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与处理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与处理
分类
以心脏基础分类
• 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以预后分类
• 良性: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
•
一般为室性早搏或非持续性室速
• 潜在恶性:有器质性心脏病,其心律失常为室
•
性早搏或无症状的非持续性室速
• 恶性:有器质性心脏病,其心律失常为持续室
•
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室早诊治流程图 2016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
危险分层:有恶化的可能 需认真评估并积极寻找可能存在的诱因(如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等)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是评价预后的重要方法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
EPS评估 可以诱发持续室速 ICD植入 无条件ICD:按持续性室速进行药物治疗 未诱发持续室速: 药物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综合评价并区别等待: 临床特征 室性心律失常类型 心脏疾病 心功能状态 遗传基因
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
关键点 1、有、无器质性心脏病 2、是室早、还是室速、室颤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
危险分层:良性、恶性之分,大多为良性。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将这种早搏作为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根据。年轻人中往往被诊为心肌炎,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
室性早搏LOWN分级的评价 1、1971年,美国医生Lown和Wolf通过总结室早和冠心病猝死的关系,首次量化了室性早搏(室早)的
危险分层。 2、不少学者指出Lown分级标准存在的缺陷。 3、显然,HOLTER报告及临床医生简单应用该分级来进行危险评估是不恰当。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
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类
根据基础疾病分类 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先天性心脏病 神经症 非器质性心脏病 婴儿猝死综合征 心肌病(DCM、HCM、ARVC)
主要内容
室性心律失常分类 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 几种常见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
心律失常的治疗 ICD治疗指南-2008ACC/AHA/HRS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博
危险分层:根据基础心脏病不同对待 心肌缺血,交感神经和儿茶酚胺系统的过度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电解质
紊乱等使猝死的危险增加。β-阻滞剂已证实有效,ACEI也可能有效 如果早搏很多,或有多形复杂室早,或心脏基础情 况不稳定,一般不要使用I类抗心律失
常药,可以使用III类药物。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
药物治疗 β-阻滞剂: 有助于改善症状和预后 上述治疗措施效果不佳且室速发作频繁和症状明显者:按持续性室速用抗心律失常药。预
防或减少发作,如胺碘酮
NSVT诊治流程图 2016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室速、室颤
危险分层:预后不良,容易引起心脏性猝死 室速、室颤的治疗:包括终止发作和预防复发 终止发作:电复律+药物,药物常用胺碘酮,必要时联合Ⅰb类药物(利多卡因)或β-阻滞剂
(美托洛尔、艾司洛尔)
持续性单形性室速(SMVT) 诊治流程图 (2016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室颤诊治流程图 (2016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主要内容
室性心律失常分类 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 几种常见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
心律失常的治疗 ICD治疗指南-2008ACC/AHA/HRS
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的心律失常
积极的血运重建以及β阻滞剂的应用使VF (出现在ACS 发生48 小时之内)的发生率 降低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与处理
主要内容
室性心律失常分类 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 几种常见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
心律失常的治疗 ICD治疗指南-2008ACC/AHA/HRS
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类
从频度及形态上: 室早(偶发、频发、多源、成对) 室速(短阵、持续、单形、多形、双向型、尖端扭转) 室扑、室颤
老年人常被诊为冠心病。 心脏分子遗传病(LQTS、SQTS、Brugada综合征、早期复极综合征等)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
处理意见: 从预后角度不支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对症状明显而无法耐受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 短时间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可选Ib类如美西律和Ic类如普罗帕酮以缓解症状,不宜Ia类或III类药物; 不要用早搏数或Holter的方法来评价所谓的治疗效果; 射频消融地位提高。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
危险分层:血液动力学一般稳定。 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速:又称运动诱发或腺苷敏感性VT,可选用维拉帕米、普罗帕酮; 左室特发性室速:又称分支性VT或维拉帕米敏感性VT,首选维拉帕米静脉注射,普罗帕酮也有效; 部分持续时间很长后,演变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特发性室速射频消融可根治,成功率高。
临床分类 1、血流动力学稳定型 无症状 轻微症状 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 晕厥前症状 晕厥 SCD 突然心脏骤停
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类 2016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根据心电图分类 1、非持续性VT 单形性 多形性 2、持续性VT 单形性 多形性 3、无休止性室速 4、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 5、双向性VT 6、TdP 7、心室扑动、颤动 8、室速/室颤风暴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心肌梗死致心功能不全 扩张性心肌病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 心力衰竭
缺血性心脏病SCD风险
90%SCD患者尸解提示存在CHD 75%SCD患者具有心肌梗死病史 LVEF<40%是SCD的独立危险因子 频发多源PVC是SCD的独立危险因子 NSVT是SCD的独立危险因子,特别在心功能不佳的患者预后更差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
由于心脏性猝死,室性心律失常危险评估意义重大 实际工作中,“危险性” 判断很有难度,高估或低估的情况广泛存在 至今尚无关于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的建议或指南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
室性早搏LOWN分级(1971年,急性心肌梗死) 0级 无室性早搏 1级 偶发、单形,室性早搏< 30次/h 2级 频发、室性早搏 ≥3 0次/h 3级 多形室性早搏 4a级 成对室性早搏 4b级 连续 的( ≥3次) 室性早搏 5级 R on T型室性早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