常的相关 性
(6)SSS的诊断-ECG诊断
• 1 窦性心动过缓≤40次/分,持续≥1min; • 2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 3 窦性停搏>3.0s; • 4 窦性心动过缓伴短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 上
性心动过速,发作终止时窦性搏动恢复时间>2 s。
(2)快速型心律失常:当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 终止时,在恢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心律之前,出现长间歇;
(3)慢性房颤之前,有明确窦性心动过缓史。
(4)SSS分型
双结病变或全传导系统病变型(C型) (1)交界逸搏间期>2.0s; (2)交界心律< 35bpm; (3)交界心律伴AVB; (4)出现室性逸搏心律。
(5)SSS的心电图表现
• 心电图: 二度Ⅱ型表现时长PP间期为基本PP间期的整
数倍;
窦房传导阻滞(SAB)
•PP 间 隔 不 等 , P1-P6 间 期 逐 渐 缩 短 , 分 别 为 1680 、 1280 、 1040 、 1020 、 1000ms , P6-P7 突 然 延 长 为 1480ms,又逐渐缩短,符合Ⅱ度I型特点 •心电图:二度Ⅰ型表现为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 现一次长PP间期,长PP间期短于基本PP间期两倍;
• 1、持续而显著的窦性 心动过缓(<50次/分)
• 2、窦性停搏和窦房阻 滞
• 3、窦房阻滞与房室传 导阻滞并存
• 4、慢-快综合征
窦性心动过缓
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心率23次/分 •诊断要点:HR多数<50bpm,尤其<40bpm ,心律为窦性;
窦性心动过缓为SSS 最早、最常见表现, 占SSS 的60-80%,往往伴有黑蒙、晕厥;
硬化与退行性损伤窦房结;
(3)SSS临床特点
• 病程长,发展缓慢,一般在10年以上; • 早期SAN受损少,无症状/或症状轻/间歇出现症状; • 随着SAN细胞不断↓,纤维组织不断↑,出现窦缓、SAB、窦
静止 • 老年人SAN胶原弹力纤维随年龄而增多,Thery报告:
年龄<60岁组,纤维组织<40% 年龄>60岁组,纤维组织>60%
(4)SSS分型
• 单纯SAN病变(A型) (1)严重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HR50bpm; (2)较长的窦性静止,长间歇一般> 1.5s; (3)频发的窦房阻滞。
(4)SSS分型
慢-快综合征(B型)
(1)在上述各种过缓型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出 现下列心律失常之一: 阵发性房颤 阵发性房扑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慢-快综合征(BTS)
• 病变部位不仅发生于窦房结,心房或结周区也受 累(主要为纤维化或变性)。
• 其发生是由于窦房结功能减退,而窦房结以外的 心房组织甚至心室组织由于疾病引起电生理特性 改变,兴奋性相对增高。
慢-快综合征(BTS)
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等缓慢心律失常为 基础;
伴有以阵发性房颤为最常见的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在快速 心律失常终止时,可伴有缓慢心律失常(如窦缓或窦停)的 发生。
窦缓、窦停搏、交界逸搏心律
•女性,60岁 图1、2、3是连续记录 •窦性心动过缓后出现长间歇,长P-P不是基本P-P的倍数,为全心停搏, 后段出现交界性逸搏心律,心率34bpm。提示双结病变。
心脏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SAB)
• 频发SAB 约占SSS的20%,以Ⅱ°-Ⅱ型多见,Ⅱ°Ⅰ型少见,往往伴有交界逸搏,逸搏心律,逸搏夺获心律
窦性停搏
诊断要点:
长间歇达2.6s,长P-P不是基本P-P的倍数
(1)符合窦性心律条件 (2)在规则的P-P间期中突然出现较长的P-P间期,长间歇>2s (3)长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之间无倍数关系
房室交界区性逸搏心律
• QRS波频率54次/分,P波紧邻QRS波群后,而且倒置,RP'时限 小于1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