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公共管理学】第二章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公共管理学】第二章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科学管理:辩护词的集合
2.时间和动作研究
1. 将作业动作分解成最简单的基本动作; 2. 删除无效动作; 3. 观测部分熟练工人的各项基本动作,借助秒表记下最佳及时间最短的动 作方法; 4. 记录、说明、依次标出每一基本动作及恰当的动作时间;
同时使用两手,避免一手操作一手空闲; 力求减少动作单位数,避免不必要的动作; 尽可能减少动作距离,避免出现全身性活动; 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动作难度,避免不合理的工作姿势或操作方 式。
公民的政治参与
公民的社会生活参与
善治是一个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的过程,善
治的过程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 善政,or善治
(8) stability(稳定)
社会稳定,国土安全,居民能够安居乐业
(9)cleanness (廉洁)
政府奉公守法,不以权谋私
(10)justice(公正)
不同性别、层级、种族、文化程度、宗教
22
Good Governance 善 治
(1)Legitimacy(合法性)
(2)Rule of law(法治) (3) Transparency(透明性) (4)Accountability (责任性) (5)responsiveness(回应)
(6)effectiveness(有效)
(7)Civic participation (参与) (8) stability(稳定) (9)cleanness (廉洁) (10)justice(公正)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2.3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帕金森定律:
◆ 帕金森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做一件事所耗费的时间差别如此 之大:他可以在10分钟内看完一份报纸,也可以看半天;一个忙人20分 钟可以寄出一叠明信片,但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 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一整天:找明信片一个钟头,寻眼镜一个钟头 ,查地址半个钟头,写问候的话一个钟头零一刻钟…… ◆ 在工作中,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占满一个人所有可用时间,如果时间充 裕,他就会放慢工作节奏或是增添其他项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 ◆ 由此得出结论:在官僚制组织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 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 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管理人员是注定要增长的。
(5)responsiveness(回应)
管理人员应该对公民的要求做出及时的反
应,不能无故拖延,没有下文
这个不仅是一个管理问题,也是一个技术
问题
(6)effectiveness(有效)
管理的效率
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管理程序科学,管理活动灵活
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7)Civic participation (参与)
第2章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 2.1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背景 ◆ 2.2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 ◆ 2.3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1
2.1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背景
中国古代的研究政府管理的典籍:吕氏春秋、孙子兵法、战国 策、贞观政要、资治通鉴) 公共行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西方国 家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 传统权威(神授权威) 2. 超人魅力型权威(克里斯玛型权威,charismatic authority)
3. 合理合法型权威
《经济与社会》:官僚制(2)
官僚制组织是与合理合法型权威形态相匹配的,是在合理合法型权威形 态下,民主政治体制下,现代行政组织形态。 官僚制的特点: (1)层级化 官
时间动作研究+任务管理=泰勒制
4. 马克思韦伯:官僚组织理论
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 要的创始人之一。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
《经济与社会》:官僚制(1)
官僚制(英文:Bureaucracy)又称“科层制”,它是一种理性化的管理组织 结构,基本职能是执行决策者的命令。它必须遵循一套特定的规则与程序, 有明确的权威等级,权责自上而下传递。
(3) Transparency(透明性)
透明性其实就是指信息的公开性
每个公民都有权利获得与自己相关的信息:
政策制定、政策实施、行政预算等。
这样公民才能够更好的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
和公共事务的监督
(4)Accountability (责任性)
人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善治要求运用法律和道义的双重手段增大 个人的责任性
2. 政府职能的发展
在工业革命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那个时期的资本主义, 1830-1870 我们叫做自由资本主义。 自由经济学(当亚斯密)
市场万能论
经济人假设
政府哲学:
1. 政府是一种恶:政府控制论。 2. 小政府理论:守夜警察的国家。
2.2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
