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莱斯的翻译类型学与文本类型翻译
莱斯的翻译类型学与文本类型翻译
莱斯与纽马克基于文本类型的翻译理论之比较
1.莱斯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简述
袁
毅
纽马克将语言功能分为六类:表情功能,信息功能,召唤功能,美学功能,应酬功能,元语言功能,其中
前三类为语言的主要功能。据此,纽马克对文本进行如下划分, 表情类文本:严肃文学、权威言论、自传、随笔、个人通信等; 信息类文本:教材、专业报告、报刊文章、学术论文(著)、会议纪要等; 召唤类文本:告示、说明书、广告、宣传、劝导性文字、通俗小说等。
莱斯的翻译类型学与文本 类型翻译
翻译学
张莉
莱斯的翻译类型学与文本类型翻译在中国
吴艾玲
卡特琳娜· 莱斯(Katharine Reiss)是德国功能翻译论的创始人,在《翻译批评— —其潜能与局限》一书中,她已经把文本功能引入翻译批评,提出功能翻译理论 的思想,所以说,该书是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前奏。 钰),有的学者利用她的理论来实践,进行实证方面的研究(张新红;文军、高 晓鹰;司显柱;王建国)。 本文以《翻译批评——其潜能与局限性》为主要依据来对卡特琳娜· 莱斯的翻译思 想、特别是翻译类型学进行论述。
莱斯用布勒语言功能三分法,陈述(表现为客观性)、表达(表现为主观性)、呼吁(表现为说服性)把文本分为:
“重内容”:文本种类包括商业信件、货物清单、说明书、官方文件、各类非虚构类书籍、教材、论文、 报告、以及各技术领域的所有文献。相应的文本类型称为“信息文本’。 “重形式”:文本种类就是文学的各文类,包括一切利用比喻、文体、风格等手段达到美学效果的作品。 相应的文本类型称为“表情文本”。 “重呼吁”:包括所有以“感染”为主要目的的文本:广告、布告、宣传等,包括文学类的通俗小说、说教 文章和讽刺诗。相应的文本类型称为“感染文本”。 听觉媒体文本:这类文本必须和某些非语言手段相结合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包括电台和电视台广播的各 类文本如新闻、采访和戏剧表演的脚本等。
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莱斯还通过归纳和演绎等方法添加了一种“听觉媒介”文本。
我国对“听觉媒介”文本的翻译研究情况
“听觉媒介”指以给人说或唱为写作目的的文本;接受者只能通过听的方 法来获得信息,常需要伴随语言之外的音乐或画面等媒介才能得到很好的 理解。这类文本有:歌曲、戏剧、电视、有声(像)广告等。由于此类文 本的听觉效果非常重要,所以翻译时首先考虑听觉的效果。根据薛范先生, 我国歌曲翻译始于 20 世纪初,音乐学家钱仁康认为始于清朝末年,但对 于这类文本翻译的研究却始于上个世纪 90 年代。
莱斯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的共性
受奈达影响,二者翻译方法都是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之上,都认为文本分析是翻 译的基础,提出对于不同功能的文本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对翻译性质的认定相同,都认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不仅都注重文本的功能,而且都非常重视读者的反应。
都意识到翻译和文化的关系,承认翻译时会出现意义的走失。 都很关注客观的翻译批评,而且都提出了批评的方法
国内研究:有的学者介绍她的思想(张春柏;陈小慰;杨晓荣;仲伟合、钟
莱斯“翻译类型学理论”形成的脉络
Otto Kade:实用性文本翻译, Rudolf Walter Jumpelt:科技翻译, Eugene A. Nida:《圣经》翻译, Rolf Kloepfer:散文和诗歌翻译, Ralph-Rainer Wuthenow:古代文献 翻译。
结语
纽马克的翻译评价体系和他所提到的文本类型及翻译方法联系不是 很紧密,他的文本分类法与翻译分类法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而莱斯的翻 译评价体系完全是建立在她的文本类型说和翻译方法上的,是一个非常科 学完整的体系,实质上,莱斯的理论体系是以文本类型为基础,以翻译批评 为目的的。
[1]金怡文. 从莱斯文本类型理论角度浅析曹明伦《谈读书》的翻译风格[J]. 读与写(教 育教学刊),2016,(05):22-23+4.
