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
主要有下列三种形式:
⑴创建新企业; ⑵收购(兼并)外国企业。 ⑶利润再投资。
2、国际证券投资(International Portfolio Investment)
国际证券投资也称为国际间接投资(Foreign Indirect Investment),是指投资者通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中长
期债券,或购买外国企业发行的股票所进行的投资。
二、外债的规模、投向、结构管理
外债的规模管理
一国负债过多,则会超过本国的承受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造成不 必要的浪费,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债务危机;而负债过少,又难以 满足国内经济对调的资金需要,造成国内经济发展的迟滞。因此, 合理确定适度的债务规模是发展中国家有效管理外债的关键。 一般而言,外债规模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经济建设对外债 的需求量。外债的规模应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经济增长速度、投 资规模、国内储蓄水平、金融政策、财政状况、信贷规模、国际收 支状况等相适应;二是国际经济状况。从国际金融体制、国际贸易 体制、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国际资金供求状况,到世界经济发展状 况、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的发展,无一不影响一国的借款 规模;三是本国对外债的承受能力。外债的规模应与外债的偿还能 力、生产要素的配套能力、外债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消化能力相适应。
国际投机资本内涵: 1、从期限上看,国际投机资本是指“短期资本”,故人们也
形象地称它为“热钱”;
2、从动机上看,国际投机资本追求的是短期高额利润; 3、从活动范围上看,国际投机资本无固定投资领域,而是 在各金融市场迅速移动; 4、国际投机资本特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的短期资本,
而不是国内游资。
(二)投机性冲击的立体投机策略 投机者利用各类金融工具的交易(即短期交 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互换交易 等)同时在各类市场(如外汇市场、证券市场以 及各类衍生品市场)做全方位的投机,构成了立 体投机策略。
(二)次贷危机产生原理 (三)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⑴政府方面 ⑵银行方面 ⑶资本市场方面 ⑷房地产市场方面
第三节 外债管理
一、外债的涵义和种类 外债,顾名思义,由两大元素构成:一是“外”, 二是“债”。外债是在任何特定的时间,一国居民对 非居民的已拨付尚未清偿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 部债务,包括需要偿还的本金及需支付的利息。 这一定义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外债 是居民对非居民的债务;第二,外债既可是以外币表 示的也可以是以本币表示的;第三,外债是具有契约 性偿还义务的债务,即只有法人代表正式签订具有法 律效力的,明确偿还责任、偿还条件、偿还期限等的 债务才是外债;第四,必须是某一时点上的存量。
②欧洲贷款:欧洲银行所从事的境外货币
的存储与贷放业务。
特点:
①贷款用途比较自由;
②借款人可获得大额资金;
③筹资成本较高。
⑷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一国为支持和扩大本 国大型设备的出口和加强国际竞争能力,鼓励本国的银 行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银行)提供优惠利
率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
(一)长期资本流动(Long-term Capital Flows)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或未规定
使用期限的资本流动,它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
投资和国际贷款三种主要方式。
1、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居民以一定生产要素投入到 另一国并相应获得经营管理权的跨国投资活动。
(四)金融全球化与投机性冲击的新特点 1、金融全球化 特征: ⑴汇率体制趋于一致 ⑵各类金融市场的界限逐渐消失,金融产品价 格趋于一致 ⑶国际金融统一规则不断产生 ⑷金融市场动荡会更加频繁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典型投机性冲击与金
融危机回顾
1、欧洲货币危机(1992--1993年)
2、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1995年)
⑸投机者越来越注重利用贬值的预期和市场
的信心危机
三、美国次贷危机
(一)次级抵押贷款概述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 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 款。
次级抵押贷款的基本特征: ⑴个人信用记录比较差,信用评级得分比较低。 ⑵贷款房产价值比和月供收入比较高。 ⑶少数族群占比高,且多为可调利率,或只支 付利息和无收入证明文件贷款。 ⑷拖欠率和取消抵押赎回权比率较高。
等全球性和区域性金融机构向其会员国提供的贷款。
特点: ①具有援助的性质; ②贷款利率较低,期限较长; ③与特定的建设项目相联,手续严格,按规定逐步
提取。
⑶国际银行贷款:一国独家银行或国际贷款
银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另一国借款人提供的、
不限定用途的贷款。 ①外国贷款:由市场所在国的银行直接或 通过其海外分行将本国货币贷放给境外借款人 的国际货币交易安排。
⑴政府贷款(Government Loans):一国的政府利用财 政或国库资金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援助性、长期优惠 性贷款。政府贷款多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 特点:
①专门机构负责;②程序较复杂;③资金来自财政 预算;④条件优惠;⑤限制性采购;⑥政治性强。
