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第三章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附属资本 100% 风险资产总额
5) 《巴塞尔协议》Ⅰ的缺陷
《1988年协议》的缺陷: 容易引发过分强调资本充足倾向,从而相应忽 略银行业的盈利性及其他风险,这样就有可能出现 某些银行尽管符合资本充足性的要求,但是也有可 能因为其他风险而陷入经营困境; 资产风险权重对经济风险只是做了粗略的计算, 没有考虑到同类资产不同信用等级的要求,无法有 效识别各层次信用风险程度; 监管套利存在问题。 没有适当的机制来鼓励银行采用降低风险的技术。
4)《巴塞尔协议》的实施要求
按《巴塞尔协议》中规定的计算公式 核心资本 100% 一级资本= 风险资产总额 二级资本= 核心资本 附属资本 100 % 资本对风险资产比率= 风险资产总额 =一级资本+二级资本 《巴塞尔协议》实施要求,国际大银行的资本对风险资产比率 应达到8%以上,其中核心资本至少要占总资本的50%,一级资 本比率不能低于4%,附属资本内普通贷款准备金不能高于风险 资产的1.25%,次级长期债务的金额不得超过一级资本的50%。 虽然《巴塞尔协议》的规定没有强制性,但这是当今国际银 行业最重要的公约之一,因而对从事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来说, 它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关于操作风险
把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范围,对操作风险单独规 定了资本要求。 操作风险: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 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包 括法律风险,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计量方法有三种: 基本指标法:银行前三年中各年正的总收入乘一 个固定的比例并加总后的平均值。 标准法:将银行业务分为8类,分别确定不同的系 数,然后根据各类业务总收入乘以对应的系数,加 总三年后平均值即为操作风险的资本需求。P55 高级计量法:可采用内部操作风险评估体系评估。
4、其他资本
其他资本主要是各种准备金。包括资本准备金和 放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优点:税前列支,可免交 所得税;减低筹资成本;逐年累积提留,不会对当 年的分红造成影响。 但是世界各国以及有关国际协 议对于行资本的功能
1、 2、 3、 4、 5、 是银行开业的前提条件 是银行信誉高低的标志 是银行存款免受损失的保障 是银行从事正常经营活动的保证 是金融管理当局进行监控的工具
资本充足的经济学分析
• 资本充足是指银行资本的数量足以吸收可 能发生的意外损失,使银行在遭遇风险时 不致破产。 • 微观:最佳资本需要量是增加资本所引起 的边际收益(MRC)与其边际成本(MCC) 相等的资本数量。
MRC MCC MRC
MCC
0
C(资本量) 单个银行最佳资本量确定的经济分析示意图
二、银行资本的构成
1、股本:普通股与优先股 2、盈余:资本盈余、留存盈余 3、债务资本:资本票据、资本债券 4、其他: 资本准备金、贷款和证券损失准备金
1、股本
普通股 优先股
普通股
普通股是一种主权证书,构成银行资本的核心部分,不 仅代表对银行的所有权,而且具有永久性质。普通股股东 有如下权利:经营控制权、利润与资产分享权、优先认购 权。发行普通股从银行管理者角度来讲,不是最具有吸引 力的外源资本形式,因为:一是要求增发红利的压力;二 是普通股交易费税后列支而高于其他外源资本;三是稀释 原有普通股权益。而央行则认为能起到稳定和健全银行体 系的作用,是最佳的外源资本。银行在决定发行普通股增 加资本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其他外源资本的可得性、筹 集未来外源资本的灵活
1、资本数量的充足性
资本量是否充足是银行能否稳健、健康地经营的 重要标志。资本量不足往往是银行盈利性和安全性 失衡所致。然而,商业银行资本量的充足性同时包 含资本适度的含义,保持过多的资本是没有必要的。 其一、资本量会有高资本成本,特别是权益资本 成本不能避税,资本的综合成本大大高于吸收存款 的成本; 其二、过高资本量反映银行可能失去了较多的投 资机会,缺乏吸收存款与收回贷款的能力。因此, 银行资本要适度,过多或过少都不好。
资本债券
• 资本债券是期限更长,面额较大的债务证 券。有些是可转换债券,在一定时间内可 以按事先约定的条件转换成普通股的债券 证券。
债务资本的特点
作为银行的补充资本,债务资本的优点有:不用缴 纳存款保险,同时债务利息税前列支,降低筹资 成本;不会稀释原普通股股权;有助于提高银行收 益率。但是利息固定,同时不是永久性资本,有其 法定偿还期,应该注意银行的支付能力,以免违约。
(1)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
资本充足率=合格资本/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 ×(市场风险的资本要求+操作风险的基本要求)] ≥8% 两方面的修改:一是大幅度修改了协议Ⅰ信用风险的 处理方法;二是明确提出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范畴, 即将操作风险作为资本比率分母的一部分。 信用风险的计量: • 对现有方法进行修改,并将其作为大多数银行计量资 本充足率的标准方法;采用外部评级来确定银行的信 用风险; • 对业务复杂程度较高的银行 ,采用内部评级来确定 银行的信用风险;
2、盈余
• 资本盈余 • 留存盈余
资本盈余
• 资本盈余构成比较复杂,资本盈余主要由投资者 超缴资本所为。与股本有着相关关系。在股票市 场上溢价发行,超过股本以上的部分构成资本盈 余的主体。资本盈余除反映超缴资本外,还有银 行资本的增值部分,反映接受所捐赠所增加的资 本等。 • 资本盈余是调节银行资本金、制定股息政策的 一个重要项目。当银行决定增加注册资本时,可 以将资本盈余划转股本。在企业少盈利或不盈利 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动用资本盈余发放股息。