1. 威尔逊: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 古德诺:“政治—行政”二分法 3.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3.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这本书,其实就是他为他自己辩护词的 集锦!所以并不是泰勒的专著,而是辩护词的结 集出版。1911年出版
科学管理:辩护词的集合(1、2、3)
1.经济人假设 泰勒认为,工人和资本家都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经纪人, 他们工作的唯一动机,就是追求高额的工资和高额的利润, 这是他们唯一的,最大的动机。所以劳资双方的利益是可以 取得一致的,所以可以引入新的劳工管理办法,来提高劳动 生产率,使劳工双方都能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之上,获得一 份新的经济利益。
《经济与社会》:官僚制(2)
5. 集权化 官僚制组织他是一个集权化的组织系统,在上下级之间权力不均匀 分配。上级有合法的能力控制下级的行动。 6.永业化 官僚制组织的工作人员,一旦通过考试进入国家机关,除非受到处 分,否则一直工作,直到退休,享受退休待遇。
《经济与社会》:官僚制(3)
优点 1. 层级节制原理,上下之间的关系可达到指挥自如和命令贯彻。 2. 由于分工明确、法规完善、权责都有明确的规定,故不会发生各自为政或事 权不清的弊端。 3. 机关办事完全无人情化的对事不对人(Impersonality),可破除情面以消营私 舞弊。 4. 人员的选用都依专长和能力而定,可以使工作效率提升并且使机关的业务达 到高度专业化。 5. 良好的待遇和工作保障可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提升。 缺点: 1. 目标错置。 2. 层级节制削弱上级对下级的影响力。 3. 训练有素的无能。 4. 永业化使人员丧失斗志。 5. 对权威和规则的服从,造成组织异化
《政治与行政》
传统的理论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20世纪50年代以前,政治和行政二分发占主导,那个时候的 政府还是狭义的政府 20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政策科学的引入,政府才变成广义 的政府,政治和行政之间的界限也不那么明显了。 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活动贯穿着管理的整个过程。
4. 韦伯:官僚制理论
6
1.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
现代公共行政学产生的标志是1887年,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 伍德罗·威尔逊,发表 了《行政学之研究》,标志着西方国家行政学的产生。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科学管理:辩护词的集合
3. 任务管理 1. 如果一个工作人员,他的工作目标不明确,他就不会勤奋努力的去工作, 要使工人勤奋努力的工作,必须由定额制度。 2. 提供标准化的工作条件和设施,使工人有条件完成标准的工作任务 3. 工人的工资待遇和他的工作效率挂钩,如果不能完成就收到惩罚:你所发 放的奖励工资要足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信仰的公民都能够在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力
上平等。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1.[美]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第七版),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3.[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 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丁煌著:《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Legitimacy(合法性)
合法性就是被认可
他是指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状态。
和法律没有直接的关系
合法性越大,善治程度越高。
(2)Rule of law(法治)
法律是公共管理的最高标准,任何政府官员
和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治和人治相对立
所以要达到善治,一方面要有健全的法律制 度,另一方面要有对法律的充分尊重
织所构成的层级制组织系统。在这种层级制中,上下级权力不均匀分配,
从而就构成了以命令服从关系为基础的,金字塔型的等级系统。 下层对上层负责,服从上层命令,受上层监督。
《经济与社会》:官僚制(2)
2. 专业分工 组织内每个单位、职员有固定的职务分配,明确每一个人的权力和责任。根 据严格的分工制度,所雇用的职员须具熟练的专门技术。 3.依法办事 法律和规章制度是组织的最高权威,任何组织成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严格遵 守。处理事务一切须按法规所定的条文范围引用,不得渗入个人因素,用以 维持统一的标准。 4.非人性化 “理想的官员要以严格排除私人感情的精神去处理公务,没有憎恨和热爱, 也因此不受感情的影响。”这是保证公平和效率的前提
1. 工业革命的影响
17.18世纪之交,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及电力的运用。
后果:人类文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社会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基本的变化。由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工厂,向现代 的大规模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度转型。它也必然要求组织管理方式的 转型,必然要求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来适应生产方式的转型。 管理方式的发展必要要求管理研究的发展。现代管理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