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学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学课件


常见有机物是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 的物质,属于高考必考内容,主要包括甲烷、 乙烯、苯、乙醇、乙酸、葡萄糖、蔗糖、淀粉 、油脂、蛋白质等。内容相对独立、零碎,不 具备系统性。 试题特点:与日常生活、社会热 点联系密切,题材广泛,陌生度不大,题目较 简单。复习中重点抓住“结构决定性质”这一 思想,掌握典型物质的重要性质并灵活应用于 生产、生活实际才能较好的应对这一类问题。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2018·新课标卷I T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 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20蔗18糖·新、课果标糖卷和I麦T8芽)糖下均列为说双法糖错误基基的本酸营、是养蛋物 白质 质中 等葡 典萄 型糖 代、 表油 物脂 注、 意氨 其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结蛋构白和性质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 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2018·年江苏卷T11)11.化合物Y 能用于高性能光学
原子共面
树脂的合成,可由化合物X与2 −甲基丙烯酰氯在一定条 件下反应制得:
(2018·高考全国卷Ⅰ,T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 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 )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 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mol C5H1至2 少需要2 moHl2
(2017·年江苏卷T11)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
下列有关化合物X、Y 的说法正确的是 A.X 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Y与Br2的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C.X、Y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X→Y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2016·新课标I卷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
应的是( )
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
C.乙酸和溴乙烷
(2017·高考全国卷Ⅰ,T9,)化合物(b) 、(d) 、(p) 的
分子同念分和式异数均构目为体判的断C概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有机物的空间构型
(2016·高考全国卷Ⅱ,T10)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 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1)记忆法:记住丙基、丁基、戊基等基团异 构体数目。 (2)等效氢法:熟练运用等效氢知识判断同分 异构体数目。 (3)运用先定后动的方法,有序分析有机物同 分异构体的数目
D.丙烯和丙烷
(2017·新课标卷ⅢT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五大有机反应类型的突破: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加成、取代、消去、聚合、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
溶液鉴别 氧化反应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2018·高考全国卷Ⅲ,T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及应用。 (5)了解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
要作用。 (6)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
重要应用。 (8)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突重出要同应分用异。构体书写和数 (9)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目理判的断理;解常和见反有应机类反型应判机断
四、学情分析
错误原因分析:选择B选项的 学生主要是对苯、乙醇的结构
和性质不太熟悉
错误原因分析:选择B学生主 要没搞清楚酯水解的机理
学生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点零乱、存在遗忘,易混淆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 结构简式 ,未能有效地建立知识网络。 2.酯化反应的条件、原理模糊(如浓硫酸的作用、羟基与氢原子的来源), 烷烃与苯的取代反应条件易混,碳氧双键的加成扩大化。 3.油脂、糖类、蛋白质等基本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质模糊。 4.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书写及结构与性质的互推仍是学生的薄弱点。 5.审题能力差,信息获取能力弱,综合运用能力欠缺。
对比2016、2017《考试大纲》在2016年考纲基础上常见有 机物及其应用新增了上面(2)(3), 2018没有任何变化,预测 2019年变化不大
二、高考试题分析
从高考题的具体展现分析
(2015·高考全国卷Ⅱ,T11)分子式为C5H10O2 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思维的有有序机物 有(不含立体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6:49:07
3.渗透实验,以陌生有机物的合成为背景,考查了有机物的制 备、实验操作、产率计算。此类题型信息量和阅读量都较大, 也属于学生比较怕的题型。
本题以乙酸异戊酯的合成为背景,考 查了有机物的制备、实验操作、产率 计算
因此在2019年的本专题的复习备考中应围绕基本考查形式,(1)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互推,(2)常见有机物结构和同分异构 体(3)对于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主要限定在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及加聚反应等典型反应上(4)有机物的共面、共线组织训练,同时 关注上面三个趋势。
2019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2019届化学一轮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复习策略
一 考纲分析
二 高考试题分析
三 高考命题趋势 四 学情考情分析
复习规划

一、考纲分析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书写
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3)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4)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三、命题趋向
纵观2016年至2018年的新课标区的化学试题,本专题高 考中的命题有三个趋势: 1.稳中有变,如“同分异构体”年年考,16年的C4H8Cl2 、17年的化合物(b) 、(d) 、(p) 的二氯代物虽然 都在考同分异构体但难度加大,越来越体现出学科方法。 2.推陈出新,如结合既陌生又熟悉的生活材料进行命题 (2017全国卷1)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 造的是( )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