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10 第六章_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3.10 第六章_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成部分,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 专业结构、知识结构、气质结构等
一、社区卫பைடு நூலகம்人力的结构
1.社区卫生人力的能级结构
能级结构表示事物系统内部按个体能量大小形成的结 构、秩序和层次 决策层(综合决策的能力) 关注:发展目标、政策策略、资源分配 管理层(某领域全面的能力) 关注:贯彻执行、监督检查 执行层(适宜的技能完成工作目标) 直接面向居民提供卫生服务
健康管理师、营养师
3.人力资源管理

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对卫生人员有效管理和使用的思想和行 为,称为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贯穿于卫生人力资源运动的全过程,包 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的 维护与成本预算、人员的遴选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还 包括对人的智力开发、教育培训、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
社区卫生人力需求预测
社区卫生人力结构
社区卫生人力招录、使用、培训
社区卫生人力绩效评价
第一节


概 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1、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 ,简称HR)
狭义:仅指作为生产要素已经投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劳 动人口。

广义:泛指现在和未来一切可能称为生产要素的人,包括
现在在工作岗位上从事劳动的人和有劳动能力、暂时还未 上岗的人以及尚未达到劳动年龄的人。或表述为:一个国

需求法在需要法的基础上,考虑有效需求即卫生服务的实际 利用
服务目标法


明确服务总量;如机构1年门诊服务的总量2万人次
结合卫技人员的服务产出量目标;如已知1名医师1年内能提
供5000人次门诊服务

即可计算出需要医师数量
人力/人口比值法


掌握预测的人口数;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3万居民
结合卫生人力与人口的比值;如每万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
7.保管职工档案 8.人力资源会计工作
四、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一)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

1、分类管理原理
分类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科学的分类管理
按不同的岗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后勤人员)进行分类管理

2、系统优化原理
系统是有机整体,各个要素合理组合 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进行合理的组合,减少内耗, 发挥整体功能大于个体功能之和的优势
健康状况检查
招录的程序

① ② ③
1、筹划与准备阶段
成立招录小组,培训工作人员; 确定招录区域的范围 确定招录对象; 规定录取标准


① ② ③
2、宣传与报名阶段
拟定招工简章 发布招聘广告或启事 受理报名

① ② ③
3、考核与录用阶段
全面考核,一般分为笔试、面试、心理测验、体检 确定录用名单 签定劳动合同
第六章 社区卫生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卫生学院 社会医学教研室 郝申强
本章学习要点

1.掌握卫生人力资源的概念、特点;社区卫生人力 资源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社区卫生人力需求预测方 法,社区卫生人力的结构

2.熟悉社区卫生人力的激励原则与方法、人员培训 内容、日常管理环节
主要内容
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概述



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设哪些岗位?
功能与地位(六位一体) 工作任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解决居民常见的健康问题、 转诊服务、指导服务站的工作等 应在各个岗位上配置具有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技术骨干, 人员技术相互配套,在全中心形成协同作战的团队。人员 配置以全科医生和通科人才为主
3. 社区卫生人力的素质结构
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减去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后的人口。

法定劳动年龄指年满16周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的中
国公民
人口资源

人力资源
人才资源
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人口的总量 人口资源中具备一定脑力和体力的那部分才是人力资源; 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较多科学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 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键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人才资源又是人力资源 的一部分,即优质的人力资源。 三者关系
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在全国卫生队伍中, 应有30%以上的人员从事社区卫生工作。在社区工作的医生中, 全科医师数不低于三分之一。
《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2002年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2006年

每万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 每万居民配备1名公共卫生医师 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全科医师和护士比例1:1 其他人员不超过社区卫生中心编制人员的5%
2.建立期:开始工作时期 (20~35岁)
3.职业中期:职业成熟时 期(35~50岁) 4.职业后期:能自如应对 职业问题、收获成果时期 (50~55岁) 5.衰退期:职业生涯最后 阶段,退休前时期 (55~60岁)

3、能级对应原理
按能力、水平安排不同的岗位或职务 大才大用,小才小用
实现人适其职、事得其人、人事两相宜的目标
动态对应(动态性、可变性、开放性)

