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民自治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民自治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民自治
活的
首要问题。为了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党中
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按照“生产
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其内容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
• 在2004年全国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温家宝总理庄严宣布中国五年内取消农业 税,要彻底终结延续两千余年来向农民征 收的“皇粮国税”( “三提留”是指由村 一级组织收取的公积金、公益金和集体管 理费; “五统筹”是指由乡一级政府收取 的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乡村道路 建设和民办教育方面的费用)。

198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村
民自治被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并决定于1988
年6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 1988年6月,民政部
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乡村选举,村民自治开
始进入制度化运作阶段。实践中,各地涌现出
许多有益的制度创新,重要的有:吉林省梨树
县创造的确定正式候选人的“海选”模式、山

1998年,是中国村民自治走向成熟化的转
折年。已经试行了十年的“试行法”宣布废止,
经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新的《村
民委员会组织法》于同年11月4日正式颁布实
施。村民自治由此进入到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
的阶段。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
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 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宪法,2010年1 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了村组法。
• (二)村级民主决策的组织形式
• 根据《村组法》和中办发[2004]17号文 件的精神,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是 最主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 1、村民会议 • 村民会议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组
成。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十八周 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本村三分之 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村民会议所作 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案例导入
• 2011年3月,浙江青年刘杰到苏北某镇租房加工被 套,后与房主之女王爱平建立恋爱关系。2012年春节, 刘与王到婚姻登记机关领取了结婚证。由于王爱平的 两位哥嫂已从家中分离出去,刘杰就在王爱平家举行 了结婚仪式,成为王家的倒插门女婿。后来为了生活 方便,刘多次向当地村委会提出将其户口迁入本村的 要求。而村委会不但不同意刘杰迁入,反而根据该村 “村规民约”第九条“男方到女方家落户的对象必须 是独女户或纯女户。否则,不予迁入,姑娘结婚后所 种责任田一律由村集体收回”之规定,要求其妻王爱 平应将其责任田立即交出。
• 村民代表会议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组 成人员参加方可召开,所作决定应当经 到会人员的过半数同意。
四、民主管理
• 民主管理是村民自治的重点,在各项村务工作 中,最经常、最大量的是管理工作。村务管理 在村务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贯穿村 民自治的始终。中办发[2004]17号文件(《中 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 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要求 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参 与权。
态旅游重铸辉煌的山西大寨村; • 产业兴村的京郊第一村北京韩村河村; • 走工业化集团道路的红色亿元村河南南街村;
• 以市场兴村的上海亿元第一村九星河村; • 实施高科技兴村的浙江花园村; • 因地制宜开发产业的云南福保村; • 着力打造浙江第一村的浙江滕头村; • 将旅游文化做大做强的江西进顺村。
互动,村级治理成效大打折扣。

在取消农业税之前,处在压力型行政体制
最底层的乡镇政府,权微责重,即所谓的“上
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国家方针政策的贯
彻落实,上级政府层层下压的各种达标评比任
务指标,最后都要由乡镇一级政府来完成。

面临着“一票否决”风险的乡镇政府,在
手中拥有的为完成各项任务所需的各种资源都
权、管理权、监督权。
村民自治的涵义:
村民自治,简而言之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直 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 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 理和民主监督。
• 村民自治作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已成为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据《乡镇论坛》主编米有录先生的寻访,
最早的村委会产生于宜山县(今为宜州市)屏南
乡的合寨村。 1980年2月,在合寨大队所属的
果作自然村,为了治安防盗和自我管理,生产
队队长韦焕能提出建立村民委员会。果作村民
委员会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村民委员会诞
生了,村民自治由此发端。
• (二)发展创新和完备阶段(1987年—1997年)
• 2、村民代表会议 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 事项。村民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 成人员的五分之四以上,妇女村民代表 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 一以上。
• 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五户至十五户 推选一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 人。
• 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 代表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有五分之一 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代 表会议。
• 民主选举只是完成了村民对村民自治组织
的授权,接下来村民自治组织的具体运作情况 及效果显然是村民自治实施目的能否实现的关 键。
• 三是自治主体从封闭走向开放。 • 四是动力机制从政府推进走向群众主导。 • 村民已经从最初的“要我自治”变成现在的
“我要自治”。
• (四)新农村建设中无税费时代背景 下的村民自治 (2005年至今)
• 请问,你对此事如何分析?
• 分析:

