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少年儿童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

关于“少年儿童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

不要责怪孩子,那是大人的错
——关于“少年儿童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 调查报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事情是这样的···
才过了“雷锋日”,官方在号召青少 年学雷锋,以雷锋为榜样。没几日新 华网就登载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的最新调查,一项名为《少年儿童的 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研究》的问卷调 查结果。这项以北京、四川、陕西、 河 南、辽宁和广东6省市小学三年 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为对象的调查 显示,近七成少年儿童最崇拜的偶像 是文艺体育明星。调查中排名前三的
许多人常把那一些有高风峻节,能起表率效用的人, 赞誉为“榜样”,以昭示许多人师徒相传他,学习他,以建立 社会形态浩气。
本质区别:偶像是主观的崇拜,榜样是在社会的熏陶下形成的。 偶像多是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榜样更多的是由政府和学校树立 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偶像更多地用来满足情感需要,如 娱乐需要等,而榜样更多地起激励作用。
那些人···
在孩子们最喜欢的偶像的调查 结果中,周杰伦、张杰、杨幂、 许嵩等娱乐明星排名靠前;同 样,在孩子们最认可的榜样的 调查中,他们依然靠前。而与 选择明星为榜样相比,选择其 他领域的杰出人物为榜样的比 例只有13.7%,其中科学家 占2.3%,劳动模范不足1%
思考···
有人说孩子怎么了,有人想只要不极端崇拜明星也没什么 害处,有人大喊榜样教育的失败。其实我们不妨好好反思 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 首先,我们会思考文体明星能否成为我们的榜样?我们崇 拜的到底是明星的什么?显然,首先想到的是明星的光环 和“完美”,他们身上可能带着我们的共鸣,我们的目标, 我们的想象,可是作家同样也可以让我们产生共鸣,成为 我们的目标,带领我们想象。为什么我们对这些人的追捧 远不如明星呢? 答案是,作家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明星背后是一个团队! 经纪人、公司老板、娱乐记者······他们大肆宣传,他们想 方设法炒作,而作家没有钱、精力,更没有必要去做这些。
看他们···
• 那个最和蔼,垂手治咱班的老班 • 那个最小巧,干练有为的露姐 • 那个最大方,认真负责的语文老师 • 那个最活泼,充满朝气的周健 • 那个最沉默,沉稳聪明的徐武 • 那个最······ • 那些我最爱的老师同学······比任何一个明
星都闪耀,那是我的榜样,你们呢?
谢谢
身边的偶像和榜样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我们的榜样呢? 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我想说:多多关注身边的人。 为什么父母老师同学不能成为自己的榜样呢? 小时候,我们认为爸爸妈妈是最厉害的人,我们把老师的 话当圣旨,我们崇拜某个说话貌似有水平的同学,为什么 现在不会这样了呢? 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价值观,渐渐发现老师父母同学都 是普通人,也有着种种缺点,甚至觉得他们不如自己。可 是想想,正是明星的表面的完美衬托了身边的人可贵的真 实,哪怕身边的人有千千万万的缺点,只要有一个优点, 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我想我们将 看到更多很棒很棒的人,他们是最真实的偶像和榜样,那 那些明星就只能靠边站了,我们就会更理性的生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
排斥明星,完全抹除他们在我们 心里的地位。只是,在你说某个 明星是你的榜样的时候,最好能 反思一下,这个人的内在素质, 道德修养是不是比外表更吸引你, 他有没有成为偶像的资格。
深层原因
这个社会有什么样的主流价值意识,孩子 们自然就会以什么样的人作为其“榜样”。 如同当年以雷锋为榜样一样,那是那个时 代的社会价值使然。不去研究社会价值观 的形成,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可以正确选择 “榜样”的环境,孩子自然会被光彩照人 的明星吸引,假如我们的宣传舆论少一点 娱乐色彩,多一点主流成分,对那些正面 典型和榜样像宣传雷锋一样全面、持久和 深入,像宣传周杰伦等明星一样生动形象、 鲜活有趣,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会接 受。只有接受了才会喜爱,只有喜爱了才 会作为偶像和榜样 。
依次是雷锋,李小龙,张杰。
偶像和榜样
偶像——本意: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
1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种 神秘力量的象征物
2. 一种不加批判而盲目加以崇拜的对象。特指一种传统 的信仰或理想
3、现代被青少年追捧的娱乐圈艺人,也就是明星。含义 是被仰慕、被追求、被崇拜的对象。
榜样——楷模,典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