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析检验程序 1 检验目的 检测血液中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白细胞分类及相关参数(HGB、HCT、MCV、MCH、MCHC、RDW及MPV等)的变化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观察疾病的变化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 检测原理 血常规检查方法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法,参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p7~11,部分白细胞分类计数采用显微镜检查法,参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p5~7。 2.1 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光电6318-K):即在细胞检测器微孔的两侧各有一个电极,两电极间通有恒定电流,经过稀释液(电解质溶液)稀释的血样(血细胞)在通过检测器微孔时,产生了一个电脉冲;脉冲的高低代表细胞体积的大小,脉冲的个数代表细胞的数量。 2.2 细胞化学和光散射法白细胞计数(Ac.T 5-diff):即将血液经过细胞化学试剂染色,不同的白细胞胞浆内部即可出现不同的酶化学反应。当这些细胞通过测量区时,由于酶反应强度不同和细胞体积大小差异,激光束射到细胞上的前向角和散射角不同,以X轴为吸光率,Y轴为光散射,每个细胞产生两个信号结合定位在细胞分布散点图上。计算机对存储的测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结果。 2.3 多角度激光法白细胞计数(XE-2100 XT-1800i):在白细胞分类通道:全血加入溶血剂(FD-Ⅰ和FD-Ⅱ)作用后,嗜酸性粒细胞内颗粒被染色;其它白细胞略有皱缩。WBC/BASO通道:全血加入溶血剂(FB)溶血。除BASO外,其它白细胞均明显皱缩。仪器从低角度及高角度分析白细胞的内部结构。计算机对存储的测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结果。 2.4 光电比色法测量血红蛋白:在稀释的血样中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膜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结合形成Hb衍生物,进入Hb测试系统,在特定波长(一般在530~550nm)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液体中Hb含量成正比,仪器便可显示其浓度。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溶血剂配方不同,形成的Hb衍生物亦不同,其吸收光谱各异但最大吸收均接近540nm。 2.5 光散射法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Ac.T 5-diff):以二维激光散射法检测红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测试原理是:在测试系统中,全血与红细胞/血小板稀释液混合,使自然状态下双凹盘状扁平圆形的红细胞成为球形并经戊二醛固定,此种处理并不影响MCV体积。红细胞无论以何种方位通过测量区时,被激光束照射后所得的信号是相同的。激光束以低角度前向光散射和高角度光散射同时测量一个红细胞,根据低角度光散射转换能量大小,测量单个红细胞体积与总数;根据高角度光散射得出单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与红细胞在一个系统中测量,其原理是:根据同质性球体光散射的Mie理论,当球形化的血小板单个通过激光照射区时,仪器在两个角度测定激光的散射强度:高角度主要测细胞的折射指数(RI),它与细胞的密度有关;低角度主要测细胞体积的大小。血小板的体积在1~30fl,RI在1.35~1.40之间。计算机对存储的测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 2.6 显微镜白细胞分类计数: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经瑞氏染料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出相对比值(百分率),并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3 设备性能参数 血细胞分析仪的操作性能因仪器的种类与型号不同而异。 3.1 XE-2100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
3.1.1 本仪器检测血细胞的线性范围为:WBC:(0.0~100.0)×109/L,RBC: (0.0~8.00)×1012/L;HGB:0.0~250g/L,PLT:(0.0~1000)×109/L。 3.1.2 本仪器检测血细胞的精密度为:WBC:±2.0%,RBC:±2.0%,HGB:±2.0%,PLT:±5.0%。 3.2 MEK-6108K MEK-6318K血细胞分析仪
