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区xx段水毁修复工程(合同编号: XX)施工组织设计陕西xx工程有限公司二0一二年四月1、施工条件1.1工程概况xx区xx段防洪工程地处xx区xx乡,西起xxxx,东至xx区,全长6.23km。
2011年9月份,xx区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累计降雨达到397.8mm,是2010年同期降雨的3.74倍(去年106.3mm)。
xx最大流量达到220每平方立方米。
本次嚗雨洪水的特点是分布面广,起付快,流量大,对xxxx区xx段堤防造成严重水毁,主要体现为:水毁段共有丁坝7座,现仅1座坝存在,坝头悬空,四周笼石已经下沉,其余6座丁座全部冲毁;提防基础不同程度冲毁或坍塌,铅丝石护脚被冲走或下降,其余6座丁坝全部冲毁:堤坡砌石垮塌,基础齿墙冲毁,护坡悬空。
xxxx区xx段堤防建成于2009年,降雨造成的工程损毁严重威胁着保护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提防的破损,也与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整体形象不相协调。
为了满足城区发展的需要,改善两岸的生及生活态环境,为城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对xxxx区xx段堤防进行加固改造十分必要。
1.2 主要工程量本标的工作内容包括:详见工程量清单,同时完成招标文件规定的临时工程。
主要工程量如下表:表1-2 主要工程量表2 施工准备如果中标,我单位将按招标文件要求,在2012年5月10日组织施工队伍进场,积极开展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在施工准备阶段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2.1施工动员中标后,利用3~5天时间分层次地进行开工动员,首先由项目经理召集各施工队负责人用1天时间进行高级管理层的施工动员;其次由各施工队负责人用1~2天时间对其管辖范围内中级管理人员进行施工动员;再次由中级管理人员用1~2天时间对各施工作业工长、组长及专业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动员。
经过动员,应达到以下效果:⑴施工动员普及率达到95%以上;⑵所有施工人员大致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清楚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做到人人心中有数;⑶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环保意识得到明显加强;⑷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保证全体施工人员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士气投入到施工中去。
2.2人员、物资、机械、设备进场人员及物资设备的进场,总体原则是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的实际需要或根据监理的要求,分期分批地进入现场,并依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人员和机械设备在2012年5月10日前全部进场,进场的设备主要有载重自卸汽车(8t)、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12t以下)、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工程指挥车、小型机具及试验测试仪器等。
人员设备进场后,立即进行场内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2.3技术准备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即着手进行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为外业技术准备和内业技术准备。
⑴内业技术准备要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查看有关施工规范,编写审核报告;②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各种针对性保证措施及重点工序的作业指导书;③进行临时工程设施建设的具体设计;④编写各种针对性的保证措施;⑤根据合同条款、技术规范的规定与要求,采集各种临时设施的符合性数据;⑥根据招标、合同文件的要求编写应提供给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其它资料。
⑵外业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现场详细调查和补充地质勘察资料;②现场测量控制桩交接埋设与复测;③各种工程材料的调查、分析并编写试验计划报告;④各种计量仪器设备的测试,并办理计量合格证书;⑤采集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数据,如既有桥涵的通行荷载能力、周围河道水位变化情况等。
技术准备工作应做到:准备项目齐全、执行标准正确、内容完善齐备、超前计划布局、及时指导交底、重在检查落实。
2.4测试、试验工作安排测试、试验工作是控制整个工程精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做好测试、试验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为施工过程的全面质量控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使工程顺利进行并圆满完成。
⑴按照统一的规划布置,建立现场实验室,购置、调入前期准备工作中必须的试验、测量、测绘仪器及设备,安排试验、测量人员进场,进行1至2天的短期培训,提高认识,同时熟悉施工现场;⑵指派有关技术人员接收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其基本测量资料和数据,然后与监理人共同校核基准点、基准线的测量精度,对所接收的测量资料和数据进行复核,并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施工精度要求,测设用于工程施工的导线控制网;⑶集中对调入现场的测量、测绘、试验仪器设备进行维护、检修,校核,对需要认证的测量、计量仪器设备及时与当地的技术监督机构、标准计量单位取得联系,进行认证工作,统一计量标准和单位;⑷积极与当地的技术监督部门,质量检验部门及相关机构建立联系,以便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验及提供相关技术服务;⑸对前期进场的施工用料及计划采购的施工用料,如水泥、骨料及工程指定的其它材料进行取样试验,为之后的施工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⑹通过现场勘察及工艺试验选定前期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确定施工参数,制定质量控制标准,编制施工现场工艺试验报告,并将有关材料报送监理人审批。