“乡政村治”模式下的村民自治,村治与
乡政还存在合流与冲突的现象,并在相当一部
分农村已衰变为“乡政”的统治。

村民自治对村级事务自主管理的要求和乡
镇政府对村级事务行政管理的惯性的矛盾造成
村民自治被严重扭曲,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与
村级事务的村民自治没有实现相互衔接和良性

自此,村民自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无
税费时代。

进入无税费时代,村民自治面临着全新的
发展机遇,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原
有的村民自治机制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村民自治的正常运行遭受重创,各种矛盾、问
题凸现。
• “十大名村”:
• 凤阳县改革先行者不断寻求新突破小岗村; • 推出村庄兼并新模式的中华第一村江苏华西村; • 高举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两面旗帜,以产业与生
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依靠村“两委”。
• 乡镇政府利用其政治、经济和组织 资源的优势,或明或暗地给村干部各种 形式的回报,并把相应的费用负担转嫁 给农民,乡村利益共同体形成,在存在 乡村利益共同体的背景下,村民自治制 度必然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 新农村发展战略的实施,打破了乡村利益 共同体,因为,新农村建设在“多予、少取、 放活”的方针指导下,解除了村级组织的难以 承受之重,意味着乡镇政府的职能从过去的主 要从农村汲取资源,完成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 逐步转变为履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
• 农村干部崛起新生代 “大学生村官”带来 新气象
• 国家自2008年3月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 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 以后,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特长,积极为 建设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作出贡献, 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成为了新农 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 今后应重点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 流动机制,引导大学生“村官”通过 “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 另行择业、继续学习”等五条出路有序 流动,为新农村建设及其他各个行业输 送优秀人才。
三、民主决策
• (一)民主决策的含义 • 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它要求按照有关法律法
规,设立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村中重 大事项和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并按多数人的意见作 出决定。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由村民直接参与本村重大事务的决策(村民公 决);
• 二是村委会在广泛吸纳村民群众意见基础上,根据民 主自治原则处理日常村级事务。
• 一是工作重心从组织重建、建章立制走向权利 保障。
• 二是自治形式从选举式民主“单兵突进”发展 为选举式民主和经常性民主“齐头并进”。

从过去的村民自治实践来看,在民主选举
方面,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推动,还是自下而上
的创新都可以称得上是轰轰烈烈、成绩斐然,
而民主选举任务完成之后,对村级组织的运行
情况则较少关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 监督根本没有或流于形式。
• 请问,对此案例该如何分析?
• 材料二:某村的村委会历来工作不太出色,成 为该乡的老大难村。去年换届选举后,新当选 的村委会主任又令乡政府不满意。不久,正值 计划生育全面铺开,乡政府领导以该村工作不 得力,没有完成任务指标为理由,撤换了村委 会主任。事后,该村一些村民和村委会主任向 县民政局上告。
(二)民主选举的程序
1、建立县、乡、村三级专门的选举工作机构 2、进行选民教育和选举发动 3、选民登记 4、提名确定候选人 5、投票选举 • 原则:双过半(另行选举1/3)、不记名、差

(三)民主选举存在的主要问题
• 1、选举程序不合法 • 2、贿选 • 3、宗族、宗派势力干扰选举的正常进行 • 4、不经选举就任命、撤换村委会成员 • 5、新旧村委会班子交接工作问题
• 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在于促进了乡镇政府职 能的转变,重新划分政府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关 系,为村民自治构建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 平台。
(一)民主选举的涵义
•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首要标志, 也是村民自治的基础。具体来说,就是 指在村委会选举中,依据直接选举、普 遍选举、平等选举、差额选举、无记名 投票、秘密投票等原则,按照选举的法 定程序,选出政治素质好、能力强、作 风正、愿意带领群众致富的人担任村委 会成员的一种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