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例关于考试焦虑症的案例报告 Super苏 摘要:本文是一例使用认知行为治疗进行考试焦虑症治疗的个案。通过搜集、整理求助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鉴别诊断,确定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开展咨询并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咨询中综合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中的放松训练。对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进行探讨,对其错误观念进行纠正,通过让求助者学会放松训练,逐步消除其躯体紧张反应、降低其焦虑情绪体验,达到治疗效果,并协助求助者对咨询效果进行巩固。 关键词:考试焦虑症 认识行为疗法 放松训练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李同学,女,21岁,出生至今生活于云南省昆明市,汉族,未婚,家族无精神病史,昆明某高校大三学生,无经济收入,家庭经济一般。 (二)个人成长史 李同学,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母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和家中老人的宠爱,从小乖顺、懂事,人际关系良好,尊老爱幼。从小学习成绩中上,自我要求严格,爱好广泛,没什么特长。 (三)精神状态 情绪低落,感知觉良好,逻辑思维正常,情感表达自如一致。 (四)身体状态 从小身体状况良好。 (五)社会功能 人际关系良好,朋友大多成绩很好,很守学校纪律老师省心,因此较少受到关注,在家也很听话。 (六)心理测验结果 《SCL-90》总分218,超过160,其中躯体化因子分为2.1,强 2
迫因子分为1. 7,抑郁因子分为1. 33,焦虑因子分为2.8。其中躯体化,焦虑均超过临界值2分,可筛选阳性。
二、求助者主诉 李同学主诉:我考了四次英语四级了,这学期刚开学,我拿到第四次没过的成绩单。很难过,我在外省的很多朋友和身边的很多同学都早就过了,还有的六级也是过了的,明明有几个同学平时成绩都不如我,为什么却能在我之前过四级,一开始觉得很不甘心,现在觉得都是自己没用。又快要考四级了,我没信心,不知道该怎么办,家人、朋友都帮不了我,太无助了。第四次考的时候我还拉过肚子,没想到前段时间期中考试,我又拉到脱水打针,现在我觉得自己可能又要病了。这学期我每天都去上自习,我担心期中考试会影响期末成绩,虽然还没挂过科,但一想到要是挂了,就会像四级一样,所以拼命地复习。可是我发现复习时,我越急就越担心,学习效率就越低,看书时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在教室坐两个小时只能做完4篇阅读题,我累极了,但又没办法,不断逼自己去看书学习。一而再,再而三地考不过四级,觉得自己好没用,英语都考不过,我还能干什么。虽然现在拿学位证不要求一定要过四级,但没过四级在昆明找工作是很难的,我父母就只有我一个女儿,他们都是工人,要是没工作日子就会很难过,一想到这些我都要烦死了。他们虽然不明说但我能感觉到爸妈都很希望我学习好,以后工作好点,家里情况会好很多的,所以从小我就一直压力很大。三个多月来我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一想到考试就头疼、没精神、失眠,记忆力变的很差。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一)咨询师观察 求助者衣着得体,很懂礼貌,但显得很疲倦,刚开始咨询时显得坐立不安,心理过程协调一致,逻辑思维正常,主动求医。 (二)父母反映 这孩子很乖,很体贴人,这半年一到考试前后就老是打电话回家, 3
要不就往家跑,每次打电话都说自己在上自习。有两次考试那几天还生病打针,我们知道她紧张,安慰开导也都不起作用。这学期她瘦了,还总是很累的样子,带去看医生,说是没生病。 (三)朋友反映 她考了好几次四级都没过,前两年她很少去上晚自习的,这学期突然勤奋起来,连十一刚回来的那天都坚持去上。学期一开始她就一口气买了5本四级参考书。我们有时也会安慰她,前段时间期中考她一直在拉肚子。
四、评估与诊断 (一)综合分析所收集的临床资料,对心理状态的评估 1、求助者的精神状态:感知觉良好,能很好地进行交流,但情绪低落,精神倦怠,焦虑,有无助感、无能感。 2、求助者的社会功能状态:英语考试的焦虑泛化,学习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但求助者人际交往尚良好。 3、相关资料:从小自我要求严格,很体贴家长,学业一帆风顺,但到大学连续四次考四级都未通过,产生焦虑情绪,并逐渐变严重。 4、资料可靠性:可靠。求助者有自知力,对自己的状况能客观的评价,并能意识到自己问题所在并主动求询。父母和朋友的反映都是有一致性的。 5、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键点:表层问题是考试焦虑,背后的实质是对未来的担忧、背负家庭责任带来的压力和自我要求严格。 6、求助者问题的性质:据李同学的临床资料,按三原则来分析,求助者问题不属于精神疾病。理由是: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是统一的,对自己的症状能自知,内心感到痛苦,能主动寻求帮助;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其人格特征很稳定,从小表现乖顺懂事。 7、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 求助者身体健康,无器质性病变。 (2)心理因素: ①求助者自我要求严格,很有责任心,好强,挫折耐受力差 4
②不愉快经历,连续四次考试失败产生挫折感累积,从而产生无价值感,并逐渐泛化。 (3)社会因素: ①家庭结构和环境,求助者是独生子女,也是家中唯一的大学生,长辈宠爱; ②不愉快经历,大学之前学业一帆风顺,之后却连续四次英语四级考试失败。 (二)鉴别诊断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统一、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由于该求助者内心冲突与现实处境相联系,涉及道德问题,焦虑程度与现实刺激程度相符,有泛化,属于常型的冲突,所以排除神经症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3、由于该求助者问题持续时间较长,情绪反应强烈,有泛化现象,社会功能受损,无器质性病变,所以可以排除一般心理问题。 (三)诊断:该求助者的问题符合严重心理问题。 (四)诊断依据: 1、时程长,在三个月以上: 2、由强烈的现实刺激引发; 3、反应强烈:痛苦、无助无法自行解决; 4、内容泛化。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与求助者协商,制定以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或近期目标: (1)学会放松技术,改善焦虑情绪,消除躯体反应; (2)改变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过四级就无法负担家庭,考试不过就是自己无能)。 2、最终目标或长期目标: 促进李同学心理健康发展,完善其人格,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 5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治疗方法和适用原理 咨询方法:认知行为疗法,系统脱敏疗法中的放松训练。 咨询原理: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指一个对某件事的认识、看法,包括对过去事情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认知是行为和情感的基础,错误的认知和不合理的观念是导致行为与情绪问题的根源,而一旦对这种观念和认知过程加以纠正,就可以改变不良的情绪与行为。认知行为治疗就是通过改变求助者关于自身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并教会求助者一些适应环境的技能,并以帮助纠正导致不良的情绪与行为的观念的认知过程。认知行为治疗中有代表性的是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以及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具有以下特点: ① 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②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技能障碍的结果; ③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④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系统脱敏疗法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发明的一种方法。他进行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对于人来说,系统脱敏疗法中的肌肉松弛技术有对抗焦虑的作用。因此教会求助者放松技术,在他体验到焦虑情绪或处于会引起焦虑的情景中时可以做放松练习,从而得到情绪、躯体上的焦虑缓解。 (二)双方责任与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家庭作业。 权利 6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在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三)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四次,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四)咨询费用:免费
七、咨询过程 (一)咨询过程大致分为: 1、建立咨询关系,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