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学号:201003699554 姓名:管丽华指导老师:连莲【摘要】:校园文化既是有形,也是无形客观存在的,是学校教育理念、特色的体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塑造人。
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和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笔者将结合所任教的赣县古田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
作者单位:赣县古田中心小学【关键字】:校园文化建设必要性内容和方法育人功能随着新一轮的课改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对于管理、育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个整洁优美、文明健康、融洽和谐、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校园文化,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催人奋进,教人文明,给人以“夜雨瞒人去润花”的熏陶和感染,使全体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笔者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1、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
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
2、在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应特别重视精神文化建设。
自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比如乡镇小学,物质文化硬件建设相对要差些,所以需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在乡镇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又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既要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又要注重间接情景的暗示。
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
这要求我们乡镇小学在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应特别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
3、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
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
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
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4、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决定。
自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也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只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暗示。
但人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细腻的熏陶,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
这也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总之,在乡镇小学硬件建设相对较差的情况下,要使学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不落后于城市中学,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的,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将是长远的、全面的,要相信,健全的校园文化必然会结出人才成熟之果。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特色文化、舆论文化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陶冶科学情操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
我校校园建筑布局合理,环境优雅。
鲜明地分成了教学区、运动区、教工宿舍区,给人既幽静又活泼之感;室内,领导办公室有学校的规划,工作计划,岗位职责等内容的牌板;教室里有学风、班风、标语、学习园地等牌板建设;在学生视线所及的墙面上展示着学校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
教室外建有多个宣传橱窗、板报。
在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合理地栽上花草树木,在通道两旁用不同造型的花木衬托,更显出幽雅别致。
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可以刺激孩子们的审美器官,引起他们的乐趣,从而激发美感,陶冶情操。
我们在建设整洁优美的校园硬环境基础上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虽然是一所老校,但在格局布置中又处处体现出我校的科技教育特色,寓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
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从本地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在校园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
”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师生行为校园制度文化是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制定教师学生管理常规,建立健全教学、科研、德育等规章制度,重视民主管理,建立教代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设置意见箱和“知心姐姐”信箱,畅通师生倾诉渠道,每学期末,我们都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积极采纳教师对学校工作的好建议,真正做到民主管理。
而对学生,我们除制定了“古田小学学生在校、在家一日常规”等,同时,还进行了既民主又严格的常规管理检查评比。
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合符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真正特质的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是一个不断建设完善提高的过程,是一个精心培育和营造的过程。
目前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困难很多,它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更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但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相信随着学校对这项工作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必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三)、加强特色文化建设——开展多彩活动培养综合能力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结合学校的传统与实际,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以寒暑假、重大节日和各种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传统性教育活动,如元旦书画比赛、二月植树活动、三月学雷锋系列活动、五一劳动赛、六一艺术、教师节、迎国庆歌咏比赛、法制宣传日等;开展经常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每年校田径运动会、读写大赛活动、手抄报比赛、书画作品展评、歌咏比赛,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平台,让学生心智得到放飞,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发挥,激励每一个学生自信地走向成功。
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
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充分开发学生的禀赋与潜能,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学们在优美的校园参加丰富的兴趣活动,学校为他们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搭建了自我展示的平台,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发展,使学生的发展节律与教育节奏更加协调。
(四)、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创设和谐氛围塑造健康人格小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可塑性强,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将有利于其终身的发展。
因此,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我校在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基础上十分重视舆论文化建设,我们强调“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职员工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我校领导从自身做起,要求全校教工以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我们把教书育人的师德表现作为工作考核重点,通过考评树立师德标兵,教育批评直至处理违反师德规范的人,从而形成“敬业爱生、务实创新”的教风。
加强舆论文化建设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
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第三是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
如学雷锋活动、演讲比赛、以培养正确的舆论;第四是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
第五是抓好宣传阵地。
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宣传橱窗、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一)德育功能1.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交通,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已在我校形一种无形的教育。
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行为已表现出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的态势,他们能自觉地把学校、教师的教育要求内化为个体需要,引发出正确的行为习惯。
学生自觉地爱护校园环境,从不乱丢纸屑杂物和乱涂乱画;自觉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自觉地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内除杂草、修剪花木、清洁卫生等。
爱护花草,爱护大自然的思想已在我校学生心中扎了根。
2.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
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品行具有规范作用。
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
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
,我们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不仅养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培养了大批合格兼特长的优秀学生,而且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有力地推进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不断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