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辞层面看儿童文学的翻译
摘要儿童文学的翻译研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生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一部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能在广大儿童中流行以及被他们所接受,就要看这部作品的翻译版本是否符合目标儿童读者的口味。
本文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了《爱丽丝梦游仙境》这部国外文学经典的两个中译版本,对于其在国内大受欢迎就有理可循了。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目标儿童读者修辞的角度
一、引言
为儿童创作的文学是儿童文学,它在题材、主题、故事结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等诸多方面都要求有不同于成人文学的价值标准。
创作儿童文学时,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儿童特点,并尽量使文本易于接受。
译者也同样要注意译文读者的特点,以创作更好的译本来适应译语文化的标准。
本文就修辞层面对《爱丽丝梦游奇境》进行了分析,了解其在国内受欢迎的原因。
在修辞层面上,英汉两种语言都习惯于采用多种修辞手段以增强文本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这些修辞手段对于儿童文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两种语言之间的巨大修辞传统差异给译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其实只要注意到这些修辞所含的意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能够创造出易被儿童读者接受的译本的。
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爱丽丝漫游仙境记》的翻译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二、语音上的修辞
在语音方面,英语作者常使用押头韵和押尾韵的修辞来创造生动有趣的语音效果,以此吸引儿童读者。
翻译时要注意创造同样的效果。
《爱丽思漫游奇境记》中有一种押韵,如:
alice! a childish story tale,
and with a gentle hand,
lay it where childhood’s dreams are twined
in memory’s mystic band,
like pilgrim’s withered wreath of flowers
plucked in a far-off land. (carroll 4)
爱丽思!把这孩子气的故事,
放上你温柔的手掌,
编系上记忆那神秘的缎带,
作为你童年的梦想珍藏,
就像朝圣者采撷的枯萎花环,
来自遥远的异国他乡。
在这首诗中lewis carroll使用了尾韵的方法,“hand,band,and land”三个词押了同一个音,译者也使用了三个押韵词“掌,藏,乡”,读起来朗朗上口。
三、反复
反复是产生强调、清晰、说明和感情效果的主要修辞手段。
英语作者常在作品中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中使用反复来加深儿童读者
的印象,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由于反复有特殊的语用意义,翻译时不可使用成人化的口吻。
例如:
down, down, down. would the fall never come to an end? (carroll)
a: 掉啊,掉啊,掉啊!这一跤怎么摔不完了呢?
b: 掉啊,掉啊,掉啊。
难道永远掉不到头了吗?
“down”的反复使用强调了爱丽思下降的时间很长,翻译应该反映这一过程。
四、双关
双关是一种文字游戏,可以用于同一单词的不同含义,也可用于不同单词的相似含义或相似发音。
常为了创造幽默或严肃的效果而故意混淆词的意义或发音。
比如:“try our sweet corn, and you’ll smile from ear to ear.”,在这儿“ear”有两种意思,是双关。
又如:“on sunday they pray for you and on monday they prey on you.”,双关指的是两个发音相同的词“pray”和“prey”。
双关的运用是儿童文学的特点之一,由于文字游戏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由于其制造幽默气氛的特殊效果,双关深受儿童作家的青睐。
例如:
“only mustard isn’t a bird,” alice remarked.
“right, as usual,” said the duchess: “what a clear way you have of putting things!”
“it’s a mineral, i think,” said alice.
“of course it is,” said the duchess, who seemed ready to agree to everything that alice said: “ there’s a large mustard-mine near here. and the moral of that is ‘the more there is of mine the less is of yours.’”
爱丽丝道,“可是芥末不是动物,怎么痛鹭鸶比呢?”
公爵夫人道,“又对啦,你说话真说的好明白!”
爱丽丝道,“我想它是一种矿物。
”
那公爵夫人似乎任爱丽丝说什么,她总以为然的,她道,“自然是个矿物。
”
b.“只不过芥末可不是鸟啊,”爱丽丝评论说。
“跟刚才一样,你说的不错,”公爵夫人说,“你分辨事情多么清楚明白!”
“我觉得,芥末是一种矿物质,”爱丽丝说。
“当然是的啦,”公爵夫人说,她似乎随时准备同意爱丽丝所说的每一件事情。
“这儿附近有一个很大的芥末矿。
其中的教训是——我的东西越多,你的东西越少。
”
句子中的“mine”是一个多音节的词,有“我的”和“矿”的意思。
为了保留原文中的同音异议以及这个词引发的笑料,李选用
“旷”这个词义,与原文没有任何关联。
他将最后一句翻译成了“所旷越多,所学越多”。
“旷”的意思是“不在或缺少”与“矿”同音异议,在意思上与原文符合。
尽管在词义上不同于原文,却成功的表达出双关意味以及幽默的效果。
读者在理解上不会有任何问题,也能理解“矿”和“旷”是谐音,同时会觉得公爵夫人很搞笑。
五、结语
儿童文学作品翻译在翻译领域中时常被忽略。
一提到儿童文学翻译,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轻易地认为译者用浅显易懂的词语、短句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要不忘自己是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不忘译作的读者是孩子。
儿童文学的翻译应保证广大中国少年儿童通过译文容易理解和接受外国儿
童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译文能得到与原文读者类似的感受、启发和教育。
修辞手法为本篇论文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篇在修辞的角度上对《爱丽丝漫游仙境记》的两个中译本进行了分析,显而易见,这一作品受到国内儿童读者的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 alvstad, cecilia. “publishing strategies of translated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argentina: a combined approach.”meta 48 (2003):
[2] fokkema, d. w., and e. kunne-ibsch. the theories of
litera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c. hurst & company, 1978.
[3] weaver, warren. alice in many tongues: the translations of alice in wonderland. wisconsi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64.
[4]李敏中译。
爱丽思漫游奇境记[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
社,2004.
[5]陈复庵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
[6]徐德荣.“儿童文学翻译刍议”载《中国翻译》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