4、互补增值原理
按排岗位时,取人之长,补人之短
年龄互补 性别互补 能力互补
1+1>2
性格互补

5、竞争强化原理
通过良性竞争,激发进取心,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优胜劣汰,盘活人才资源存量 以组织目标为导向;利益相容为前提;公平适度为准则
2.改善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1)环境法

机构在充分分析内、外环境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人力资源管 理办法。

重新审视机构的发展目标、人员配置要求、人员需求与机构 承受能力、人员待遇等问题
(2)规范法


通过组织文化,将个人目标引导统一到组织目标上来
增强群体意识,自觉约束行为,为组织的发展献计献策
第二节
第四节
社区卫生人力招录使用及培训
一、招录
(一)招聘
1.原则:公开、平等、竞争、全面。
2.步骤:


制定招聘计划
明确招聘方式(广告招聘、医学院招聘)

实施招聘计划
一、招录
(二)录用
1.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多元最低限制原理;补偿性原则; 2.录用测试方法:
A. B.
能力测试 技能测试
C.
D.
人格与兴趣测试
社区卫生人力的需求预测及其参照

通过正确把握对社区卫生人力发展可能产生重要作用的、 未来的、不确定因素或未知事件的分析,提供信息和数据, 作为机构制定规划目标、指标、人力资源相关政策和决策 的参考依据

一方面随着社区经济发展、居民健康水平、生活水平、疾 病状况、购买能力等指标而变化

另一方面,人力的需求依赖于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变化、



一切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皆产生于最基本的人口资源中
关注的重点不同,人口资源更多是一种数量概念,而人力、人才资源更 多是一种质量概念。


但是这三者在数量上却存在一种包含关系
在比例上,人才资源是最小的,它是从人力资源中产生的,而人力资源 又是从人口资源中产生的。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得人者得天下
2.卫生人力资源
广义:指现在在卫生工作岗位上从业和未来可能 进入卫生岗位工作的人。
狭义:仅指正在卫生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社区卫生人力资源:从事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 生需要的社区卫生人力。


社区卫生人力资源分类
1 医疗人员
2 公共卫生人员
3 护理人员
4 药剂人员
5 其他技术人员
6 卫生管理人员

效力在于其控制力和效率。
(2)市场法

以机构和其职工之间清晰和直接的交换原则为基础。

在市场法占主导地位的机构中,职工有高度的流动性,他们的报酬依据其 才能和贡献而定。
卫生机构根据需要招聘职工,当双方各自的利益协定好后,便履行协议。

(3)团体法

以分享价值、分担风险、共享报酬以及指导一致的集体行动为基础。 要求职工超越个人的直接自我利益,为一个团体和共同的目标努力。


年龄结构:合理的年龄梯队
专业结构:不同的岗位需求 医疗、预防、药剂、护
理、卫生管理等

学历结构:纺锤结构最理想,主体是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
人力结构的有效性及其评价
有效性-----形成团队工作小组
成员:家庭医生、护理人员、社会工作者、健
康教育宣传员、心理医生等。
评价:
1.小组气氛不拘束,惬意,没有明显紧张感。 2.小组成员人人参加与工作有关的讨论。
研究能级结构的核心目的就是:

在一定职位上,选拔相应的人员,将合适的人安排 到合适的岗位
人尽其才,各尽所能
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和观察人员的表现,对其稳定的思想和 行为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详细描述每个职位对人员能力的具体要求

能级结构的形成


2. 社区卫生人力的岗位结构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来设置岗位并明确工作任务,按照 工作任务来确定人员的配置,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目标, 这是岗位结构的理想模式
3.动态性:生命周期、服务周期 4.智力性:学习积累和经验传承 5.社会性:社会工作、社区工作
与社会联系密切。
年龄层次、梯队
向群体协作服务模式发展,
三、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
1.制订卫生人力资源计划 2.有效配置各级各类卫生人员 3.工作绩效考评 4.促进员工个人发展 5.工资报酬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