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五阳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报告编制单位: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报告提交单位: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五阳煤矿报告提交时间:2004年12月编制单位: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院长:石建平总工程师:牛志刚地质所长:孙锦屏审核:刘传喜主编:孙锦屏副主编:常学军赵洪亮(五阳煤矿)编制人员:地质:王永华(五阳煤矿)王清(五阳煤矿)史利民(五阳煤矿)孙锦屏刘传喜常学军唐任贤丁长明水文:牛志刚孙保山王维田唐娜新煤质:李元建范云霞制图:河南省煤炭勘察研究院大地公司、GIS研究所制表:范云霞目录I 文字部分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修改地质报告的目的、任务和依据 (1)第二节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条件 (2)第三节自然地理 (4)第四节生产建设概况 (5)第二章矿井地质工作 (9)第一节以往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及勘探工作 (9)第二节井田内及井田周边小煤矿开采情况 (12)第三节矿井地质与矿井水文地质工作 (13)第四节对原生产(勘查)报告的评价 (15)第三章矿井地质 (16)第一节地层 (16)第二节含煤地层 (21)第三节构造 (21)第四章煤层、煤质及其它有益矿产 (29)第一节煤层 (29)第二节煤质 (32)第五章矿井水文地质 (45)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45)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48)第三节矿区涌水量计算 (58)第四节矿井主要水害及其防治措施 (62)第五节供水水源 (64)第六章开采技术条件 (66)第一节开采方法与顶底板条件 (66)第二节特殊开采 (68)第三节瓦斯、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倾向性 (68)第四节环境地质 (72)第五节地温 (73)第七章资源/储量估算 (74)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 (74)第二节资源/储量类型划分 (74)第三节计算方法和参数的确定 (75)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76)第五节资源/储量的探采对比与利用情况 (77)第八章结论 (80)III 附表(合订本)1.煤层、钻孔、构造成果、小煤矿调查表(附表一)2.煤质化验成果表(附表二)3.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附表(附表三)4.煤层储量计算表(附表四)IV 附件1.五阳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2.五阳煤矿生产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报告3.矿产资源采矿许可证4.炭资源生产许可证5.地质勘查资格证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修改地质报告的目的、任务和依据一、修改地质报告的目的、任务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是矿井生产建设的主要基础技术资料,该资料是否完整准确直接关系着矿井的开拓、开采及安全生产。
山西省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隶属的五阳煤矿是一座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生产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较高,这就要求地质工作者所提供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必须更加及时、系统、全面和准确。
按照《矿井地质规程》、《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规定,矿井生产地质报告必须每8~10年修编一次,并经省一级煤炭管理部门审批。
五阳煤矿首次编制矿井生产地质报告是在1985年5月至1986年元月间进行的,至今已有近20年之久。
由于矿井开拓延深,井田范围的扩大,原生产地质报告中的内容已不能满足现采掘工作的需要,必须尽快对原报告资料进行补充,重新分析研究、编制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以满足新的矿井生产建设的要求。
为解决五阳煤矿所急,山西省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五阳煤矿委托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进行矿井地质报告修编,并于2004年7月签定了该项目《技术服务合同》,并明确以下地质任务:1.研究含煤地层层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主采煤层厚度、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研究构造特征及其组合规律。
2.分析评价矿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特征。
3.分析评价煤层煤质特征。
4.重新估算煤层资源储量,分析煤层的探采对比情况。
接受委托后,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生产地质报告编制小组,于2004年7月开始编制《五阳煤矿矿井生产地质报告》,并于2004年12月底提交该成果报告。
二、报告编制依据1.DZ/T 0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2.1984年煤炭工业部《矿井地质规程》;3.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行发[2003]121号”文件颁发的《山西省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4.《五阳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技术服务合同。
第二节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条件一、位置及范围潞安矿区地处山西省东南部,沁水煤田东部边缘中段,地跨长治市、潞城市、襄垣县、屯留县、长子县。
