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改造设计探究
1概况
双龙巷位于开封市老城区的东偏北一带,拥有优越的交通
网络和地理条件,处于人流散集的边缘地带。双龙巷传统民居保
护区规划范围北至东棚板街,南至财政厅东街、平等街,西至北
兴街、右司官口,东至内环路,面积23.08hm2。双龙巷保护区
内的四合院住宅对开封市古城风貌保护、历史文脉的延续起着重
要作用。该地段现存张坊故居、陈慰儒等名人故居,另外还有白
衣阁、观音寺等宗教建筑群,是一个有丰富历史内涵的完整的历
史街区,一直以来都被认定为开封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地段。
2在景观改造设计上面临的问题
2.1如何挖掘双龙巷的传统价值,保持老街的历史繁华风貌
和内涵肌理
双龙巷是开封古城内传统风貌留存最多,规模最大的历史
街区,历史上开封人文荟萃,商贾云集,繁华尽显之地。如何在
设计上融入这些历史文化元素,并且有机结合到当代,使历史的
延续和更新有机结合在一起,是设计首要面临的问题。
2.2如何在业态比较丰富的老街上保持原有的生活气息
双龙巷街区定位是集旅游、商业、酒店、餐饮、娱乐等为
一体的综合性街区,为契合这些业态和功能,同时又要保持双龙
巷原有的生活气息,让当地居民依旧保留原有的生活方式。这就
必须在景观设计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满足不同的功能和
业态需求。
3景观环境改造设计的探讨
3.1确立鲜明的“龙”“、宋”主题
双龙巷因宋太祖、宋太宗而得名,双龙巷的景观也以这两
兄弟开启大宋为主题。尝试讲述从宋太祖开国到定国、治国的历
史,到后来大宋辉煌的历史成就。景观建设强调双龙街关于“龙”、
“宋”的元素,展现千年大宋的伟大成就,包括科技、人物、艺术
等方面。
3.2还原街巷空间肌理
延续历史街巷,恢复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创造小尺度的开
放空间融入历史肌理。双龙巷主巷全长520m左右,这个长度是
比较适宜人步行的尺度。每隔130m左右有1个开敞的公共活动
空间,供游客驻足休憩,同时,依托这5个节点,向外延展,串
联起周边巷道。
3.3景观设计手法
双龙巷总体色调为青灰色,充分利用开封当地材料,街道
铺装采用有历史感的条石和青砖为主。为烘托出双龙巷老街的气
氛,铺装形式建议以采用大条石铺装为主,有利于雨水的及时排
出,排水设施也都可以设置在条石下面,不会破坏街面的整体性。
在支巷和一些小场景可加入小青砖,采用多变铺装组合方式丰富
平面效果。在关键节点适当点缀具有一定意义的地雕。开封有着
深厚的文化沉淀,特色传统元素更是举不胜举,活字印刷、火药、
指南针、汴绣、官瓷、朱仙镇木板年画等。这些带着浓郁的宋文
化特色的元素都可以成为文化元素融入街道景观。景观小品设计
充分挖掘这些元素,采用仿古、做旧及情景再现的形式,更好地
彰显双龙巷所承载的开封历史文脉。
3.4种植设计
为保留双龙巷的老味道,确定现状树在满足市政管线建设
的前提下全部保留;而对于现状树普遍缺少养护和修剪的情况,
都应加以修剪整枝;更换树形不好的现状树。双龙巷的街巷相对
比较狭窄,缺乏大面积的绿地空间。为了尽量增加场地的绿量,
必须采用规格相对较大的新栽树,大树的分支点也应超过3m,
以免对沿街的建筑造成不利的影响。增加可移动式树箱,在增加
绿化的同时又有灵活多变好组合的特点。在适当的地方亦可采取
立体绿化的方式。
4结语
通过研究与探析开封双龙巷景观改造设计思路,更加明确
在历史文化古街区景观设计中,一定要依据具体的环境构成条
件,分析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代的功能,协调好传统建筑与现代景
观设计手法的统一和互补,协调好景观设施和传统老街生活气息
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