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含课堂作业)

02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含课堂作业)


发展障碍
交往焦虑
胆小多疑
学前期 学龄初 期 青春期 成年早 期 成年期
畏惧退缩 懒惰无能 角色混乱
异性交往障碍, 孤独 追求个人享乐
亲密—孤独
后代关注— 自我关注
亲密关系
关爱后代
老年期 65以后
完善—绝望
产生绝望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获得满足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
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良好的自我意识提高个体认识能力 良好的自我意识促进意志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意识的形象性 Cooley的“镜像自我”
人与人相互为对方的镜 子,在镜子中仔细观察, 可看到社会上其它人对 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好 像自己站在镜子面前。
同时以一定的标准来衡 量自我形象,产生对自 己满意或不满意的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阅读:埃里克森的心理成长理论
Erikson生于1902年,是一位受到弗洛伊德思想极大影响 的精神分析学家和人类发展理论家,但由于他对弗洛伊德 的理论进行了修正,故人们叫他“新弗络伊德主义者”。 埃里克森在《童年与社会》中,把个人心理成长的历程划 分为8个阶段,他认为在每个阶段中,个人都会遭到心理成长 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即“认同危机”,都要对周围环境所提 出的特定的社会要求作出反应,对这种危机可以有积极或 消极的反应,如果在每个阶段中,个人能成功地解决所遇到 的社会化问题,就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否 则就会做出消极的反应,并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 他因此认为,一个稳定的自我认同来自于对这些危机的积 极解决。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A. 小学老师 B. 小学老师怀孕着的妻子 C. 职业棒球运动员 D. 12岁少女 E. 外国游客 F .优秀的警官 G. 年长的心理医生 H. 流行男歌手 I. 著名小说家 J. 慢性病住院患者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这个活动包括着丰富的寓意,充分体现了每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自我意识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 认识。它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是一 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 包括3方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意识的能动性 马 斯 洛 的 自 我 实 现
自我实现需要
自尊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意识的同一性 弗洛伊德: 本我是生物本能我 自我是心理社会我 超我是道德理想我
追求 快乐
现实 追求 完美 追求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知 他 知 A 公开的我 C 秘密的我
自不知 B 盲目的我 D 未知的我
他 不 知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 1. 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 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 2. 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即我从做事的经验、选择与判断中认识自我 3. 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认识自我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从我与己关系中 认识自我,看似容易实则困难。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对自我的了解(心理自我):青春期以后
自我意识的成熟阶段,也有人称之为“主观化时 期”。此时,青年将大部分注意力转投到自己的内部世 界中去,转投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他们 开始关注自我、研究自我,努力探索自我的内心世界, 并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包括对自己 的性格、智力、态度、信念、理想、行为等的意识。 15岁左右:外在的关注 —— 内在的关注 如“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能做什么?”热衷于内心世界 的探索,这时倾向于去找自己的偶像或榜样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意识的社会性
如:中国人的社会教化 内容上
推崇自制
喜欢自谦 强调自强 强调去小我成大我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意识的社会性
形式上
以服从与限制为纲的教化方法
主张实践为先的教化路径
注重耻感的培养 法情并重的教化手段 多元化的教化代理
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 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 独立与依附的矛盾,等等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 Allport) 提出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即经历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发展时期。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生理自我(对自我的确认):8个月— 3岁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矛盾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一)大学生自我认识发展的特点
1. 关注个人的发展(社会价值、品质、才能、影响
力)
2. 主动积极地认识自我(常参照周围作自我评价) 3. 自我评价能力趋于客观(自我评价与他评结果
二.盲目自负与过分自卑 三.过度的自我中心与过度的从众 四.过分的独立意识与过分的逆反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良好自我意识的标准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良好自我意识的标准(樊富珉)
1. 是一个自我肯定、自我统合的人
渐趋一致)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大学生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
1. 自我体验丰富而复杂(基调:热情、自信、憧憬、
愉快、紧张、急躁等)
2. 自我体验敏感而波动(注重与自我有关的事物)
3. 自我体验内隐而不稳定(含蓄、内隐、不稳定)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
1. 生理因素(身体自我)
2. 社会文化因素(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3. 他人评价因素(镜像自我) 4. 家庭因素(父母教养方式) 5. 心理因素 6. 网络信息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
一. 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
但人我不分,物我不分(自我意识的萌芽) 3岁:会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产生自尊感、羞耻感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社会自我(对自我的评价):3岁—青春期
这一时期是自我意识受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 也有人称之为客观化时期。这一阶段儿童的自我 意识一改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表现出强 烈的社会认同意识。具有较强的“他律性”的特 点。 产生自己动手的愿望,并对自身的行为作出评 价,如“我会唱歌”、“我会……”,关注他人评 价,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埃里克森的8个认同危机 心理危机
信任—不信任 自主—不自主 自信—不自信 进取—不进取
角色认同— 角色混淆
期别
婴儿期
儿童早期
年龄 0~1.5 1.5~3 3~6 6~12 12~1 8 18-25 25-65
发展顺利
有安全感 自控自信 勇于表现 勤劳能干
自我认同、 方向明确 与异性建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章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我是谁” Who am I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Self-consciousness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章内容
自我意识概述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认识你自已!
我是谁? 我是否有价值? 我为什么要活着? 我努力奋斗为的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面对着这些千百年来哲人思想家不断追寻的问 题,你是否感到困惑、无助?
个成员的价值观及对未来社会的憧憬或理想。讨
论并不求得一致的结论,真正的目的在于讨论过
程中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及他人的价值观,并通过
他人的启发,调整自己的认识,认清生活中最重
要、最有意义的是什么。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积极悦纳自我
自我肯定 自我不肯定
充满信心和毅力。 行为表现一向都自然而 诚恳。 了解自己的能力,也知 道自己的目标。 对自己的个性及人生观 引以自豪。
自我意识的最原始形态,是个体对自己身躯的 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但这个时候 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的想法 来解释外界的现象,认为外部世界是为他而存在, 以他为中心,所有这一时期又称为“自我中心期”。
3个月:能辨认自身以外的世界 5个月:略知别人的存在 8个月:了解自我的存在,听到自己的名字会作出反应,
1. 自我控制的自觉性增强(有强烈的自我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