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不寐验案举隅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不寐验案举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年8月第15卷第6期•2067 •年10月11日。

平素经量正常,色红,无痛经,无血块。

母亲有高血压病史。

现仍有头晕、头账痛、心慌、急躁 易怒,易疲劳,健忘,恶心、腹账、反酸、乏力、汗出、感气 从腹部上冲心胸,无发热、咳嗽、咯痰,无呕吐,耳鸣如蝉,畏寒,稍口干,口微苦,纳可,眠差,难入睡,易惊醒,失眠多梦,二便调,舌紫暗,苔白,脉细涩。

血常规:血 细胞比容33.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5.2 pg,平均红细胞体积79.1 fL,血红蛋白106 g/L,血小板平均体积10.2 fL,血常规稍有异常。

腹部彩超示:肝囊 肿。

甲状腺功能示:三磺甲状腺原氨酸(FT3)233.56 pmol/L,甲状腺球蛋白13g/mL。

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瓣返流(轻度),二尖瓣返流(轻度),三尖瓣返流(轻 度),肺动脉高压(轻度)。

颈部血管彩超示: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

心电图及其他检查未见异常。

血压142/92 mmHg,心率72次/min。

综上分析:病人正处于绝经期内,肝肾亏虚,阴阳失衡,气血不足。

血虚无力平衡相火,相火上炎,扰心动脉,上扰清阳;阴阳两虚,水火失 济,肾者,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故诱发头晕头痛。

西医诊断:高血压(2级,高危),心脏神经官能症。

中医 诊断:眩晕病,心悸病。

中医辨证:肝肾阳虚,阴虚火 旺。

治法:温补肝肾,滋阴降火,益气活血,行气健脾。

方选二仙汤加减。

处方:仙茅9g,仙灵脾30g,巴戟天 30 g,盐黄柏30 g,盐知母30 g,当归15 g,赤芍30 g,鳖甲(先下)15 g,龟甲(先下)15 g,黄芪45 g,党参30 g,茯茶30 g,白术30 g,麦芽45 g,龙骨30 g,牡蛎30 g,代赭石30 g,旋复花(包)30 g,半夏9 g,远志30 g,枳实30 g,莱菔子30 g,防风30 g。

14付,水煎服,每 日1次,早晚分服。

方中配伍仙茅、巴戟天、仙灵脾温补肝肾,盐黄柏、盐知母、鳖甲、龟甲滋阴降火,黄芪、党参、茯苓、白术、麦芽、防风益气健脾祛风,赤芍、当归活血化瘀,枳实、半夏、莱菔子、旋复花、代赭石行气降逆,远志、龙骨、牡蛎重镇安神。

温补肝肾,以调整阴阳;益气健脾,以补气血生化之源;滋阴泻火,以安养心神。

西药继续服用缬沙坦、倍他乐克,每日1次。

并嘱托病人低盐饮食,调节情绪,适量运动。

复诊头晕、头账痛等上述症状明显减轻,睡眠良好,纳可,检测血压125/75mmHg,心率69次/m in,继服14付,巩固治疗。

5结语女性更年期高血压为发生在围绝经期内的心血管疾病,为女性常见多发病症,长期影响女性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西医认为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常以降压药物为主,辅助以激素调整[5]。

