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服务贸易对比分析
国商Q1041 刘昂贺卉雯明平会
摘要:在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的全球背景下,中国和韩国之间的服务贸易也日益频繁。
从1999年至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并开始在贸易总额上超过韩国。
在未来的世界服务贸易中,中国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通过中韩服务贸易的对比,发掘具有潜力的领域,将其发展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突破点。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中韩比较
一、中韩服务贸易的现状
(一)中国服务贸易现状
中国服务贸易近年快速发展,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几额达91.9亿美元,进口额达100亿美元。
中国的跨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到2005年增长了35.5倍,其中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近29倍,年均增长15.9%,是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出口增速的两倍。
但中国的服务贸易起步晚基础薄弱,虽然近10多年来发展速度增快,但与发达国家甚至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中国服务贸易整体及产业竞争力情况。
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较弱,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优势产业集中于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我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优势产业为旅游、通讯、建筑、计算机和信息以及其它商业服务,劣势服务贸易产业为运输、保险、金融、版税和许可证费用、个人、文化和休闲以及政府服务;我国服务贸易产业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优势增强、劣势减轻)中的产业为其它商业服务、旅游、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政府服务、金融、运输,竞争力处于下降趋势(优势降低、劣势增强)中的产业为通讯、个人、文化和休闲、保险、版税和许可证费用。
(二)韩国服务贸易现状
韩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世界服业经济升温的影响。
在服务贸易方面,韩国发展速度很快,1993--2005年间,韩国的服务贸易增长速度为超过10%,高于货物贸易8.42%的增长速度。
2006年韩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225.1亿美元,其中,进口518.7亿美元,出口706.4亿美元,逆差187.6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4.9%,20.2%和37.4%。
韩国服务贸易整体及产业竞争力情况。
韩国的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处于劣势状态,并且低于我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水平,但是两国出口总量仍处于同一数量级,总体水平相当;韩国存在着服务贸易结构失衡的症结,竞争力两极分化严重:韩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突出,某些高科技密集型服务贸易产业对中国的优势明显;韩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优势产业为金融、运输和政府服务,劣势产业为其它商业服务、旅游、通讯、建筑、计算机和信息、保险、个人、文化和休闲以及版税和许可证费用;韩国服务贸易产业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优势增强、劣势减轻)中的产业为盒融、政府服务、运输、个人、文化和休闲、版税和许可证费用、计算机和信息、建筑产业,竞争力处于下降趋势(优势降低、劣势增强)中的产业为其它商业服务、’通讯、旅游和保险产业。
二、中韩两国服务贸易比较
1993-1999年,韩国服务贸易总额略高于中国,但相差不多。
1999年以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总额超过韩国,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是韩国的1.54倍。
1993-2005年中韩两国在服务贸易上均表现为逆差,但可以看出韩国的贸易逆差远小于中国。
1993年韩国服务贸易逆差是中国的3.9倍,而到了2003年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却是韩国的1.11倍,2005年韩国逆差明显加大,为中国逆差的1.53倍。
1993-2005年中韩两国服务贸易占总贸易的比重表现为韩国高于中国。
1993年韩国为14.08%,中国为10.33%到了2005年韩国为18.6%,中国为11.7%。
中国服务贸易增长的速度快于韩国,所以中国在服务贸易总量上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中国要想在未来的世界贸易中取得突破,必须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升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发展地位,提高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
中韩服务贸易产业间存在着广泛的互补性,并且尚未形成实质的竞争性服务贸易产业。
中韩互补性服务贸易产业为其它商业服务、旅游、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政府服务、会融、运输产业;尚未形成互补性和竞争性的弱势服务贸易产业为建筑、个人、文化和休闲、保险、版税和许可证费用;在互补性服务贸易产业中,互补性较强的产业为其它商业服务、旅游、计算机和信息、政府服务、金融和运输。
三、中国借鉴韩国优势产业发展模式
(一)文化和娱乐的服务贸易
中国和韩国在文化娱乐领域的合作交流从1997年开始迅速发展。
