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意识的作用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识记、理解意识活动的特点。
2.掌握意识的能动作用,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3.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能够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政治认同: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坚定唯物主义信念。
2.科学精神: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的特点(1)具有□01目的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02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2)具有□03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04主动的、□05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3)具有□06主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07本质和□08规律。
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的□09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世界上只有□10尚未认识之物,没有□11不可认识之物。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01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02实践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03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04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意识具有□05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06能动的反作用。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一,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01客观规律,从□02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03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第二,要充分发挥□04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05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06本质和□07规律,用□08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第三,要把发挥□09主观能动性和□10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11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12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第四,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13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14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思考Ⅰ.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吗?提示:不能。
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作用于客观事物。
Ⅱ.“将万水千山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绝妙之处”,这一观点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提示:错误。
“将万水千山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绝妙之处”体现了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的形式与物质的内容达到了有机统一,但并没有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探究活动一:意识的能动作用情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更好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制度性安排,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
编制和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问题探究:(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编制,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提示: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能够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制定、审议并最终通过均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的哲学依据是什么?提示: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活动的特点2.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又总是在不断地深化、扩展和推移。
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知识正在迅速增加,认识又是无限的。
3.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特别提醒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促进作用(1)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特别表现在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
(2)但不同性质的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不同。
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引向歧途,起着阻碍作用。
4.正确区分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区别含义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及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精神状态”范围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特别提醒(1)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因为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必须通过实践,意识的东西才会变为现实的东西。
(2)意识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而不是单一的。
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万不可笼统地表达成“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5.全面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1.下图为2019男篮世界杯会徽,以中国京剧脸谱为设计灵感,在整体造型上与篮球的形象相呼应,同时融入了双龙戏珠的元素——两条蛟龙争夺龙珠,如同两支球队争夺奖杯。
“脸谱”元素融合篮球形象的创意表明()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③艺术创作源自丰富的社会生活④艺术来自于创作者的灵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晰:(1)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吗?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2)艺术创作需要灵感(意识),它来源于社会生活还是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提示:(1)意识可能如实反映客观存在,也可能歪曲地反映客观存在;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2)艺术创作需要灵感(意识),灵感来源于社会生活。
[答案] C探究活动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情景: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四季如春,但基础产业薄弱,科技和教育事业落后。
根据这种状况,该地区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
这一战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问题探究:(1)该地区是根据什么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的?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什么?提示:①该地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从本地客观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客观情况的政策,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因而在生活中,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该地区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提示:①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了规律的客观性。
该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发展战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该地区根据自己的发展实际,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做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结合。
1.全面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原理: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2)方法论意义:①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把规律作为行动的依据。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反对错误观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区别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含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侧重侧重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反对主观主义侧重于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客观规律2.我国天文学家经过13年的实地考察勘测,发现贵州省平塘县境内突出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完整,喀斯特峰丛洼地条件优越,中科院北京天文台最终确定平塘为大射电望远镜的最佳选址地区。
这表明()A.把人的需要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B.想问题办事情客观必须符合主观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事情做好D.从实际出发,要有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晰:(1)我们行动的依据是什么?(2)想问题办事情客观必须符合主观吗?(3)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事情做好吗?提示:(1)客观实际。
(2)不是,主观要符合客观。
(3)不是,还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
[答案] D知识点一意识的能动性1.每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都为中国勾画出了未来一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
这说明()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B.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答案 A解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勾画出的未来中国的发展目标等,属于意识的内容,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A符合题意。
2.在北方长大的人,看到冷色会想到冰雪,因此他们看到冷色会感到冷。
而在热带岛屿成长的人,看到冷色却很难联想到寒冷,这是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体验过寒冷的感觉。
这种冷色在人们心理上的感觉差异反映了() A.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人的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人的意识具有主观目的性D.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答案 D解析面对冷色,由于居住环境的不同,人的心理感觉就不同,产生的选择性认识也就不同,D最符合题意。
知识点二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②意识可以决定一切③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④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所以精神不是万能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所以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①④正确。
②夸大了意识的作用,错误。
物质先于意识而存在,③说法错误,排除。
4.图中小鸟的态度启示我们,如果遭遇人生挫折,应该()A.反省自己的能力,客观地看待事物B.承认客观环境的制约性,不自欺欺人C.发挥意识的调节作用,乐观地接纳现实D.尊重客观事实,反对主观臆断答案 C解析“没关系……我还有半杯满满的水”启示人们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