优先股
• 优先股具有普通股与债券的特点。优先股股东 持有人按固定利率取得股息,对银行清算的剩余 资产的分配优先于普通股持有人,不拥有对银行 的表决权。 • 优先股有一些特性:发行优先股可以减缓银行 普通股股价的下降的压力、优先股无到期日,没 有偿还的压力、正常情况下,成本低于普通股、 可以提高银行财务杠杆系数。
一、 《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
1、1974年,美、英、德几家国际性银行出现倒闭 2、8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3、金融改革的深化和现代金融业的发展 4、金融创新日新月异 5、银行业务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 1974年9月,根据英格兰银行总裁理查森的建议, 在国际清算银行的发起和主持下,十国集团加上瑞 士和卢森堡等12国央行代表在巴塞尔聚会,讨论了 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管和管理问题。1975年2月建立了 巴塞尔国际银行业监管委员会,该委员会后来发表了 一系列关于银行资本的的文件,形成了《巴塞尔协 议》。
二、资本充足性的测定:
测定指标和测定方法 (一)测定指标 1、资本与存款比率 2、资本与总资产比率 3、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 (二)测定方法 1、分类比率法 2、综合分析法
第三节《巴塞尔协议》与银行资本监管
一、 二、 三、 四、
《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 《巴塞尔协议》 Ⅰ 《巴塞尔协议》 Ⅱ 《巴塞尔协议》 Ⅲ
2、资本结构的合理性
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是指普通股、优先股、 留存盈余、债务资本等应在资本总额中占有 合理的比重。 资本结构还受银行经营情况变动的影响。 贷款需求和存款供给是否充足会大大影响资 本结构。当贷款需求不足而存款相对充分时, 银行增资的方式应以增加附属资本为主,反 之,应采取增加核心资本的做法。
3)表内、外资产信用风险权重
• ①资本的组成。协议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 附属资本两部分。规定核心资本应占整个资本的 50%以上,附属资本不应超过资本总额的50%。 • ②风险加权制。协议对不同资产分别给予0%、 10%、20%、50%、100%的风险权数。 • ③设计目标标准比率。协议确立了到1992年底, 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 必须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不低于4%)的目标。 • ④过渡期及实施安排。以保证个别银行在过渡期 内提高资本充足率,并按期达到最终目标标准。
2、《巴塞尔协议》Ⅰ的主要内容
该协议回答三个问题:商业银行经营中哪些面 临的风险及如何衡量?银行资本是什么?什么样 的银行是合格的银行?
1)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借款人无力偿还到期贷款,即违约风险。 市场风险:因市场价格变动而导致表内外头寸损失 的风险。包括交易账户中与利率相关的各类金融工 具及股票所涉及的风险;整个银行的外汇风险和商 品风险。
第二节 资本充足性
一、银行资本充足性及其意义 二、资本充足性的测定
一、银行资本充足性及其意义
(一)资本数量的充足性 不同方面对此有不同看法: 监管当局,银行家,债权人。 (二)资本结构的合理性 基本结构。融资的方式选择,决定了资本 的成本结构与经营风险。
资本充足性的理解
所谓银行资本充足性是指银行资本数量必 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的确能够保障 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 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 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需增资本的具 体目的。因此,银行资本充足性有数量和结 构两个层面的内容。
3、账面资本、经济资本、监管资本之间的关系
经济资本是核心和基础,经济资本充足是真正的充 足;账面资本反映商业银行实际保有的可用于抵御 非预期风险的损失的程度。监管资本是监管当局对 商业银行资本保有额的要求。 三者之间的关系反映银行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反映 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目前,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 正在经历一个互动、磨合、协调、收敛的过程。
2)商业银行资本构成
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资本分为两大类, 即:核心资本与补充资本(附属资本),或一级资 本与二级资本。核心资本的内容:实收资本、公开 资本、附属机构的少数权益。 特点:相对稳定,并且在各国银行的资本组成部分 中唯一相同的部分。在公开发表的报表中披露,也 是市场判断资本充足比率的基础。 补充资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 金与普通呆帐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次 级长期债券。
2、功能角度
从功能的角度看,资本可分类为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 经济资本: 是银行经营中可用来消化损失的资本。是在没有任何 强制的情况下,银行出于自身谨慎考虑所自愿持有的 资本。是一个计算值,是一个量的概念,与银行风险 的非预期损失相对应,以抵御银行的非预期损失。 监管资本: 是银行监管当局认可的股东权益金和某些负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