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负债经营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负债经营的利与弊,引出实施适度负债经营的观点,同时对MM公司过度负债的后果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进行适度负债经营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负债经营;负债经营风险AbstractThe times we live in is fac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ic and social. If enterprises want to find the opportunities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intense competition,they must carry out the operating liabilities. By using the operating liabilities,enterprises can expand their capital in the short time and gain the additional earnings by using others'capital. This article gives out the standpoint of carrying out the moderate operating liabilities by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operating liabilities,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carry out the moderate operating liabilities. At the same time,we also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isks which the operating liabilities give us,and dodge it with some ways. We can gain the most advantages of the operating liabilities only by this way. Key Words:The operating liabilities;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operating liabilities;Moderate degree;The risk of operating liabilities目录引言 (3)一、负债经营的简单介绍 (3)(一)负债经营的定义 (3)(二)负债经营的主要形式 (3)(三)是否该拒绝负债经营 (4)二、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 (5)(一)负债经营的优势 (5)(二)负债经营的劣势 (8)三、适度负债经营 (11)(一)适度负债经营的概念与必要性 (11)(二)反思过度负债的案例 (11)四、如何做到适度 (13)(一)适度的含义 (13)(二)适度负债经营的实现 (13)五、适度负债经营中风险的规避 (18)(一)负债经营风险的归类 (18)(二)规避负债经营风险的建议 (19)结束语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附录 (23)引言当今世界,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单纯依靠发行股票或者从企业内部筹集资金等方式来筹集权益性资金往往是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的。
因此,负债经营就成为了企业用来快速获取资金支持,加快企业发展速度,充实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经营方式。
本文从分析负债经营的利与弊入手,引出实施适度负债经营的观点,并对负债经营应当达到一个怎样的“度”以及怎么达到这个“度”提出一些建议。
当然我们也不可忽视负债经营给我们带来的各种风险因素,因此我还将对负债经营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一番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规避风险的建议。
一、负债经营的简单介绍首先让我们先来对负债经营进行一番初步的了解。
通过对其的定义、主要形式以及相关观念的了解,可以使我们对负债经营的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这也便于我们之后的探讨。
(一)负债经营的定义负债经营就是债务人或者企业通过银行信用或商业信用等的合法形式,有偿利用债权人或者社会上其他人的资金来从事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活动,从而使企业达到规模扩张,增加企业经营能力和竞争力的目的。
从现实的实际情况来看,负债经营已经成为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一种必然的、不可或缺的经济现象。
(二)负债经营的主要形式从会计学的角度来说,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有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负债都是负债经营的组成部分。
负债经营中的负债是有一定的指向性的,即只有通过借入方式取得的负债资金才构成了负债经营的内涵。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负债类项目都可以构成负债经营项目,比如,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等都是属于一个企业的结算性债务或者是作为对企业收入的抵减项目,又或者是一种企业应做出的分配行为,故都不能看作是一种筹资行为,那么也就不能构成负债经营的项目了。
因此,负债经营中的负债项目应当是由企业从企业外部借入的,增加了资金供应规模的,可以实现资本增值的,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项目。
综上,我们可以归纳出负债经营的形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商业信用和租赁等。
其中尤以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最为被广大企业所接受。
银行贷款就是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并到期按时还本付息;发行债券是指企业向债权人发行一种在约定时间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并在到期时偿还本金的有价证券。
