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信托业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与银行、证券、保险并驾齐驱成为中国金融业的四大支柱,但其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
文章主要分析我国信托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并结合当前我国信托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对策。
尽管信托业存在这么多问题,经济结构调整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依然为我国信托业带来了各种机遇。
不可否认,历年来信托业快速稳步增长。
虽然2011年信托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前景光明。
[关键词]信托业发展问题对策O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China's Trust Industryin the Development[Abstract]Trust industry as an ancient industry,with banks,securities and insurance which become the four pillars of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of its development.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oblems of the trust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current China's trust industry proposed a solution.Although there are so many problems with trust industry,readjusting the economic structure,and gradually perfecting the capital markets are still brought a variety of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trust industry.Admittedly,trust industry fast growing steadily over the years. Although the2011trust industr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but promising.[Keywords]Trust Business Development Problems Solutions目录引言 (1)一、我国信托业的现状 (1)二、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一)内部问题 (2)1.管理水平低及人才缺乏 (2)2.缺乏核心盈利业务 (3)3.存在治理结构缺陷 (3)(二)外部问题 (4)1.信托法律落后 (4)2.缺少政策支持导致产品流通难 (4)三、完善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一)完善我国信托业的治理结构 (5)(二)设立信托公司的盈利模式 (6)(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6)(四)加强信托业的诚信建设并成立行业自律协会 (7)(五)重点发展社会公益信托服务 (7)结论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引言在金融领域,信托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通常被并称为“金融业的四大支柱”。
自1979年中国信托业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
在这30年的发展过程中,信托业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满足企业和个人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专业理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呼唤着我国信托业的进一步发展。
截至2011年底,我国公众的银行存款超过了25.51万亿人民币,国家的外汇储备过了3.181万亿美元,人民希望除了银行存款以外有其他的理财方式,也希望胡更符合自己利益的资产处置方法可以利用,并且有了越来越多的处置这些财富的愿望和要求。
然而,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信托业自出生之日起就先天不足,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历了五次大的清理整顿,与其他同业三大支柱相比,呈现明显的发展劣势,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找出我国信托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信托业的现状信托机构是一个按照信托制度活动的主体,而我国信托机构的主体是信托公司。
经过这几年来的整顿,我国的信托业已经成功的化解了累积20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资本也得到了充实,改进了管理,重新集合了一支专业化的队伍,为社会提供信托服务。
目前,我国重新登记后的信托公司约有51家,分布在全国的大多数省(区、市)。
根据2008年信托公司年报统计,到2008年底,信托公司从业人员约为4732人。
在国务院确定的信托整顿方针的指导下,信托公司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信托资产规模总计12284亿元人民币,营业性信托业务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信托业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在2005年到2010年期间我国信托业务增长迅速,信托财产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我国信托业务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资金信托,约占信托财产总额的84%。
其中,集合信托计划为1053个,并大部分获得了成功。
同时,信托公司以资金以外的其他财产形式开展的信托业务,开始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制度条件。
