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 英美儿童贫困应对政策回顾得文献综述分析-精品

最新 英美儿童贫困应对政策回顾得文献综述分析-精品

英美儿童贫困应对政策回顾得文献综述
分析

一、相关概念梳理
张时飞,唐钧在《中国的贫困儿童:概念与规模》中对儿童贫困这个概念
进行了界定,既其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所有儿童,聚焦于城
乡低保家庭中的儿童、孤儿和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冯晓杭和于冬鉴于贫困有
绝对和相对之分,因而从广义上对贫困儿童予以定义。他们认为,贫困儿童即
包括具有城市户籍的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处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家庭的儿童,
又含有长期(至少六个月以上,含六个月)在城市务工的进城务工家庭的儿
童。栾文敬认为,对儿童贫困的理解可以从两个角度:从单一的维度看,儿童
贫困仅仅指经济上匮乏;从多维度看,儿童贫困还应该包括了许多其他各个方
面,如剥夺、虐待、社会排斥等。
结合中国国情及现状,笔者认同张时飞等人的观点,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
种:领取低保家庭中的儿童。主要指城乡中生活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
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低收入家庭中的儿童。由于各省市消费水平,经济发展
迥异,执行标准差异较大,因而目前我国对于何为低收入家庭尚未明确标准。
从一般意义来看,低收入家庭是指平均月收入低于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二倍
以下的家庭。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意见》明确规定:
“孤儿是指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地方县级
以上民政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和条件认定。”
二、英美两国对儿童贫困问题的研究
(一)英国的儿童贫困及成果
乔纳森·布拉德肖在《儿童贫困及成果》中回顾了英国当下最新儿童贫困
的实证研究,追朔了近20年来儿童贫困的最新进展,并将英国儿童贫困问题与
其他国家进行对比。通过描述贫困儿童的特征,贫困对儿童满意度的影响,及
工党政府针对儿童贫困这一问题所作出的贡献,让我们对英国现有的儿童贫困
的情况有了清晰的认识。
1. 英国的儿童贫困成因分析。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同时代相比,收入低于
平均值百分之五十以下家庭中儿童的数量从1979年到1999年增加了三倍。儿
童数量的激增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到了20世纪90年代呈现出上下波动的
态势。从收入补贴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依靠收入补贴生活的儿童数量在1995
年达到顶峰,比例高达25%。但随之呈下降趋势并趋于平稳。
分析英国儿童贫困问题的成因,经济因素首当其冲,特别是在20世纪80
年代、90年代早期,英国失业率快速上涨,工作波动幅度较大,钟点工,自主
创业数量上涨。工作区域集中化,双职工家庭及无工作家庭数量同步增加。工
资的增长幅度并非以男女性别为依据,更多考虑了年龄比例及有无技能。在这
期间,儿童数量虽有所下降,但人口统计显示儿童贫困的数量与之形成鲜明对
比。伴随着单亲家庭中儿童数量的攀升,其父母的劳动参与率持续走低。
经济和人口统计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儿童贫困,但不可否认的是政策
因素同样负有责任。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相关政策加剧了儿童贫困,削减了福利
国家保护儿童免遭贫困的能力。1980年制定的津贴涨幅政策影响深远,其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