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菌酯及其中间体合成技术研究进展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发展沿革及几个主要品种的合成来源: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2,(4):24-28作者:关爱莹;李慧超;张金波;孙旭峰;王立增;机构: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全世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产品的销售额为27.62亿美元,占世界杀菌剂市场总销售额的25%。据预测,未来5年年均增长率为5.1%,市场前景广阔。介绍了嘧菌酯、醚菌酯、苯氧菌胺、氟嘧菌酯等的创制经纬,以及嘧菌酯、肟菌酯和啶氧菌酯的合成方法。沈阳化工研究院已经开展一些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和杀螨剂的研究。杀菌剂嘧菌酯的合成工艺来源:农药,2012,(11):789-791作者:于福强;牛盾;于春睿;武恩明;叶艳明;薛有仁;王徵机构: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目的]探索一种新的(E)-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和水杨腈通过缩合反应合成嘧菌酯的方法,并优化其合成工艺。[方法]以甲苯为溶剂,通过考察敷酸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和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确定较优的工艺参数。[结果]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合成收率大于98.5%;甲醇精制1次后,产品含量大于98.0%。[结论]该工艺收率高、操作简便、产品纯度高,适合工业化生产。嘧菌酯的合成来源:精细化工中间体,2007,(2):25-27作者:董捷;廖道华;楼江松;皮红军机构: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报道了合成高效杀菌剂嘧菌酯(1)的方法。首先以邻羟基苯乙酸(2)为原料与原甲酸三甲酯在醋酐中反应制备3-(α-甲氧基)-亚甲基苯并呋喃-2(3氢)-酮(4),收率59%;化合物5再与甲醇钠、4,6-二氯嘧啶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得到(E)-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6),收率60%;化合物6与水杨腈反应得到嘧菌酯(1),收率81%。总收率28.6%。嘧菌酯的合成研究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1,(22):13603-13605作者:周二鹏;何晓明;姚清国;于宏伟;王娟;机构: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目的]探讨合成嘧菌酯的新方法。[方法]以3-(α-甲氧基)甲烯基苯并呋喃-2(3H)-酮为原料,合成3,3-二甲氧基-2-(2-羟基苯基)丙酸甲酯,3,3-二甲氧基-2-(2-羟基苯基)丙酸甲酯再与4,6-二氯嘧啶反应得到(E)-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最后(E)-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与水杨腈反应得到嘧菌酯。[结果]试验得目标产物20.8g,熔点115~116℃,总收率63.5%。[结论]该合成方法具有合成工艺简单,对环境污染小,总收率高的优点,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嘧菌酯的合成和工艺优化来源:硕士论文,2004,(3)作者:缪程平导师:尹红;陈志荣机构:浙江大学嘧菌酯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本文以邻氯苯乙酸为原料,经过水解、酯化、甲氧甲烯化、酯交换和两次乌尔门六步反应合成嘧菌酯。本文运用核磁共振、气质联用及红外等分析方法对各步反应产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并对各步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选用催化剂A为第一步水解反应的催化剂,同时改进了第一步反应的后处理工艺,使第一步水解反应和第二步酯化反应并成一步反应,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水解反应催化剂的最佳用量为催化剂A∶邻氯苯乙酸=0.075∶1(摩尔比),此时两步反应的总收率为84.05%。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的第三步反应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苯并呋喃-2(3H)-酮∶原甲酸三甲酯∶
乙酸农药文摘第16卷第6期2012年12月Vol.16No.6Dec2012农药研究与应用AGROCHEMICALSRESEARCH&APPLICATION第6期43农药文摘酐=1∶2∶4,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2h,反应收率为93.59%。对第四步酯交换反应进行单因素实验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为:3-(α-甲氧基)甲烯基苯并呋喃-2(3H)-酮∶金属钠(摩尔比)=1∶2,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1h,反应收率为93.02%。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第五步反应的较优工艺条件为:3,3-二甲基-2-(2-羟基苯基)丙酸甲酯∶4,6-二氯嘧啶=1∶2.2(摩尔比),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8h,反应收率为83.99%。