在2006年上半年,我国银监会相继颁发了一下几个章程:《关于信托投资公司开展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创新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强信托投资公司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向下财产托管和信息披露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关于信托公司过渡期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等。
以上银监会的种种措施都说明了我国对信托业的重视以及决定要严格监督信托业,使我国信托业有一个完善的监管机制,使各项信托业务都有法可依。
我国的信托业发展不但促进我国经济,而且对我国金融机制原有的缺陷也有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地区的经济发展看来,信托业为各地区的建设提供了资金的来源,信托公司将委托人交给其管理的闲散资金用于急需资金发展的企业上,充分优化了资源配置。
我国现阶段信托业的发展主要取得了一下成果:1、我国的信托业法律法规不断健全。
在推出了“一法两规”后,对我国信托制度的法律起到一个框架的作用,以后在这个框架里可以不断补充和完善法律法规。
在以往的几年,我国不断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信托管理办法和有关制度的设立,这些对我国信托业的法律体系建设甚至整个金融行业的规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我国信托财产不断增多。
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闲置的财产委托信托公司管理,而信托公司也利用这些资产去投资我国的各项实业,为缺乏资金的企业提供资金来源,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的信托业也存在着许多挑战:1、没有一个清晰的战略模式。
信托产品缺乏认同感,落后于其它金融行业,由于信托产品涉及范围广泛,在与银行、证券、保险竞争时没有优势,而又缺少创新,没有找到一个专属于自己的信托产品特色。
2、人力资源不足。
大多数信托投资公司缺少技术型人才,满足不了在各种需要高素质人员才能胜任的部门,比起外国人才的差距甚远,导致许多服务都不全面,社会对其认同也偏低。
二、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内部问题1.管理水平低及人才缺乏首先,我国信托公司在管理水平上与外国的信托公司相差较远,管理机制也有待提高,及在信托人才上相对缺乏。
我国的信托行业在这30年来的快速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现象,但是由于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首先是信托机构的迅速增加,使其对信托人员的过分需求,许多没有经过信托培训的人员涌进了信托机构,而这些信托素质不高的人员不但不利于信托公司业务的拓展,而其本身也是一个不安全的因素,低素质的信托人员容易引起信托行业的犯罪问题,对公司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其次,我国的信托投资公司的决策流程没有一个科学统一的管理,也缺少一个正确的内部控制系统,只会盲目地扩张,经营。
对企业战略的规划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低下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机制严重制约着我国信托机构的健康发展,也降低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缺乏核心盈利业务其次,我国大多数的信托公司缺少核心的盈利业务,主业不主,缺少竞争力。
信托的意思是指委托人由于对受托人的信任,所以将其拥有的合法财产委托给受托人,并且由其按照自己的意愿遵从特定的目的对这一财产进行管理和处分的行为。
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
从这个概念上,我们可以认识到,信托公司是应该以信托业务作为它自己的核心业务的。
但是,在我国的实际情况中,一开始,我国引入信托这个制度只是为了我国国内融资的需求,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我国大多数的信托公司都是以信贷这一业务为其主要的盈利来源。
久而久之,信托公司都只是发展信贷业务,而忽略了其真正的核心业务,使得其核心业务长期得不到发展。
信托业变成了名为信托,实为信贷。
直到在2007年3月1日我国颁布了新的两个规定,分别是《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后,才在制度上防止了信托公司偏离其核心业务的经营模式。
但是,虽然在制度上防止了,但实际上,根据2007年信托行业的收入数据中,信托业务占其收入总数中的21.94%,而自营业务却占到了78.06%。
从这个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信托公司的主要盈利的不是信托业务,而是其他,这是一件很讽刺的事情,信托公司居然不是以信托业务为其主要的盈利来源。
我国信托公司经营不仅经营信托存贷款业务,还从事证券业务,房地产投资等,总之什么业务都做,成为了一个四不像。
所以,我国现在的信托公司成了一个综合业务集团,信托公司只是徒有虚名罢了。
3.存在治理结构缺陷再次,我国在信托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治理结构缺陷,对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形成了阻力。
我国的信托公司基本上都存在着治理机构缺陷的问题,造成治理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最主要是在这三个方面:(1)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导原则,我国建立的关于信托业的“一法两规”在治理机构上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大多数信托公司只是按照《公司法》的具体要要求去制定其治理结构,没有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考虑到信托公司本身的特殊性。
(2)我国引入信托业所遗留的历史问题,我国的信托业一开始就已经先天不足,引入时只是为了满足信贷的需要。
(3)缺乏可供参考的经验。
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而由治理缺陷产生的问题有:(1)公司在治理机构的目的上不明确,治理结构在解决公司股东与管理人员在利益上的冲突及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保护股东利益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现在的信托公司的治理结构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提供一个清楚的目标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