莱斯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差异
莱斯 翻译方法 翻译步骤
面向译文(target text-oriented) 译者在分析了原文本,选择了翻译的方法之后,从以 下四个层面进行具体翻译。①原语文本层面②所指 层面③衔接层面④自然层面。
纽马克
面向原文(source text-oriented) 翻译过程分为分析阶段和再次词语表现阶段, 在分析阶段,分三步分清源文本功能:一是确定 原文功能类别,二是确定文本体裁,三是分析语 言风格。 偏重于目的文本的功能
翻译标准
翻译批评
偏重于原文的功能 翻译以文本为取向:根据适合其文本功能的相应标 准来对它进行评论;翻译是以目的为取向:评论应 该是由功能类别引出的标准来进行,并根据翻译服 务的特定读者群和特定功能来调整方法。
五个方面:①简要分析原文本,着重强调原文本 的目的和功能;②评价译者对原文目的的阐释, 翻译方法的使用,译文希望的读者;③有选择地、 同时又有代表性地把译文和原文进行比较;④ 从译者和批评者的角度评价译文;⑤如果可能, 还可以对译文在目的语文化的地位做出可能 性估计。
我国对“听觉媒介”文本的翻译研究情况
歌曲 翻译 薛范先生是我国歌曲翻译研究的首推学
者。主要从事外国歌曲翻译、介绍和研 究,译配了世界各国歌曲近两千首,最 脍炙人口的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
《歌曲翻译探索与实践》一书中,薛先生 提出对歌曲翻译的总观点:如果以传达 歌词的涵意、意境、意象之美和形式美 为标准,那么大多数歌曲是可以译的; 如果以传达歌词的语音、音韵美为标准, 所有的歌曲都是不可译的。但我们可以 通过汉语诗词的语音和音韵来加以补偿。 以此道出了他对歌曲翻译标准的看法。
戏剧 翻译
戏剧翻译做出杰贡献的首数孙慧双先 生。歌剧翻译家、音乐家、戏剧家和 作家,出版了《歌剧翻译与研究》, 是我国翻译史上又一个“听觉媒介” 文本进行翻译研究的力作。他认为歌 剧翻译要比一般文学翻译更加困难得 多,主要是因为歌剧演出本不仅是一 部戏剧作品,而且还是一部诗作,而 且因为歌剧要有演出性和歌唱性。歌 剧翻译具有八条与其它类型文本翻译 的不同点。
Georges Mounin根 据文本的功能分成七类: “宗教翻译”和“科技 翻译”(根据内容), “文学翻译”(根据语 言),“诗歌翻译” (根据形式),“儿童 文学翻译”(根据观 众),剧本翻译(根据 表现媒介),电影翻译 (根据特技)。莱斯认 为这种分类太杂,太碎。
莱斯得出两条结论: (1)“文本分类是选 择不同翻译标准和批评 标准的依据”;(2) 文本的不同主要来源于 语言的功能不同。把文 本分为“重内容”、 “重形式”和“重呼吁” 的三种类型。
共同缺点: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研究 所得的结论推广到其它的文本翻译 中,说成唯一、通用的翻译标准。 她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 方法并不存在,必须先分清文本类 型,以此选择翻译手段。“文本类 型学”是翻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前 提和依据,也是评论翻译的标准。
莱斯“翻译类型学理论”形成的脉络
Peter Brang把文本分 Elsa Tabernig de Pucciarelli提出三分法: 科技文献;哲学文献; 文学作品。莱斯对“哲 学文献”分类不满,了 解哲学家的哲学理念只 能算是一般性翻译的策 略,不能说成是翻译哲学 文献的专利。 成:1)新闻、评论、 正规体的文本、科技文 献;组织和政治文件 (包括经典马克思著作、 社论和演说);文学作 品。莱斯不赞成把组织 和政治文件单独成一类, 认为这类文本是一、三 类的混合。“文学”是 个大概念,包含散文、 戏剧、诗等,各有自己 的特色,不该混为一谈。
参 考 文 献
[2]吴冰,王青伦. 莱斯文本类型理论在应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16,(03):79-84. [3]袁毅. 莱斯与纽马克基于文本类型的翻译理论之比较[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8,(01):70-74.
[4]吴艾玲. 莱斯的翻译类型学与文本类型翻译在中国[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5,(05):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