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研究课题名称: 潮汕地域文化研究
设计者姓名 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 高二级 研究学科 语文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我校地处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的潮州,潮州地区的文化,历史悠久,源
远流长。古代文化特别是两宋以后的文化,更为丰富。鸦片战争以后,汕头(昔
属潮州辖)开埠,中西文化在这里融聚化合,经过历代本土潮人与海外潮人的创
造、探求和推陈出新,进一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它是浩瀚的中华文化
中一支富有特色的细流。在中国风云激荡的历史变迁中,由中原南迁的潮州人民
以自己的勇气、智慧和血汗,始终把握住了历史的机遇,创造了熠熠生辉的文化
和物质遗产。作为南国海滨一隅之地,潮州甚至拥有自己完整、成熟、实用的方
言字典,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潮州的文化现象和成就,催生了一门专门研究潮
州文化的学问—— “潮学”。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对潮州文化对自身影响的研究,师生在这一过程能立足当下,环顾四
周,审视古今,从而在时空的交汇点上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责任,培养师生的责任
感、使命感和爱家爱国情怀。
3、课题介绍
用具有专题特色的系列活动逐步转化学生的懒性心理,弱化其唯书本定势,
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兴趣、探索欲,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独立求学的能力。
培养学生知行一致的认知、行为能力,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并用学到的知识解
释各种历史、生活的现象,促进学生求知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
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潮汕文化,认识自己所处群体的心理特征,进一步认清自
身的优缺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讲座和学生自主阅读、社会调查为主要方式,目的在培养学
生阅读筛选资料等方面的能力。最终写成学生研究性小论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文化意义上的人,也就是培养人的文化自觉 (文化
自觉是费孝通提出的) 。文化自觉就是要认识我们自己文化的长处和短处,认识其他文
化的长处和短处,以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
习有影响的因素。)
这里的学生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群体。一种是世代经商的工商业者,主要聚居在新
老市区;一种是以宗族姓氏结成集体,主要聚居在村落里。前者精明而多疑,善言而敏
感,热情而寡断,时尚而跟风……后者轻浮而质朴,粗犷而耿直,好斗而果断,封建而
重义……我们姑且把前者的文化心理称为市场文化,后者称为乡村文化。长期的传统与
现代的融合,使这里的社会文化趋向于二元交叉。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
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地域文化是在物流澎湃的浪潮中,人们心灵对精神家园的回归性寻找,表现为对文
化的强烈呼唤。它会使人们在推进文化发展上克服浮躁心态和随买即卖的短期行为,从
而促进文化这一人类社会中最高雅的人生追求保持其自身独立的主体地位;它会使人们
立足当下,环顾四周,审视古今,从而在时空的交汇点上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责任;它会
使人们始终保持理性思维,从而促进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
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研究的预期成果:调查报告2篇,学生美文集2册,学生小论文集1册,结题报告一
份。
六、资源准备
《潮州志》、《潮安志》、《庵埠志》等图书。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听讲座 邀请请陈传佳老师做“地域文化研究方法”的讲座(三场) 2009年12月10
日——12月25
日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在“潮州文化”的范围内自主选择研究题目,如潮州婚俗与文化心理、潮州楹联趣谈、潮州丧礼探究、潮州饮食习惯的形成、潮州取名文化心理、庵埠禁忌文
化、“出花园”小议、
潮州话中的状语“死”、
“过”、“绝”、“楚列” 潮州尊师精神小考、*姓氏来潮溯源、潮州俗语趣谈、番批与侨文化、潮人游神赛会文化、潮人御寇小考、我族的辈序诗的精神内涵、大吴泥塑探奇 指导、提供咨询和资料
2010年2月16
日——2月28
日
成立课题组 学生自由寻找合作伙伴 进行必要调配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实时进行指导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学生按选择的题目分组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查阅地方志、潮州民俗文化丛书、上网查询等方式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探究其背后隐藏的群体心理,在此基础上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最后形成小论文集合结题报告。 1接受质疑 2指导调整研究方向 3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生探究小组讨论 4同时指导学生查阅相关地方志,走访有经验的老人和老师。 5在理论和资料上提供相应的书刊给学生,如:(1)《潮学谭稿》,陈传佳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2)《潮州民俗大观》,方烈文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3)《潮州文化源流》,黄挺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指引》,陈立伟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5)《语言论稿》,王永鑫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6)《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魏宏森著,人民出版社,1983。 (7)《潮州文化大观》,林伦伦、吴勤生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文化演进与人类行2010年3月1
日——6月28
日
为》【美】F·普洛格、D·G·贝
茨,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6指导并参与撰写结题
报告
第四阶段:评价
(思考:用什么样
的方式对学生的
学习过程、学习
结果进行评价,
以促进学生的学
习。)
由专家和老师对学生研究内容进行评价,前期可由学生各研究小组进行互
评。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看其收集研究信息的能力、筛选分析信息的能力
以及小组内进行思想互动的能力。
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最重要的是对研究过程的反思能力和能够提出有创造性
的观点。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地域文化课题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与生活、科学等的联系紧密。要注意知行一致
的整体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执行能力。
在集体教学与“大班化”趋势下,尽量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学习方法指导,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尚存诸多不足,如课组成员精力投入不均衡,某些阶段总结不及
时,缺乏连贯、有力的理论支持,研究不够深入等。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评价表
课题名称 潮汕地域文化研究
所属年级 高二级 所属班级 201班 202班
对课题方案设计的评价
研究目标 □清晰 □一般 □模糊 进度安排 □合理 □一般 □不
合理
资源准备 □丰富 □一般 □很少资源 选题的可行性 □好 □一般 □较差
选题是否与学生生
活经验与认知水平相符合 □相符 □一般 □不符合 活动过程是否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步骤进行 □好 □一般 □较差
研究环节 □明确 □一般 □不明确 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可行性支持与指导 □好 □一般 □较差
学生是否能经历所有活动并有所收获 □是 □一般□较差 预期成果 □合适 □ 一般 □不
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