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管理)松花江特大桥栈桥施工方案精编

(建筑工程管理)松花江特大桥栈桥施工方案精编

(建筑工程管理)松花江特大桥栈桥施工方案松花江特大桥工程栈桥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及规范标准··11.1编制依据··21.2规范标准··32工程概况··42.1工程简介··52.2桥位处水文资料··62.3春季流冰期水文资料··72.4地质情况··82.5气象特征··92.6主要技术标准及数据··103栈桥施工方案··113.1栈桥平面布置··123.2栈桥结构形式··134栈桥施工工艺、方法及技术措施··144.1栈桥施工工艺··154.2栈桥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65施工进度安排··176施工组织··186.1施工布置··196.2施工用电··206.3施工作业队安排··216.4组织机构及职责··227施工准备··237.1栈桥施工人员组织计划··247.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257.3主要材料供应表··268质量保证措施··279工期保证措施··2810安全保证措施··2910.1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3010.2栈桥安装中的安全防护措施··3110.3栈桥运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32 11文明施工··3311.1文明施工目标··3411.2施工现场材料管理··3511.3文明施工管理制度··3611.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712防洪、防冰棱应急预案··3813冬季栈桥施工控制··3913.1安全控制··4013.2质量控制··4113.3防寒防冻··4213.4地方协调··4314通航、导航措施··4414.1基本原则··4514.2理顺三方关系··4614.3通航孔俩侧防护措施··47附件:1、哈齐客专松花江特大桥钢栈桥检算2、钢栈桥断面图1、23、钢栈桥南、北侧立面图4、钢栈桥平面图5、哈尔滨水文站水文资松花江特大桥栈桥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及规范标准1.1编制依据(1)、铁路桥梁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2)、松花江特大桥初步施工图(3)、现行施工安全技术标准(4)、321钢桥施工手册(5)、现场施工调查、踏勘及测量1.2规范标准(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2003)。

(2)、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3)、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2.2桥位处水文资料松花江属于平原型宽浅河道,河道中多分叉、沙洲和江心滩地。

干流范围内俩岸河网较发育,支流众多。

桥址处南岸为宽350m的边滩,主河槽靠近北岸,宽约380m,通航水域较窄。

该段河流无较大支流汇入,河床较平缓,约为0.05~0.07‰,平均流速0.85m/s,具有流速小、含沙量小的特点。

由于受下游大顶子山航电工程和丰满水库蓄水的影响,近年水位有壹定提升,通航处水深在10m左右,为国家Ⅲ级航道,弯曲半径500m,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

每年11月上旬至翌年四月上旬为松花江冰冻期,冰厚约0.6~0.8米。

松花江警戒水位:118.10m。

根据给定计算条件,推求松花江干流哈市段规划方案的设计水面线,见下表。

松花江干流设计水面线成果表2.3春季流冰期水文资料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水文资料计算频率为:1)50年壹遇流冰期最高水位为116.37米;100年壹遇流冰期最高水位为116.56米。

2)50年壹遇流冰期最低水位为111.62米;100年壹遇流冰期最低水位为111.33米。

3)50年壹遇河心冰厚1.6米;100年壹遇河心冰厚1.7米。

下游大顶子山航电工程和丰满水库投入使用后,松花江冬季冰面标高有所提高。

当下松花江冰面标高为115.60米,冰厚0.45米。

2.4地质情况桥址区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及全新统冲积层(Q42al),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冲积层(Q3fgl+al),第三系上新统泰康组(N2t)泥岩及砂岩。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2.05m。

依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场地类别为Ⅲ类,场地土类型为软弱~中硬土。

2.5气象特征栈桥桥位处沿线大部属于中温带亚湿润~亚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冬季严寒干燥漫长,夏季多雨凉爽,春秋季干旱多风;蒸发强烈且持续时间长,蒸发量大于降水量3倍左右。

由于沿线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5度,属严寒地区。

平均气温在4.1~4.7℃,极端最高温度38.7~40.8℃,极端最低温度-36.8~39.3℃,年平均降水量418.1~537.5mm,平均蒸发量1411.2~1826mm,平均相对湿度59%~64%,年平均风速2.9~4.0m/s,最大定时风速21.7~24.7m/s,最大积雪厚度13~24cm,最大季节冻土深度189~272cm。

2.6主要技术标准及数据钢栈桥桥面宽度:4.6m土栈道宽:6m桥面高程:钢栈桥119.00m土栈道:118.00m设计荷载:40t砼运输车荷载或50t履带吊荷载最大坡度:1.7%栈桥起止里程:1、江南钢栈桥DK3+021~DK3+438,北侧钢栈桥DK3+601~DK4+000,土栈道DK4+000-DK4+550。