以水杨醛为起始原料合成了第六步反应的原料之一邻羟基苯甲腈,三步反应的总收率为88.47%。通过第六步反应,合成了最终产物嘧菌酯,该步反应收率为82.54%。利用丙烯腈废气氢氰酸制备嘧菌酯的方法申请号:201010125433.1申请日:2010.03.17公开号:CN102190629A公开日:2011.09.21申请人:淄博万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55068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朝阳路18号发明人:高庆昌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丙烯腈废气氢氰酸制备嘧菌酯的制备方法,按照苯并呋喃-2(3H)-酮∶催化剂∶氢氰酸∶硫酸二甲酯=1.0∶1.0~1.5∶1.0~1.5∶0.9~2.5的比例,首先由苯并呋喃-2(3H)-酮与氢氰酸反应生成中间体3-甲酰基苯并呋喃-2(3H)-酮,再使用硫酸二甲酯甲氧基化,生成3-(α-甲氧基)-亚甲基苯并呋喃-2(3H)-酮,再与4,6-二氯嘧啶和2-氰基苯酚反应,生成嘧菌酯。本发明反应工艺操作简单,原料成本低,“三废”生成少,环境污染小,收率高。一种制备嘧菌酯的方法申请号:201010130608.8申请日:2010.03.24公开号:CN102199127A公开日:2011.09.28申请人:淄博万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55068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朝阳路18号发明人:高庆昌本发明涉及嘧菌酯的制备方法,按照苯并呋喃-2(3H)-酮∶催化剂∶甲酸酯∶硫酸二甲酯=1.0∶1.0~2.5∶1.0~10.0∶0.9~2.5的比例,首先由苯并呋喃-2(3H)-酮与甲酸酯反应生成中间体3-甲酰基苯并呋喃-2(3H)-酮,再使用硫酸二甲酯甲氧基化,生成3-(α-甲氧基)-亚甲基苯并呋喃-2(3H)-酮,后者再与4,6-二氯嘧啶和2-氰基苯酚反应,生成嘧菌酯。本发明反应工艺操作简单,原料成本低,“三废”生成少,环境污染小,收率高。嘧菌酯及相关中间体的合成工艺研究来源:硕士论文,2012,(7)作者:邢庆娜导师:魏运洋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本文研究了嘧菌酯及相关中间体4,6-二氯嘧啶、邻羟基苯乙酸甲酯和水杨腈的制备工艺。改进了合成嘧菌酯的传统工艺,并研究出一条新路线。甲酰胺与丙二酸甲酯在甲醇钠的作用下生成4,6-二羟基嘧啶,60℃下反应3h,收率达72%。4,6-二羟基嘧啶在三乙胺作用下被三氯氧磷氯化生成4,6-二氯嘧啶,70℃反应2h,该反应收率达94%。制备4,6-二氯嘧啶的总产率为67%。水杨醛与盐酸羟胺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一锅法生成水杨腈,得出较佳工艺为:n(水杨醛)∶n(盐酸羟胺)=1∶1.2,115℃下反应5h,收率为92%。溶剂NMP可回收再利用。在成功优化4,6-二氯嘧啶和水杨腈的合成工艺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合成嘧菌酯的反应条件。参考文献方法,以邻羟基苯乙酸为原料,经分子内酯化生成苯并呋喃-2(3H)-酮,与原甲酸三甲酯发生甲氧烯化反应,得到3-(α-甲氧基)亚甲基苯并呋喃-2(3H)-酮(中间体4),该中间体开环后与4,6-二氯嘧啶缩合并脱甲醇得(E)-2-[2(6-氯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中间体6),再与水杨腈反应生成嘧菌酯。通过优化工艺条件,使总收率由文献的29%,提高到45%。论文还研究出一条合成嘧菌酯的新路线:氯化亚砜存在下,邻羟基苯乙酸与甲醇酯化生成邻羟基苯乙酸甲酯,该甲酯直接与4,6-二氯嘧啶缩合生成2-(6-氯嘧啶-4基氧基)苯乙酸甲酯(中间体7),该中间体在氢化钠存在下与甲酸甲酯发生苄位甲酰化,经醛-烯醇互变,甲基化得中间体(E)-2-[2-(6-氯嘧啶-4-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中间体6),最后与水杨腈缩合生成嘧菌酯。该工艺路线将嘧菌酯的合成由6步缩短为4步,操作简便,总收率可提高至50%。嘧菌酯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110231299.8申请日:2011.08.12公开号:CN102276538A公开日:2011.12.14申请人: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050031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东路393号发明人:马彩霞;赵立峰;刘雪梅;祁同生;贾成国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嘧菌酯(azoxystrobin,化合物Ⅰ)及其关键中间体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基]苯基}-3,3-二甲氧基丙酸甲酯(化合物V)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两个步骤:首先2-(2-羟基苯基)-3,3-二甲氧基丙酸甲酯(II)与2-氰基苯酚(III)与4,6-二氯嘧啶(IV)进行耦合反应,生成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基]苯基}-3,3-二甲氧基丙酸甲酯(化合物V);然后化合物V在催化剂B作用下转化为嘧菌酯(化合物Ⅰ)。该方法将两个耦合反应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一锅法),大大减少了碱及溶剂的用量,反应时序短,总收率高,后处理简便,适宜于工业化生产。