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中图版)汇编

教案: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中图版)汇编

集体备课初稿:
第二章第一节第五课时——《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
主讲人:张淑香
成员:张红梅乔存姐袁占辉郭宏海毛文才李德录张淑香
地点:高一文综办公室时间:2016.11.8
教学课题《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版本:中图版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要求学生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特点及其影响下的天气情况),也是难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高考中也经常涉及。

本节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适时适量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教学模型的演示,尽量使抽象的内容具体表现出来,形象的、直观的内容更能让学生接受;且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实际中的某些天气现象为素材,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也可让学生感到地理中有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激发学生学好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

设计思路1.以生活经历为背景,“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回放“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预警”的天气预报导入,引出本节课学习主题:锋与天气。

以家乡为例,动态展示不同锋面过境的天气过程,对比总结锋与天气的关系。

融生活谚语文学素材入课堂教学,加深理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课堂富于生命魅力。

2.以课本为基础,补充江淮地区准静止锋、昆明地区准静止锋等多个案例整合教材。

教学目标1.了解气团的分类及其性质。

2.理解锋面的形成,能够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

并能准确的判断锋面的类型。

3.利用大气变化素材,培养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教法设计课内探究式整合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给长江沿岸人民的
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了罕见雨雪、冻害天气,是交通受阻,电力、
电信中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探究其中的道理。

尝试分析此次洪水
和雪灾产生的原因,
带着问题学习新知
识。

讲授新课
师: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气团、锋、气旋、反气旋及两者结合
形成的锋面气旋。

我们这节课来学习2.1.、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师:要了解锋的形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团
1.气团:
(1)定义:是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属
性(如温度、湿度等)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2)分类:
①据温度: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②据湿度:可分为大陆性气团(干)
和海洋性气团(湿)。

注:让学生明白了单一气团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后,再次引导学生
进行如下探讨
探究讨论:当冷暖气团相遇时,天气会出现什么情况?
师:做适当的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分析
思考:单一气团控制
下天气状况是怎样
的?
答案:晴朗
探究案例:学生可以
先自学课文,前后桌
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自学课文,找出答

甲图冷空气主
动向暖空气移动,形
成冷锋。

乙图冷空气
被迫后退,说明暖空
气强大,主动向冷空
冷暖气团相遇时,会形成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即锋面。

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位于锋面的上方,并沿锋面上升。

由于暖气团做了上升运动,且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风等天气。

2.锋
(1)定义: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它们之间的过渡带称为锋。

一般冷气团在锋的下面,暖气团在锋的上面,锋面倾斜于冷气团一侧。

师:冷、暖气团相遇时,由于冷、暖气团的势力不同,所以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将锋面进行如下分类。

(2)类型: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师:引导提问:冷暖锋面是怎么形成的呢?甲、乙两图中冷空气和暖空气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其结果如何?
(3)冷锋、暖锋与天气
暖空气沿锋面做上升运动,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会形成云雨天气。

师:通过电子锋面模型的演示(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以及利用板图的方式进行讲解,先向学生交待清楚锋前、锋后。

然后:
1.让学生观察,相对于某一地区锋面过境前后,分别受那种天气系统(冷暖气团、锋)的控制,形成了怎样的天气状况?(老师多加引导,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2.让学生观察雨区的位置,及雨区范围的大小。

(学生自己可独立完成)
师:冷暖锋面的坡度及符号有何不同?符号的朝向有何特点?
师:(承转)通过刚才的讨论学习,我们知道了冷、暖锋的定义、形态、符号、产生降水的区域、过境前后的天气状况等都有所不同。

提醒学生比较思考,成下列图表(此图表提前印发给学生)气移动,形成暖锋。

都有暖空气沿锋面做上升运动。

学生:认真观察锋面模型图的演示,相互讨论,得出结论。

冷锋降水区域多发生在锋后,暖锋降水区域多发生在锋前。

最突出的特点: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暖锋形成的雨区范围大,冷锋小。

学生:观察锋面图可完成(合作探究)冷锋面的坡度较大,符号是三角形;暖锋面的
坡度较小,符号是半圆。

冷暖锋的符号朝向都与锋面移动方向一致。

完成手中印发的图表(右图)
共同完成:(生认真观察锋面图,相互交流、讨论,师总结)让学生学会判读锋面图的方法。

1.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并运用新知识进行解答
2.锋面一定能带来降水吗?
锋面可能带来降水,但不是所有锋面都能形成降水。

如果暖气团水汽含量少,在沿锋面上升过程中未达到饱和状态,则无法形成降水
(4)准静止锋与天气
①定义: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呈准静止状态的锋。

②天气:多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如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

③特点:云雨区范围宽广,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长。

分类 江淮准静止锋 昆明准静止锋 时间 春末夏初 冬半年 天气
梅雨天气
贵阳“天无三日晴”
昆明四季如春
小结: 以学生手中课堂上完成的图表为准。

冷锋
暖峰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暖气团上升状况
被迫抬升
徐徐爬升
图示
锋面图
符号
天气图
雨区位置
天气特征
过境前 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过境时 阴天、大风、降温、降雨、
降雪等
连续性降雨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
转晴 天气实例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爆发的寒潮、沙尘暴
一场春雨一场暖
板书
设计 1.气团:(1)定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相似的大团空气
(2)分类:按温度:冷气团和暖气团 按湿度:海洋性气团和大陆性气团
2.锋 (1)定义:冷暖气团相遇,它们之间的过渡带
(2)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作业 优化设计:选择题1-4、6、7题
教学后记 本机课共两部分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启示
第一部分气团: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基本就能够掌握,教师只需重点强
调“受单一气团的控制,天气状况如何”。

所以以学生自学为主。

第二部分锋:是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读锋面示意图及锋面电子演示模
型进行探究学习,可重点学习冷锋,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学习暖锋和准静止锋的知识,这样设计教学可能效果会更好,既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又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