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消费者行为与中国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
人们对商品的质量、功能、外观等要求越来越高。
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物质文明
更加丰富,家电产品作为体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生活
息息相关,将得到迅猛发展。
因此,对于家电领域的消费者行为来分析我国经
济发展趋势。
一.我国家电产品消费者行为分析
1.我国的家电消费者
我国的家电消费者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追求生活品质、个性化消费者。
这类消费者一般属于较富裕,他们除了看重家电产品的实用性功能之外,更加
注重与自己生活品位的结合。
第二类是实用型消费者。
这类消费者主要关注商
品的功能性、实用性、性价比的合理性。
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是他
们对家电产品消费的要求。
2.我国的家电市场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家电生产和出口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家电销售市场。
中
国家电行业也被誉为是国内竞争最为激烈、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行业。
我国
家电市场中产品品种齐全、种类繁多,并且高中低档的价位并存、外资国际品
牌和国内品牌并存。
3.购买家电的渠道
消费者购买家电的渠道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家电连锁大卖场以其标准化和规模化,在大城市市场建立起强大的销售网,成为大中城市家电流通的主渠道,满足国内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大、中城市还存在另一支销售力量,那就是遍布各个商业中心圈的超市、
百货商场。
这类卖场以地理位置的便利性满足消费者就近方便购买的需要。
国内大型知名家电生产企业也在城市中自建渠道,开设少数的专卖店,以
宣传品牌兼销售产品,传达品牌文化给消费者。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借助网站进行产品营销也成了家电销售渠道的一部分,满足国内的时尚新兴人类的网购欲望。
在潜力巨大的三、四级城市及农村市场,个体经营户、制造厂商的专卖店铺、原供销社的转制商店、家电连锁大卖场的下线农村零售商等各种渠道力量
并存与角逐。
在2009年初,“家电下乡”政策向各省全面推广,有力地打击了假冒伪劣,净化了农村的家电市场环境。
4.家电消费现状分析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已由感性消费上升到理性消费。
随着家电科技发展步伐
的加快,产品零售价的逐渐走低成为一种必然。
广大的消费者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消费经验,消费心理比较成熟,在消费中少了盲从和狂热、多了谨慎和理智,少了攀比、多了性价比的比较。
消费者在购买家电产品时,从注重产品本身开始慢慢转向注重企业的服务
提供。
顾客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消费者,他们更希望是一个生活的享受者,他们不但要消费产品,而且还要消费服务。
为了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国家开始大力倡导节约使用能源。
因此,无论是厂家还是媒体、广告,都鼓励并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型的产品,
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体现节能从我做起,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中国经济发展
1.产业结构
从家电领域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注重于销售服务行业,推广到整体,
中国经济发展会更加偏重于第二三轻工业以及服务行业。
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面向生产服务
的第三产业,如研究与开发、技术培训、在职教育、产业产后服务、金融保险、贸易等等,发展速度会日益加快;同时,技术进步使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业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上升,必将促使居民生活中自我服务
的部分逐渐减少,生活服务的社会化使得面向生活的第三产业继续强劲增长。
在以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将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容纳劳动力最多的主要产
业。
2.科学技术发展
家电产业优胜劣汰,消费者趋优避劣,追求物美价廉,势必会导致各个家
电公司互相角逐,提高自己的科学技术。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其地位日益加强。
我国对其也渐渐增加注意力,投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求科学技术的发展。
可
以预想,在不久的将来,科学技术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3.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增强
众所周知,我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国家宏观调控相辅相成。
而以后第
二三产业迅猛发展,国家调控未必能时时跟进,这时,市场经济就起了重大作
用。
它能淘汰掉不好的产品,让新的技术新的产品融入进来,能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随时调节市场需求。
由此可看来,以后我国的市场经济调节越来越强,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会慢慢减弱。
201128050225
梁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