然而,效果不佳。

中医从调整阴阳气血角度论治,以二仙汤加龟甲、鳖甲温补肝肾,滋阴泻火,同时,劝病人规避风寒,调畅情志,防范劳倦,调节饮食。

经临床运用,在防治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方面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进一步研究二仙汤加龟甲、鳖甲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刘永胜,赵丽慧.二仙汤的研究及临床应用[J].光明中医,2010, 25(4):741 742.[2]朱春兰,夏亦冬.中药结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0) 92 - 95.[3]林玲,张艳辉,曲俐.辨证论治妇女更年期合并高血压36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4)34 36.[4]王海清.论高血压的中医概念与病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 232^2323.[5]祖力胡马尔•玉素甫,郭蔚.中西医防治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3):48-51;64.(收稿日期:2017 02 21)(本文编辑郭怀印)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不寐验案举隅王学斌1,王中琳2,王兴臣3关键词:不寐;柴胡桂枝干姜汤;治验中图分类号:R256.23 R289. 5文献标识码:B d〇i: 10. 3969/. issn. 1672-1349.2017.16. 039 文章编号:1672-1349(2017) 16-2067-02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中的名 方,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消化、呼吸、神经、泌尿 等多种系统疾病[]。

本研究例举王中琳教授用《伤寒基金项目:山东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齐鲁内科时病学术流派 研究(No.2013Z003—4)作者单位: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讯作者:王兴臣,E mail: sdlcwxc@ 引用信息:王学斌,王中琳,王兴臣.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不寐验案举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6)2067-2068.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失眠的验案,并分析病机、方药配伍意义,以期开拓临床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证思路。

1资料验案[1] 病人,女,35岁,2014年10月7日初诊,主诉“眠差1年,加重1月”,症见入睡困难,思绪烦 乱,不能自已,可睡3h〜4h,眠浅多梦、易醒,多醒于 凌晨两点左右,醒后难再寐。

平素急躁易怒,咽中痰多 难咯出,时有头晕、左侧头痛,经前期乳房账痛,腰酸痛,纳差,恶冷饮食,易腹痛、腹泻,精神可,易疲劳,大•2068 •CTHNESEJOURNAL OF IN TEG RATIV E MEDICINE ON CARDTO /C ER EBR()VASCULAR DISKASE A u g us t2017 V()l.丄5 N().16便稀,小便可。

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浮弦紧。

处方:柴 胡15 g,桂枝9 g,干姜12 g,黄芩15 g,生牡蛎30 g,天花粉15 g,甘草6 g,清半夏9 g,厚朴30 g,茯苓15 g,紫苏叶9g,桔梗12g,牛蒡子12g,白芍15g,酸車 仁30 g,远志15g。

10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

二诊,病人服上方10剂后,诸症悉减。

刻诊:较前易入睡,夜眠7 h〜8 h,做梦减少,中间偶尔醒1次后可复眠,次日白昼仍困意浓,乏力,情绪激动时后项部账痛,头稍昏沉,纳可,二便调。

舌质红,苔腻稍黄,脉浮弦紧。

处方:前方加萆藓30 g,6剂,水煎服,日1剂,早 晚温服。

三诊:服上药6剂,睡眠质量提高,无异于常人。

前方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

验案[2] 病人,女,45岁,因“眠差3年余”于2013年9月6日初诊。

刻诊:睡眠时好时差,眠浅易 醒,思虑过度,偶有乏力,形寒肢冷,纳差,大便不成形,小便调,月经周期提前10余天,伴小腹坠账疼痛,经血 量多色黑,伴有血块。

舌红少苔,脉浮弦紧。

处方:柴 胡15 g,桂枝12 g,干姜9 g,黄芩12 g,天花粉15 g,生牡蛎30 g,茯苓15 g,半夏9 g,厚朴15 g,紫苏叶9 g,百合30 g,紫石英30 g,酸車仁30 g,延胡索30 g,甘草6 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

7 d后复 诊,服药后睡眠改善,仍眠浅多梦,乏力,纳可,大便不 成形,小便调。

舌红根黄腻,脉细弦。

处方:前方加乌梅20 g,淡豆豉15 g,夏枯草15 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

三诊:服前方7剂诸症悉减,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

2讨论此两案病机皆为寒热错杂,“热”即是肝胆郁热,“寒”则指脾脏虚寒,而不寐实由肝胆郁热、热扰肝魂所致。

《灵枢•口问》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 尽而阳气盛,则寤矣”2]。

不寐之因不外两点,一者阴虚不能纳阳,二者阳盛不得人于阴,总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所致[3]。