栈桥桥跨布置:江南(12*5)+(9*2+12*2)+(12*5)+(12*4)+(9*3+12*2)+(12*5)+(12*4)+(12*4)江北(9*2+12)+12+(12+9)+12+(12+9)+12+(12*2)+12+(12+9)+12+(12*2)+12+(12+9)+12+(12*2)+12+(12*2)+12+(12+9)+12+12*43栈桥施工方案当下松花江冰面标高为115.60米。

根据实测河床底高程,施工45#~50#基础时采用钢平台方案,43#、44#、51#~75#基础时采用填土筑岛方案。

为方便施工,43#~46#平台边至承台边距离8m,42#、47#平台边至承台边距离5m,48#~75#平台边至承台边距离3m。

松花江桥位处水面宽约1km,水深约10m,为国家Ⅲ级航道。

为保证通航,在45#~46#墩间设置航道,栈桥由南、北江堤向江中延伸至主桥45#和46#墩处。

42#~45#墩间、46#~57#墩间设钢栈桥,58#~75#墩间设土栈道。

综合考虑桥址处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按五年壹遇标准,钢栈桥桥底标高为118.44m。

为最大程度降低栈桥和平台标高,采用下承式贝雷梁钢栈桥,则钢栈桥顶面标高为119.00m,同时为方便平台作业,在承台对应位置作业平台处采用上承式贝雷梁钢栈桥。

土栈道标高定为118.00m。

3.1栈桥平面布置钢栈桥在42#、57#墩处设桥台,江南、江北钢栈桥均为直线布置。

江南侧42#墩位于江南大堤上,42#墩至45#墩间设钢栈桥,桥长417米,江南钢栈桥宽4.6米,边缘距新桥承台(承台边至桥轴线按18.35米计)边缘8米。

既有线中心至钢栈桥中心距离96.3米。

标高为119.00米。

江北子堤和46#之间设钢栈桥,栈桥长399米,江北钢栈桥宽4.6米,边缘距新桥承台(承台边至桥轴线按18.35(46#墩)、14.85(47#墩)、11.85米计)边缘2、5.5、8.5米。

既有线中心至钢栈桥中心距离90.3米。

标高为119.00米。

北岸江中子堤和北岸大堤间栈道(58#-75#处)为填土栈道,填料为渗水料,填土栈道长550米,大堤和子堤间土便道宽6米,边缘距新桥承台(承台边至桥轴线按11.85米计)边缘5米,58#墩处既有线中心至土便道中心距离85米,75#墩处既有线中心至土便道中心距离46米,便道和筑岛标高均为118.00米。

3.2栈桥结构形式(1)上部构造形式栈桥采先简支后连续钢栈桥,栈桥上部采用300cm×150cm贝雷片(321型)进行拼装,顺横向2榀4片贝雷纵梁(非加强单层双排)布置,每2榀壹组,间距0.45m,用支撑架将俩排贝雷桁架连接,使主梁每俩排成以整体受力。

依据下承式钢桥形式,栈桥横梁采用I36a工字钢,其上纵梁采用I14a工字钢,桥面为10mm钢板。

I36a工字钢和贝雷梁间采用M22“U”型螺栓固定,每个连接处确保有4个“U”型螺栓。

(2)下部构造形式栈桥下部采用钢管桩,每联端部设置制动墩,其余位置为非制动墩。

其中制动墩设4根,按2排布置;非制动墩设置2根排桩。

采用直径为Φ630mm壁厚10mm的钢管桩,桩间距Φ150mm钢管水平、斜撑形式连接。

在钢管桩顶布设2I36a工字钢横梁(其制动墩处设纵向工字钢横梁)。

桩顶贝雷梁间垫梁和2I36a工字钢横梁采用焊接挡块固定。

4栈桥施工工艺及方法4.1栈桥施工工艺4.2栈桥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4.2.1桥台施工栈桥桥台基础根据桥台地质情况采用C30砼桥台,台背混凝土浇注高度和桥面相同,按设计要求埋设固定贝雷片的预埋件。

4.2.2打桩施工(1)钢管桩制作:钢管桩为购买成品螺旋焊缝钢管桩现场焊接接长,供货长度壹般为12m,卷制钢桩的钢板,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管桩接长定位在专门台架上进行,且经拉线定位确认后方可接长,管节对口切平保持在同壹轴线上进行。

钢管需经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对于锈蚀、破损严重的管节,坚决不予使用。

钢管桩焊接接头打破口后采用手工焊,且切割同等直径的管头作为钢管之间的加强钢板。

管节管径差,椭园度以及桩成品的外形尺寸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钢管桩焊缝质量应符合要求。

根据吊机的起重性能,确定每节钢管桩拼接长度。

(2)振动下沉钢管桩施工:钢管桩下沉采用50t履带吊配合振动锤施工。

整根钢管桩壹次性打到设计标高(出现异常情况,在技术部门核算后,且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首先履带吊进行就位,然后起吊钢管桩,在测量人员的测量控制下,钢管桩精确定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