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教学大纲
Sociology
适用专业: M10行政管理(高级秘书和行政法) M10行政管理课程编号: 202622 前修课程:学分: 3 总学时: 48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的: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社会组织、规范、群体、家庭和社会问题有一定了解,
并掌握分析社会问题的方法,为专业课的学习和人生世界观的培养打下基础。
让学生对社会
学的理论、研究方法都有基本掌握,也能对敏感的社会现实问题有合理分析与解释的能力。
教学要求:
二、教学内容理论总学时:48 学时
第一章:绪论 4学时
基本要求:社会学学科概述。
重点:科学、社会学想象。
难点:科学、社会学想象
第二章:社会学历史 8学时
基本要求:掌握学科发展脉络。
重点:四大学科创始人的建树。
难点: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研究方法;韦伯对资本主义的研究;现代社会学研究的流派等。
第三章:文化与社会4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掌握关于文化的所有概念。
重点:文化的差异性。
难点:文化的产生条件。
第四章:社会的本质4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地位、角色、群体和制度在社会中的相互关系。
重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难点:社会制度的独特性。
第五章:社会化 8学时基本要求:了解社会化的概念、内容、场所、周期。
重点:中国儿童社会化的特点。
难点:个性的成因。
第六章:社会群体4学时基本要求:界定初级与次级群体的分类,了解人类群体生活的意义。
重点:初级群体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
难点:次级群体的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第七章:家庭4学时基本要求:了解家庭制度的功能、模式和社会存在价值。
重点:家庭的未来。
难点:核心家庭的价值。
第八章:社会分层与变迁4学时基本要求:了解不同社会的分层依据,社会变迁的可能性。
重点:不同阶级阶层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难点:界定特定职业的人群为何种社会阶级或阶层。
第九章:社会控制与犯罪4学时基本要求:了解社会控制的形式,犯罪的定义。
重点:哪种社会控制形式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较大。
难点:犯罪的成因。
第十章:社会问题4学时基本要求:了解社会问题的界定方法。
重点:现代社会特定的社会问题。
难点: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
三、实践环节或相关课程实践总学时:16 学时
注:1、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
2、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3、8学时以上(不含8学时)实践环节需单独设置大纲。
四、课时分配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六、教学形式与考核方式
1、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
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2、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笔试。
制定人:陈锐(制定日期: 2011 年 2 月)
审定人:(审定日期: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