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氧基)苯基)乙酸甲酯的合成方法申请号:201210467762.3申请日:2012.11.20公开号:CN102952085A公开日:2013.03.06申请人:大连九信生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地址:116600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D港双D五街18号发明人:王荣良;王俊春;李雨;李永路本发明涉及农业新型高效杀菌剂嘧菌酯的重要中间体,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氧基)苯基)乙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2-(2-(6-氯嘧啶-4-氧基)苯基)乙酸甲酯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使之熔化,然后依次加入邻羟基苯甲腈和碱,温度在100~140℃反应1~6h,所述邻羟基苯甲腈与2-(2-(6-氯嘧啶-4-氧基)苯基)乙酸甲酯摩尔当量比为1.0~1.1,所述碱与2-(2-(6-氯嘧啶-4-氧基)苯基)乙酸甲酯摩尔当量比为0.5~1.0;将反应釜温度控制在80~100℃,加入一定量的重结晶溶剂,继续降温到0~20℃,析出大量固体;过滤,滤饼水洗两次,真空干燥制得产品。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反应时间短、收率高可达85%~95%、产品纯度高可达97%以上。(E)-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工艺改进来源:合成化学,2007,(6):798-800作者:钏永明;王超;彭云贵机构: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以3-(α-甲氧基)亚甲基苯并呋喃-2-(3H)-酮为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了杀菌剂嘧菌酯的重要中间体-(E)-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4),总收率61%。4的结构经NMR表征。3-甲氧基亚甲基苯并呋喃-2(3H)酮回收利用的工艺研究来源:精细化工中间体,2012,(1):21-24作者:邓建稳;刘卫东;朱卫国;杜升华;机构:湘潭大学化学学院;湖南化工研究院以3-羟基亚甲基苯并呋喃-2(3H)酮、甲醇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了嘧菌酯中间体3-甲氧基亚甲基苯并呋喃-2(3H)酮。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优惠合成工艺条件。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产品收率和纯度较好,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一种嘧菌酯中间体的合成方法申请号:201110405003.X申请日:2011.12.08公开号:CN102399195A公开日:2012.04.04申请人:北京颖新泰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地址:100192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66号D-1号楼发明人:陈建伟;邓旭芳;赵永长;池剑鸿;宋蕾;王文军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嘧菌酯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所述嘧菌酯中间体为式(3)所示结构,该方法包括:在碱性条件下,使4,6-二卤代嘧啶与式(1)所示化合物进行第一接触反应,得到含有式(2)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产物;在碱性条件下,在催化剂存在下,将式(2)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或者含有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产物与2-羟基苯腈进行第二接触反应,以得到含有式(3)所示结构的嘧菌酯中间体的产物;其中,所述催化剂为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和/或2-甲基-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根据本发明的嘧菌酯中间体的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嘧菌酯中间体的合成简单、斯迈尔重排反应少,并且反应收率高。4,6-二羟基嘧啶的合成工艺研究来源:化工中间体,2008,(10):10-12作者:杨桂秋;彭立刚;田晋机构:沈阳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4,6-二羟基嘧啶是合成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的一个重要中间体。以丙二酸二甲酯和甲酰胺为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以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甲酰胺的用量作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用这三个指标评定工艺的优劣。由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h,n(丙二酸二甲酯)∶n(甲酰胺)=1∶3.5,收率达59.73%。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宜行,产物经红外光光谱鉴定,证明结构正确。(李海屏
)第16卷44农药研究与应用AGROCHEMICALSRESEARCH&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