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医学之绪论PPT幻灯片

预防医学之绪论PPT幻灯片


2、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
➢ 探索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 寻找危险因素的研究方法 ➢ 提出控制危险因素的策略与措施
(1)探索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 美国学者德威尔将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 为4类12项(图1-1)。
➢ 4类危险因素与死因关系的百分比: 生活方式和行为:37%~49%; 生物学因素:23%~32%; 环境因素:17%~19%; 卫生服务:10%。
无病就是健康
结实的体格和完善的功能, 并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健康不仅是疾病和体弱的匿迹, 而是身心健全社会幸福稳状态
年龄 性别
haemeostasis
社会环境 地域情况
WHO对健康的定义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well 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f infirmly.”
➢ L.R.Villerme于1828年就指出,法国人口死 亡率的研究证明了疾病与贫困有着明显的联 系,他们为现代预防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实验阶段
18世纪60年代英国和法国的工业发展促 使了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如病理学、微 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形成,为预防医学提供 了实验的手段。
3、现代社区预防阶段
⑷人类预防阶段:
➢ 20世纪70年代,为了使所有人都尽可能地达到更 高的健康水平,医学强调采用卫生政策、社会经济、 人口、卫生保健服务和环境保护等整体社会预防体 系对疾病进行区域性、国家性以至全球性整体社会 预防,其组织措施强调多层次、全方位,包括自我 健康、家庭卫生保健、社区卫生保健、区域性卫生 规划、国家卫生保健战略与宏观卫生调控、全球卫 生保健战略规划行动等,使预防医学进入以全人类 为对象进行预防的时代,开始进行第3次卫生革命
群体预防
免疫接种 隔离消毒 检疫监测 消灭病媒动物 处理垃圾粪便
重视食物和用水安全
人类开始以个人卫生为主的状态进入了群 体医学的时代,称为第1次卫生大革命。
⑶社会预防阶段:
➢ 20世纪40~50年代,北美开始强调包括 个人、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预防措施,将 个人摄生防病扩大到社会性预防措施。但 是,由于人类的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了明 显变化,对于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 环境因素所致的疾病,单纯采用传统的生 物医学手段难以解决问题,从而进入社会 预防阶段,称为第2次卫生革命。
主要内容
➢ 预防医学及公共卫生的概念; ➢ 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特点与研究方法; ➢ 预防医学发展简史; ➢ 医学模式的演变及意义; ➢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及预防策略; ➢ 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
一、预防医学及公共卫生的概念
(一)预防医学的定义
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 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运 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识别、评价、预测、 控制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探讨、制定并 实施相应的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防制疾病、 促进和维护健康、延长寿命、提高劳动能 力和生命质量目的的学科群。
4.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
➢ 宏观与微观同时并进研究 ➢ 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结合 ➢ 更加重视心理、精神和行为 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发展卫生保健事业 ➢ 注重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
四、医学模式及健康的相关概念
(一)健康与疾病
奔小康,先健康, 没有健康,哪来小康?
“健康”的发展
(2)寻找危险因素的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和统计 学(statistics)方法进行研究与评价 。
(3)提出控制危险因素的策略与措施
➢ 以证据为基础,提出控制危险因素、 防制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护健康、 延长寿命、提高劳动能力和生命质量 的策略与措施。
3、预防医学的特点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要有一种健全的身心状态和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预防医学发展简史
1.古代预防思想
➢ 《内经》首篇《上古天真论》阐发了养生防病 措施;
➢ 次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进一步指出:“圣 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 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 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 尽管中医“治未病”思想被国际上称为最先进、 最超前的思想,它将人们的认识带入“无病世 界”的最高境界,但是,预防医学在中医学科 中尚未形成独立学科。
(二)公共卫生的定义
➢ 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是为了保护、促进、 恢复人们的健康。是通过集体的或社会的行 动,维持和促进公众健康的科学、技能和信 仰的集合体。
➢ 公共卫生是一项制度、一门学科、一种实践。
公共卫生的使命是:
➢ 预防疾病;保护环境; ➢ 预防意外伤害; ➢ 健康促进; ➢ 灾难事故的应急处理; ➢ 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⑴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及群体,重点是群体。 ⑵突出预防为主的观念,着眼环境(工作、生活、
社会环境) ,面向群体,提倡标本兼顾的三级预 防措施。 (3)采用的预防对策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 健康效益。 (4)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4.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
➢ 调查方法 ➢ 实验方法 ➢ 统计学方法 ➢ 社会学方法
⑵国外古代预防思想:
➢ Hippocrates(公元前460~355年)《空气、 水和土壤》首次阐述环境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 C.Galen(130~200年)继承并发展了四体液 说,提出“精气说”。
➢ Edwin Chadwick(1800~1890年)于1842年 发表《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的卫生状况报告》, 促使英国政府制定《公共卫生法》。
⑴个体预防阶段:
医学发展
传染病
工业发展 都市人口增长
增加了职业危害
➢ 但当时仍多限于以个体为对象进行疾病的治疗 和预防,主要采取隔离传染患者、建立检疫所、 船舶检疫、烧毁污物、管制交通等措施,并且 产生了以个体为对象进行疾病的科学。
⑵群体预防阶段:
个体预防
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人类在战胜天花、霍乱、 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的经验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