韩国实行“文化立国”的战略成效显著,其文化在世界各地大量传播,从“韩流”到“韩流经济”,韩国通过其影视产业与其他产业形成产业链,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韩国的电视文化产品在中国的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甚至在整个亚洲都是难以抵挡的潮流,而在这些电视文化产品下衍生出的韩国时装、美容、观光等服务产业,又为韩国经济取得了不少的收入,这可以算是在文化娱乐服务业韩国具有特色的一个模式。
韩国文化观光部于2006年10月公布了《 2007一2011年电影产业中长期发展计划》,政府五年内投资6.4亿美元发展电影产业。
该发展计划的目标是,到2011年,韩国力争成为世界第五大电影强国,届时国内市场规模达到3万亿韩元(约30亿美元),世界市场占有率达到3%,海外出口达3千亿韩元(约3亿美元)。
到2007年,韩国文化产品的出口额将达到100亿美元,占世界文化市场5%的份额,届时,韩国将跃居为世界文化产业前5强。
相比之下,中国在文化娱乐这一领域还没发展到可以多产业合作多赢的成熟局面,很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政府的管理体制不同。
韩国的服务贸易受到政府很大的扶持,有政府对制定的积极政策和规划,而中国政府虽然重视服务业的发展,但是没有统一有序的管理机构,手续繁多,程序复杂,造成服务领域的管理混乱,不利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
比如中国的影视作品要通过很多审查才能上映,更不用说出口的程序会有多复杂了。
在这一点上借鉴韩国的经验能对中国文化娱乐服务贸易有所启发。
(二)科技研发服务
韩国除了多不胜数的韩剧以外,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则是他们的电子产品,尤其是作为巨头的三星电子。
据韩国科学技术部的《世界竞争力年鉴》显示,2006年,韩国的技术竞争力排名世界第六位,科学竞争力排名世界第十二位。
韩国信息通信部2006年8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韩国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和广播及信息通讯业等方面,技术紧追拥有世界最先进技术的美国,相对水平达到了美国的90%以上,技术差距不到一年。
取得这些成果是因为信息通信部从2004年起向新增长动力技术领域集中进行投资,使得韩国在WIBRO(无线互联网)及DMB(数字多媒体广播)等领域开发出国际领先技术。
在智能型机器人和软件等领域,韩国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仅有两年多的差距。
韩国在科技研发上不断取得的突破得益于其每年巨额的研发投入,有资金作为坚强后盾,在2003年的时候,韩国将发展科技列为国家的首要工作,科学技术部部长还被提拔为韩国的副总理,这些举措都体现了韩国对科技研发的重视程度。
同时,韩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加大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调整,保证了科技研发领域的规范,是资金都落实到了实处。
这些都使韩国在科技研发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四、影响比较优势的因素
以上只是在中韩服务贸易中的比较典型的实际现状,在其他服务行业,中国也多少也类似的不足,毕竟是体制上的问题。
中国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整个大环境上存在的不足会约束服务贸易的发展。
没有统一独立的服务贸易管理机构,因此监管的机构太多,管理混乱,影响办事效率;繁杂的手续、程序也阻碍了服务产业的发展。
所以政府虽然重视服务产业的发展,但是体制不变,走不出体制困境,就还是解决不了根本上的问题。
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需要健全,比如中国在版权上的法律制度与飞速发展的社会各项事业没有相适应,在市场上存在大量侵权的作品和行为,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服务业、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政府加大对服务贸易的资金投入也是必要的措施,经济上的支持能为服务产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奠定基础,增强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这一点韩国通过实际成果已经向我们证实了。
五、结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比重不断加大,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未来要想成为世界强国,服务业必须强大。
中国的服务贸易在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产业和新兴服务业。
通过借鉴韩国以及他国的经验和成果,相信中国会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服务领域创造出发展的奇迹,实现中国在服务领域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袁其刚.我国服务贸易国防境争力比较及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6第23期.
[2]殷风.中国服务贸易国际地位与竞争力比较[J].改革,2006年第10期.
[3]李伍荣.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与中国服务贸易的圈际竞争力初探[.『].现代财经,2006年.
[4]李善同、陈波,世界服务业发展趋势,经济研究参考,2002(11).
[5]董小麟.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及服务业结构缺陷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
[6]陈宪、程大中,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政府行为,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12期.
[7]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原理、政策和产业,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