山西省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隶属的五阳煤矿位于潞安矿区北东部边缘,属长治市襄垣县管辖。
其地理坐标:东经112°58′25″~113°05′09″,北纬36°26′46″~36°33′47″。
井田范围南以文王山北正断层为界,北至西川正断层,东起五阳煤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1-115-3#煤层露头线(经线38418000),西至经线38408000。
南北长约13km,东西宽约10km,面积约为78.3649km2。
2001年11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以1000000120132号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井田范围由155个拐点坐标圈定,兹将3#、15#煤层拐点坐标列下,见表1-1,需扣除的12个小煤矿拐点坐标暂略。
该证所核定的矿区面积78.3649km2,开采煤层为3#、15#煤层,生产规模为150万t/年。
二、交通条件五阳煤矿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太焦铁路线自北而南横穿井田,襄垣火车站、五阳火车站位于井田之内,本矿铁路专用线与五阳站相接。
邯长、太焦铁路在长治北站交会。
太焦线北接石太、同浦线,南接陇海线。
图1—1 五阳煤矿交通位置图榆黄公路自本井田穿过,西距208国道1km。
五阳煤矿距襄垣城约3km,距长治市约45km。
距太原市约215km。
潞安矿区的公路网连接着整个矿区,矿区至长治、太原等地均有汽车相通,交通真可谓“四通八达”,见图1—1。
长治至各主要城市间距离见表1—2。
第三节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潞安矿区位于太行山中段西侧,长治盆地之西部。
隶属的五阳井田位于矿区东北部。
纵观其地貌特征,属黄士高原的低山丘陵地带,地势较为平坦,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
大多为黄士所覆盖,局部零星出露中奥陶系地层及二叠系地层,冲沟发育。
最高点位于本区南文王山北断层附近,海拔为+945.50m,最低点位于漳河河谷,海拔+854.00m,最大高差为91.50m。
二、水系本井田主要河流为浊漳河西源和南源,属海河流域漳河水系,浊漳河南源由南而北流经井田南部,其支流有绛河、岚水、淘清河等。
浊漳河由西向东流入井田北缘,其支流有淤泥河,南、西二源在井田中央与西源汇合后,由南而北穿越井田,至襄垣城东与浊漳河北源汇合流出五阳井田。
三、气象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气候。
年平均气温8.9℃,月平均最低气温-6.9℃(一月),最高气温22.8℃(七月)。
年降水量为414~917mm,年平均为583.9mm。
年蒸发量为1493.8~1996.3mm,年平均为1731.84mm。
降水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日最大降水量为109.7mm(1972年7月7日)。
风向多为西北风,最大风速14~20m/s。
冻土期为每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最大冻土层深度为55cm。
四、地震情况据GB18306-2001图A1《中国地震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本区为6级烈度区。
第四节生产建设概况一、矿井发展建设五阳煤矿是山西省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一座大型现代化矿井,其前身是潞安煤矿,生产能力仅为7万t/年。
开采3#煤层,采煤方法为残柱式,手工落煤,人力和蓄力运输,汽绞车提升,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区串联通风。
1954年该矿试用荆笆假顶人工分层采煤法获得成功。
1954年6月燃料工业部有关部门会同苏联专家伊利亚森柯来潞安地区调查,规划五阳为改建井田。
据该部煤矿管理总局地质勘探局(54)煤地地字第1279号文及(55)煤地地字第213号文,114队对五阳改建井田(七勘探区)进行了精查勘探。
于1955年8月提出精查报告,并由华北煤田储量委员会于同年9月批准。
后因设计需要,114队又重新编制了该报告,并于1956年6月2日由全国储量委员会第84号决议书批准。
五阳矿改建井工程于1956年5月1日竣工投产,其设计能力为90万t/年,设计井田范围仅限于勘探区,面积为10.89km2,总储量约五千万t,服务年限为50年。
1963年省煤管局以(63)晋煤基字第135号文件批转煤炭部意见,将十勘探区中大黄庄一号井田,四勘探区四号竖井及三号竖井上部划归五阳井田,井田面积扩大到27km2,储量增加到一亿多吨。
1975年省局又以晋煤基字(1975)第243号文和省建委以晋建(75)晋革建字第37号文批准五阳井田+600水平扩建延深初步设计,同时把原四勘探区三号竖井下部及十勘探区二号井田一并划归五阳井田,井田面积增加到69.33 km2,储量增加到三亿六千万t。
+600水平的延深和扩建工程于1983年竣工,到1985年12月28日矿井扩建工程全部移交生产,矿井的设计能力由90万t/年提高到150万t/年。
随着现代化矿井的逐年开采,地质储量逐渐枯竭。
为解决储量储备不足的问题,五阳煤矿1990年4月上报申请将南峰扩区划归其后备区,同年11月省局以统晋煤生字(1990)第1006文批准其上报申请,将南峰扩区划归五阳煤矿开采。
因该区工程量不足,不能满足矿井开拓、延深及设计的需要,故1992年~1996年间潞安矿务局地质处对该区进行了生产补充勘探,共施工钻孔50个,完成工程量25202.84m,提供新的地质储量为10769万t。
1987年潞局地质队施工了南峰扩区回风井检查孔,于同年10月提交了南峰扩区回风井筒检查孔地质报告,由潞局组织的评审批准通过。
1998年中煤第十工程处受潞安矿务局的委托对五阳矿南峰扩区回风井进行施工,目前回风井已贯通,通风系统调整后,大大缓解了五阳煤矿采区接替工作的紧张局面。
二、矿井生产1.矿井生产能力五阳煤矿1956年建井,1963年投产。
建井以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设计生产能力从1956年的90万t/年,增至2004年的150万t/年,2004年9月核定生产能力为150万t/年,南丰扩区回风井投入运营后,实际生产能力达到190万t/年。
目前拥有职工4959人,从事井下开采有6个采掘队,生产效益良好。
2.矿井开拓方式、采煤方法五阳煤矿为立井单水平分区开拓,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分层开采全部垮落综采放顶法;开采山西组中下部的3#煤层。
顶板管理,液压支架支护;回采工作面分为人工假顶分层开采和综采放顶煤。
矿井有旧副立井、新主立井、新副立井、北风井、西湾斜井、西山底回风立井、西风井、南丰风井共有9个井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