2.5场地清理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立即开始场地清理工作,严格按照图纸所示或监理的指示,清理工地范围内阻碍施工的各种构筑物、障碍物以及丛林、树杆、树墩、树根及其它植物。
为临时工程和主体工程施工创造必要的条件。
清理场地的范围为施工需要的范围,作业时要小心谨慎,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监理并遵从其指示,同时处理好与其它施工单位间的协调工作。
3 施工总进度计划3.1 编制依据及原则(1)依据招标文件、补遗文件和国家及部颁相关技术规范;(2)根据本公司可调用的机械设备、技术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3)按照资源配备合理、工期优化的原则,使工程施工充分体现快速、优质、低耗;(4)全面分析关键线路上各项目的施工方案,据实考虑关键项目的施工强度,力求进度计划合理可靠;(5)保证按期并力争提前各控制性进度,优质、高效地完成本标段施工,是本施工进度计划的根本控制目标。
3.2 主要控制性进度3.2.1 总体进度安排2012年5月10日前开工。
2012年6月10日整个工程竣工,工程总工期控制在31天内。
3.2.2 主要控制性工期根据招标文件有关规定,以及投标施工组织设计规划,招标文件规定的主要控制性工期和施工时拟实施的控制性工期详见表3-1。
表3-1 主要控制性工期表3.3 工期安排3.3.1 施工准备工程(1)2012年5月10日前,施工设备及人员到位,在2012年5月12日临时水、电设施形成,地质复查、测量控制网基本完成。
(2)2012年5月13日,砂浆拌和系统建成,具备投产条件。
(3)2012年5月13日,临建房屋、施工工厂、场内交通全部形成。
3.3.2 导流工程2012年5月15日,施工导流、围堰形成。
3.3.3 主体工程2012年5月16日至2012年6月9日主体工程全部完成。
2.3.4 工程竣工2012年6月10日,工程竣工验收。
3.4 关键线路依据施工总进度规划,本工程关键线路上项目有:工程开工→施工备料→导流、围堰→基坑开挖与基坑排水→片石挡墙砌筑→填筑与护坡破面片石砌筑→竣工验收→工程竣工。
3.5 进度保证措施3.5.1 组织保证措施我公司将选调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经济、行政等各类专业管理干部,组成本标施工项目经理部,并从公司选派参加过同类型工程的年富力强的项目经理,全权负责现场各方面的工作,工程实行项目法管理,做到统一组织、统一计划协调、统一现场管理、统一物资供应、统一资金收付。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范围,为该项目配备足够的能胜任工程管理的各类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建立以经营合同部为主,生产调度部、工程管理部、质量安全部和机电物资部协调配合的进度计划落实体制,确保各项工程的施工进度得到控制和及时调整,满足总进度要求。
充分调动公司各方面施工优势力量,一旦中标,保证在一周内主要管理人员和前期土石方开挖设备及时进驻现场,2012年5月10日本工程正式开工。
3.5.2 计划控制保证措施一旦由本公司中标,我们将按招标文件要求,在工程师安排召开的施工前进度会议后2天内,向工程师提交初始工程进度,待工程师批准后,再编制详细工程进度。
在初始工程进度批准后3天内,完成详细工程进度编制并提交给工程师。
施工队和班组制订每周工作计划以至每日实施计划,把全部工作纳入严密的计划控制之下。
加强对计划的检查、跟踪、督促,建立周会、日碰头制度,及时检查工程进展和计划执行情况,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地做好各方面的充分估计和准备,避免一切可预见的不必要的停工和延误。
对于难以预见的因素导致的施工进度延误时,要及时着手研究,排除干扰,安排赶工计划,报工程师审批,并认真按设计实施赶工。
3.6.3 技术保证措施(1)建立以总工为核心的工程管理部为主体的技术管理体系,逐级落实技术责任制。
(2)认真调查、研究工程地质、气象资料和市场情况,结合本公司的技术能力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按技术管理程序,制订切合工程特性的各施工阶段的技术方案、措施,以及应急技术措施,做好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对技术方案和参数优化,建立技术档案,把技术管理落到实处。
(3)充分考虑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要求,对重点施工时间及重点、难点施工项目进行透彻分析。
(4)针对该工程的特点,抓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推广运用,充分发挥本公司知识技术密集的优势,组织科技攻关小组和QC活动小组,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出现的技术问题。
3.6.4 资源保证措施(1)设备保证措施。
本公司已有部分设备在西安、延安、阎良及周边地区闲置待令。
一旦中标,我们能迅速调用,进行前期施工道路及准备工作,中标后,我们将按计划调运到现场投入施工。
(2)引用竞争机制,建立明确经济责任制,实行奖罚兑现,加强人员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和劳动生产率。
(3)紧抓关键项目,兼顾其他项目,尽量缩短主要工序和关键线路施工时间。
(4)建立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组织好现场安全施工,杜绝安全事故。
(5)充分做好雨季施工准备,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延长有效施工天数,确保足够的施工工期。
(6)加强现场维护,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为施工生产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4 施工总布置4.1施工总布置原则1施工布置全部布置在业主提供的征地范围内。
2因时、因地制宜,有利于生产,方便管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3主要施工设施的防洪标准采用二十年重现期洪水标准。
4布置紧凑,合理利用滩地,不占或少占农田,工区布置尽量靠近坝址区,减少运距。
5依托就近城市的修配能力和劳动力资源,尽量减少施工工厂系统规模,减少施工占地。
4.2施工交通运输4.2.1对外交通征地范围内已有临时道路进入施工现场,对外交通方便。
4.2.2场内交通根椐工程建筑物布置特点及施工进度安排,施工工区集中、工期较短,仅在现有河滩修建少量场内临时公路可满足施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