(三)是否该拒绝负债经营当前,负债经营已经成为广大企业所普遍接受的一种经营方式。
然而,目前(或者是更早一些时间前)的某些企业主由于种种原因,或是由于过度盲目自信,或是由于受到诸如“欠别人的钱总归是不好的、没面子的”这种传统保守观念的影响而坚持拒绝接受负债经营,更有甚者甚至连别人主动提供的经济援助都一概拒绝。
这样做的后果,轻则导致企业发展速度缓慢,重则导致企业发展到难以为继,甚至无法生存的地步。
比如,1993年的史玉柱就是一个“以零负债为傲,以不求银行为荣”的人,而恰恰就是由于这样的心态使得巨人大厦的工程出现了资金问题,从而使巨人出现了严重的现金流问题,并使得巨人集团在当时的地产和电脑两大业务都遭受打击的情况最终被区区4000万元的债务所击败。
在当今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应该说通过权益性筹资获得的资金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尤其是通过上市发行普通股的方式来筹资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方式。
因为有人认为,权益性资金是获得以后不用偿还的,而债务性资金是要在今后偿还的,所以就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负债经营的想法。
但是,我们知道,在大体相当的情况下,负债筹资较权益筹资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比如,负债筹资的过程相对简单,耗时相对较少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债务性筹资的筹资成本在相同情况下比权益性筹资来得低。
因此,我们应当接受负债经营,并保持好负债性筹资与权益性筹资的一定比例关系。
放眼当今世界,负债经营已经成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的必然选择,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是只单单依靠自有资金,而不运用负债就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的。
因此,就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来说,我们不该拒绝负债经营,而应该使负债经营成为广大企业所普遍接受的一种经营方式。
利用这种先进的经营方式,将是现今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一个主流。
二、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负债经营有其诱人的优势,同样也拥有给我们带来麻烦的劣势。
在这里,我将对负债经营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一番分析,从而使我们对负债经营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一)负债经营的优势负债经营作为一种企业的经营策略,不仅能及时、快速地满足企业对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所需资金的要求,还为企业的所有者带来了收益上的好处。
对于企业的所有者来说,负债经营的优势是比较多、比较明显的。
负债经营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弥补资金的不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永恒的主旋律。
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过程当中是需要不断的资金支持的。
然而光靠企业从自身内部来筹资,在时间上、数量上都是很难跟上竞争的步伐的。
因此,企业在资金不足的时候,可以通过负债经营在短期内获得足够的资金,并将这些资金转化为生产力,从而迅速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负债经营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负债经营的这一项优势可以从投资人的投资方式来看。
对于投资人来说,其对企业的投资可以是权益性投资,也可以是债权性投资。
根据在财务管理学课程中所学到的,我们知道对于筹资企业来说在筹集同样数额的资本时,权益资本筹资所产生的资金成本一般要高于债务性筹资所产生的资金成本。
于是,对于筹资企业来说增加债务性筹资的比重,即加大负债经营的程度,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筹资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负债经营的这一项优势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3.负债经营具有一定的财务杠杆作用所谓财务杠杆,就是指债务对所有者收益的影响。
在长期资金总额不变,且从利润中支付的债务成本固定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动会引起普通股每股收益(EPS)的更大幅度的变动。
(相关公式:EPS=[(EBIT-I)*(1-T)-P]/N,其中T为所得税率,P为优先股股利,N为流通的普通股股数)。
现在举一个例子来直观的说明一下。
我们假设甲公司(有负债公司)与乙公司(无负债公司)仅仅在资本结构上存在区别,具体见表1:表1有、无负债情况下每股收益对比表单位:万元从表中可以看出:(1)当息税前利润达到一定程度(在此例举EBIT=200万元时),有负债企业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较无负债企业高出了0.9元(2.7-1.8=0.9),同时,普通股每股收益率也高出了9%(27%-18%=9%)。
这说明,在同一利润水平下,负债的杠杆效应有利于普通股股东获得更大的收益。
(2)当息税前利润发生相同的变化时,有无负债会影响普通股每股收益发生不同的变化。
本例中,当息税前利润由100万元增大到200万元时,有负债企业普通股每股收益增加了1.8元(2.7-0.8=1.8),普通股每股收益率上升了18%(27%-9% = 18%);而同样的利润变化条件下,无负债企业却只能使普通股每股收益增加0.9元(1.8-0.9=0.9),使普通股每股收益率上升9% (18%-9%=9%)。
综上所述,由于负债经营具有财务杠杆作用,则当债务成本确定,息税前利润增大时就会使每单位利润所应负担的债务成本降低,这样就给普通股股东带来了更大程度的额外收益,也就是说在企业的资本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时,所有者的收益率就会在资本收益率增加时获得更大程度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