⑵国际金融机构贷款:IMF、世界银行集团(包括国 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融公司等机 构)、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
一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两个方面。
资本流出是指本国资本流向外国,它意味着外国在本国的 资产减少、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增加、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减 少、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
资本流入是指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它意味着外国对本国的
负债减少、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增加、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增
加和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减少。
⑴国际债券。 ①外国债券(Foreign Bonds)是指筹资者在国外发 行的,以市场所在国的货币为面额的债券。 ②欧洲债券(Euro Bonds)是指筹资者在某货币发行 国以外,以该国货币为面额发行的债券。
⑵国际股票。国际股票是指一国企业按照有关规定 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和流通的股票。 主要有直接在海外上市的股票、存托凭证、欧洲股 权(Euro-equities)三种。
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 与国际金融危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国际资本流动下的国际金融危机 外债管理 中国的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和对外债务 问题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国际资本流动(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
中央银行
此外,由于利率上升会引起股市下跌,投机 者还可以在该国股票市场投机盈利:
购入空头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市场
对冲
抛售股票 补回股票 借入股票 对冲基金 归还股票 股票托管机构 股票现货市场
高利率使股指 高利率使股 期 货 下 跌
票 价 格 下 跌
中央银行 本币贬值压力 外汇市场
抛售本币
提高利率,维护本币
3、亚洲金融危机(1997--1998年)
2、80年代以来的投机性冲击的新特点 ⑴投机性冲击的规模和势力日益庞大 ①国际投机资本的规模日益庞大。 ②国际投机资本日益形成“集体化”倾向。
③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为投机者提供了杠杆化的
交易方式。
⑵投机性冲击策略日益立体化
⑶投机冲击面日益区域化
⑷投机性冲击活动日益公开化
特点: ①证券投资涉及的是金融资本的国际转移;
②投资者的目的是收取债券或股票的利息或红
利,对投资企业无实际控制权和管理权;③证券投
资必须有健全的国际证券市场,证券可以随时转让
与买卖; ④证券投资中债券的发行构成筹资国的债务。
(3)国际贷款
国际贷款主要是指1年以上的政府贷款、国
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银行贷款和出口信贷。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1.发达国家资金需求上升 2.转轨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资金需求旺盛 3. 国际资本证券化趋势加强 4.国际游资规模日益膨胀 5 .国际资本流动部门结构发生变化,私人资本挑 战多边机构的贷款和国际援助 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地区分布有所变化
第二节
(二)国际资本流动引发金融危机的过程 1、初始阶段,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 2、发展阶段,巨额资本流入导致的内外经济失衡。 3、爆发阶段,资本流动倒转导致货币危机的爆发。
二、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
(一)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投机性冲击 所谓国际投机资本或称国际游资( Hot Money), 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的投资领域,以追逐高额短期利 润而在各市场之间频繁移动的短期资本。
1.利用即期外汇交易在现货市场的投机性冲击
④股票托管机构 ③离岸市场 融资 归还 出售 ②本币资产 还贷 贷款 借 入 对冲基金 卖 出 回 购 回购 偿 还
抛售
外汇现货市场
①当地银行
④股票市场
代表资金筹措路线 代表资金归还路线
2、利用远期外汇交易在远期外汇市场的投机性冲击
购买远期空头合约 对冲基金 购买远期多头合约 抛售本币头寸 即期卖出外币、买进本币 外汇现货币市场 当地银行
资本流动。
4.投机性资本流动:投资者在不采取抛补性交 易的情况下,利用汇率、金融资产或商品价格的变 动,伺机买卖,追逐高利而引起的短期资本流动。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3.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外债的种类
按期限划分,外债可分为短期外债和中长期外债。 按形式划分,外债可分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外国 银行贷款、买方信贷、外国企业贷款、外币债券、国际金融租赁、 延期付款、补偿贸易中直接用外币偿还的债务、其它形式的外债 (如境内机构吸收的境外机构存款、私人存款;来源于外国银行的 同业拆借等等)。 按债务人或使用情况外债可分为政府机构借款、金融机构借款、企 业单位借款和其它机构借款。 按利率分外债可分为无息贷款、低息贷款和市场利率贷款。 按贷款条件划分,外债可分为硬贷款和软贷款。如亚洲开发银行的 贷款可分为硬贷款和软贷款、赠款三类。硬贷款的利率为浮动利率, 每半年调整一次,贷款期限为10-30年;软贷款为优惠贷款,仅提 供给低收入且有偿还能力的成员国,不收利息,只收1%的手续费, 贷款期限达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