3.2.1 本仪器检测血细胞的线性范围为:WBC:(0.0~99.99)×109/L,RBC:(0.00~9.99)×1012/L,HGB:0~299g/L,PLT:(10~999)×109/L。 3.2.2 本仪器检测血细胞的精密度为:WBC:±3.0%,RBC:±2.0%,HGB:±2.0%和PLT:±5%。 3.3 Ac.T 5diff 血细胞分析仪 3.3.1 本仪器检测血细胞的线性范围为:WBC:(0.4~90.0)×109/L,RBC:(0.23~7.70)×1012/L,HGB:0~229g/L,PLT:(4~1000)×109/L。 3.3.2 本仪器检测血细胞的精密度为:WBC:±3.0%,RBC:±2.0%,HGB:±2.0%和PLT:±6%。 4 标本 4.1 临床护士抽取患者抗凝静脉血2~3ml。 4.2 采血后立即送到临床检验科。 4.3 血量不够1ml或血液凝固、溶血或严重脂血标本不能作检测。 5 设备和试剂 5.1 设备:XE-2100、XT-1800i、MEK-6108K、MEK-6318K 血细胞分析仪。 5.2 试剂 5.2.1 稀释液、溶血剂和清洗液。 5.2.2 CBC试剂、DIFF试剂、消泡剂和鞘液冲洗液。 5.2.3 瑞氏染液及缓冲液。 5.3 购买的试剂应放室温保存,注意防尘、防潮。 5.4 开封后的试剂应尽快用完,变质、超过有效期的试剂不能使用。 6 容器及试剂添加剂 血液标本采集的容器是一次性含EDTA-K2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血液标本必需添加剂是EDTA-K2抗凝剂。 7 校准步骤 血细胞分析仪的操作过程分别见XT-2100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Ac.T 5-diff血细胞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和MEK6108-K MEK6318K血细胞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中仪器校准程序。 8 操作步骤 8.1 申请单及标本编号 整理血液常规检验申请单及血液标本,审核合格后,对检验申请单和血液标本进行编号。 8.2 上机测试 操作过程分别见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Ac.T 5diff血细胞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和MEK6108-K MEK-6318K血细胞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标准操作程序。 8.3 检验结果的输入 8.3.1 打开电脑,启动“检验程序”,输入用户名及口令后,进入检验程序。 8.3.2 单击“检验”菜单,选择“检验结果录入\修改”,进行检验结果的录入及修改。通过申请序号进行结果的输入,选择“工作单号”(XE-2100 XT-1800i自动传输:扫入当前检验标识序号;Ac.T 5diff自动传输:扫入当前检验标识序号;MEK-6108K MEK-6318K测定结果和其它非自动传输标本:输入病人姓名),仪器会自动传输入检测结果;同时输入当前患者的样品“采集时间”和“接收时间”。 8.3.3 仪器检测结果必要进一步镜检标准 8.3.3.1MEK-6318K和MEK6108-K血细胞分析仪等三分类仪器检测的标本全部需要镜检血涂片。 8.3.3.2XE-2100 XT-1800i和Ac.T 5diff血细胞分析仪等五分类仪器检测结果根据本程序第18款[白细胞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筛选原则]选出需要做血涂片检查的血标本。 8.3.3.3 临床医生要求做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形态检查的血标本。8.4 显微镜检查操作步骤 8.4.1 制片:静脉抗凝血标本混匀或末梢血标本,采血后推成厚薄适宜的血膜片,血膜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分。推好的血膜在空气中晃动,以促使快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 8.4.2 染色:平置玻片于染色架上,滴加瑞氏染色液3~5滴,使其迅速盖满血膜,约1分钟后,滴加缓冲液5~10滴,轻轻摇动玻片或对准血片吹气,与染液充分混和,5~10分钟后用水冲去染液,待干。 8.4.3 镜检:先用低倍镜或高倍镜阅览全片,注意观察血片染色情况:如有无血小板或红细胞聚集,片尾有无巨大异常细胞,再结合仪器警告的内容,分别重点从白细胞分类、红细胞参数和血小板参数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各类细胞结果。 8.5 镜检结果的输入及报告确认 单击“结果处理”菜单,选择“报告确认”进入结果确认,通过选择“工作单元”、“报告日期”、“单张”或“批量”后,按“提取”键提取检测结果,对检验结果进行逐一确认。 8.6 检测过标本及废物的处理 检测过的血液标本、废液及经血液标本污染的各种废物按血液常规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文件编号:PLA301-LJK–CJ-001)中4.14进行处理。 9 质量控制 9.1 室内质控:周一~五每天做室内质控(厂家提供的质控物)。测定过程是:从4~8℃冰箱取出全血质控物置室温,血细胞分析仪开机后预热20min,分别将质控物混匀后上机检测,打印结果并与允许值范围对比,质控合格后才能检测病人血标本。对于失控应按质量控制程序处理,仪器质量控制当天的情况进行逐一登记。 9.2 室间质控:每月参加科内的室间质控考评2次。每年参加卫生部和WHO室间质控。 9.3 细胞分类计数的质量控制 9.3.1 影响分类计数准确性的因素 9.3.1.1 细胞分布不均 在一般涂片的尾部中性粒细胞较多,淋巴细胞较少。涂片越薄细胞分布越差,粗糙的推片所制成的血涂片,细胞分布明显不均。当白细胞有聚集现象时,细胞分布极不规则,以致无法准确地进行分类。胞体在的细胞和幼稚细胞分布在涂片的尾部和边缘,相反,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则位于涂片的头部和体部。因此,在日常操作中,应尽量注意这些问题,减少 10 干扰因素 10.1 严重的黄疸或脂血使血红蛋白结果假性增高。 10.2 红细胞冷凝集可使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减低,白细胞假性增高(电阻抗法)或假性减低(激光法)和MCV假性增高。 10.3 冷凝球蛋白增高使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增高。 10.4 有血小板凝集者可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