其病位虽在心,实则与肝、脾、肾密切 相关,五脏六腑皆可使人不寐,非独心也。

此两案病人平素过多思虑,肝气郁不得舒,“胆者,中正之官,决断 出焉”4],最忌犹豫思虑不绝,五志过极皆化火,久之成肝胆郁热。

肝郁失疏泄,胆郁失升发,久郁热扰肝魂则见寐不得安、多梦,烦躁易怒;少阳不达,胆失决断则思虑不绝益甚。

验案[1]病人每于凌晨两点左右醒来,实 由此时肝经当令,肝之阳得天之阳所加以致阳出于阴所致。

病人经前期乳房胀痛、腰酸痛,月经周期提前10余天,伴小腹坠胀疼痛,经血量多色黑,伴有血块均为肝经郁热而致。

又“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5],肝失疏泄,木不疏土,久则肝病传脾;加之病人思虑过度,有伤于脾,故见腹痛、腹泻、大便稀等脾脏虚寒之象。

治宜疏肝健脾,调和寒热,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方中柴胡味微苦性平,气味俱轻,禀少阳生发之气,既舒肝之郁,又可泻肝之热,王好古谓曰“柴胡泻肝火”“柴胡泻胆火”[6],《神农本草经》又谓柴胡“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7],用 于此证针对肝胆郁热兼脾脏虚寒甚是相宜。

桂枝味辛性温,张锡纯谓之曰:善抑肝木之盛使不横恣”“又善 理肝木之郁使之条达”[8],用于此则佐柴胡疏肝、平肝,又可“补中益气”7]。

黄芩味苦性寒,配柴胡清肝胆火热。

所以不用大剂清肝热药者,恐其损耗肝阴也。

干 姜、甘草温中,理脾脏虚寒、止痛。

牡蛎味咸性平,散结 软坚,配柴胡疗胸胁坚痛,《本经》谓其主“惊恚怒气”,用于此则清降胆心之气。

天花粉,味苦,性凉而润,《本 经》谓之“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气味苦寒则疗火热,体质濡润能治燥涸。

全方寒温并用,以平 肝胆郁热、和脾脏虚寒为功,正切病机。

两验案均合以四七汤,取其理气健脾化湿之功及“以四味治人之七情”之义。

验案[1]加白芍、酸枣仁,柔补肝阴,纳摄肝魂;桔梗、远志者,强志倍力,使人有定见,又《名医别录》谓桔梗“得牡蛎、远志疗恚怒”二诊加萆蘚者,取其 “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7]之功。

验案[2]加 百合、酸枣仁解郁安神,紫石英镇心、安神,延胡索“理 气痛血凝”《药性赋》)复诊加乌梅酸敛生津养肝阴,淡豆豉清热除烦,加半夏、夏枯草者,“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至阳而长”(《医学秘旨》)取其交通阴阳之意。

全方安神药用之甚少,可见治不寐贵在求本,不 在泛泛安眠。

综上所述,柴胡桂枝干姜汤用于不寐肝胆郁热、脾 脏虚寒之寒热错杂证最相宜,本证多由思虑日久,情志 不舒,病由肝及脾而致,以人睡困难、眠浅多梦,伴闷闷 不乐或急躁易怒,胁肋胀痛或月经不调,腹痛、腹泻、大 便稀等肝热脾寒症状为辨证要点。

参考文献:[]姜建国.伤寒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55 - 256.[2]田代华,刘更生.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0.[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7.[4]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5]清•黄元御.四圣心源[M].李玉宾,校.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6]元•王好古.汤液本草[M].张永鹏,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7]吴普.神农本草经[M].顾瞻,点校.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31;77;148.[8]张锡纯.张锡纯中药亲试记[M].刘观涛,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98.(收稿日期:2017 0121)(本文编辑郭怀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