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ppt课件
肝功能试验
Tests for Liver Functions
1
前言
肝脏具有许多对人体至关重要的功能,然 而正常人的肝脏存在相当大的代偿能力, 部分肝损多不能从实验室检查揭示
无一指标能单独精确反应整体肝功能 肝功能检查项目甚多,需结合临床选择 肝功能检查特异性和敏感性欠高,故必须
与病史和体检相结合
10
总胆汁酸(TBA)
生理情况下,餐后血清TBA会一过性增高 本参数可反映肝细胞的摄取、合成和分泌功能 肝细胞轻度损害时,血清TBA就可增高,且较敏
感 存在门体分流时,经肠道吸收的胆汁酸直接进入
体循环,使血清TBA增高 胆道排泄功能下降、小肠疾病也可增高
11
胆酸和鹅脱氧胆酸
胆道梗阻时,CA和CDCA均 升高,但CA/CDCA>1
22
BSP清除试验
静脉注入后,BSP与白蛋白结合,由肝细胞摄取, 在胞内与谷胱甘肽结合后进入胆道,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45 min时的储留率<5% 肝硬化时,储留率明显增高 Rotor综合征时可达30%~40% Dubin-Johnson综合征时,正常或稍高 本品可因过敏而致死,本试验已不用
肝病时,血清蛋白电泳可出现异 常,主要表现为白蛋白低下、γ球 蛋白升高
18
凝血酶原时间(PT)
PT与凝血因子 I 、II 、V、VII 和 X 相关, 而它们全由肝脏合成,故 PT可反映肝脏的 合成功能。较明显延长者表明有严重肝病
II 、VII、X因子为Vit K依赖性, Vit K 缺 乏时 PT延长
8
反映胆汁酸代谢
总胆汁酸 胆酸和鹅脱氧胆酸 胆汁酸负荷试验
9
胆汁酸(BA)
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在肝脏胆固醇 被代谢为胆汁酸。经胆道排至肠道,亦在 细菌作用后由小肠吸收,少部分进入体循 环,多数经门脉回到肝脏再分泌入胆道, 形成肠肝循环
人类的 BA有胆酸(CA)、鹅脱氧胆酸 (CDCA)、脱氧胆酸(DCA)、石胆酸 (LCA)和熊脱氧胆酸(UDCA)
慢性胆汁郁积伴脂肪吸收不良时亦间延长 严重肝病而出现DIC时,PT延长
19
血浆游离氨基酸
正常人的血浆游离氨基酸中支链氨基酸 (包括亮氨酸、颉氨酸和异亮氨酸)与 芳香氨基酸(包括苯丙氨酸、酪氨酸、 色氨酸)的比值>3
并发肝性脑病时,芳香氨基酸升高,该 比值下降,甚至<1
酪氨酸>0.33 mmol/L 提示预后甚差
14
血清总蛋白
是血清所含各种蛋白质的总和 可一定程度反映肝脏合成和储备
功能 其值受不少因素影响
15
白蛋白
白蛋白只在肝脏合成,每天120 mg/kg 左右,半衰期为17~21天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内源性营养源、 某些物质的载体
肝病、白蛋白丢失等各种原因所致氮负 平衡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
20
血氨
肝功能不全时,从肠道进入血液的 氨不能被肝脏处理,使血氨增高
血氨升高是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之 一
血氨水平与肝昏迷程度不平行
2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色素清除功能
注入对人体无害的某种色素后,肝脏迅即 摄入并排泄,而其他组织排泄极少,于是 据该色素在血循环内的消失情况可大致明 确肝脏的清除功能
用于临床的有磺溴酞钠(BSP)清除试验 和吲哚氰绿(ICG)廓清试验
在急性肝损伤时,其价值不及PT 血液浓缩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增高
16
前白蛋白
由肝脏合成 半衰期为 2 天 较早反映肝功能损害 肝炎、肝硬化、肝癌、梗阻性黄疸时降
低 慢性感染、晚期恶性肿瘤时亦低 Hodgkin病时可增高
17
血清蛋白电泳
据泳动的速度,可分为 5条区带, 即白蛋白、α 1球蛋白、α 2球蛋白、 β球蛋白和 γ球蛋白
23
ICG廓清试验
ICG被注入体内后,迅速与脂蛋白结合,由肝 脏摄取,并以原药排至胆道,排泄率达95%以 上
对肝硬化诊断有助 Rotor综合征时, ICG清除率异常 Dubin-Johnson综合征时,ICG清除率正常 本品无毒、无过敏情况发生
24
药物代谢
向体内输入能被肝脏选择性代谢的药 物,测定其在体内的代谢速率,可反 映具有功能的肝细胞数,或肝脏代谢 能力
肝细胞损伤时,CA/CDCA<1
12
胆汁酸负荷试验
口服300 mg UDCA后,测定 血清TBA,慢性肝炎活动期、 脂肪肝,以及肝硬化等疾病因 处理能力的低下而见TBA升高
13
反映蛋白代谢
血清总蛋白 白蛋白 前白蛋白 血清蛋白电泳 血浆游离氨基酸 血氨 凝血酶原时间
尿胆红素 尿胆素原
4
胆红素代谢
各种含血红素成分分解成的胆红素称间接 胆红素 (UCB),其以白蛋白为载体运行于 血循环,在肝窦被肝细胞所摄取,内质网 中的葡萄糖醛酸与之结合,形成直接胆红 素(CB),随胆汁达肠腔,细菌将之还原成 胆素原,其中少部分经门脉回到肝脏,进 入肠肝循环;一部分胆素原通过肾脏,随 尿排出
5
血清胆红素
血清总胆红素(TB) >17.1μmol/L,称黄疸
17.1~34.1μmol/L,称隐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CB)约占TB的1/5 溶血性黄疸CB/TB<0.2;梗阻性黄
疸CB/TB >0.5;肝细胞性黄疸介于 两者之间
6
尿胆红素
尿液中胆红素阳性表示CB增高, 见于胆系梗阻性病变
2
肝脏功能
排泌:胆汁酸和胆色素的生成和排泌 代谢:合成白蛋白、凝血酶原;参与蛋白、
脂质和碳水化合物、激素、维生素等的代 谢 生物转化:处理药物、毒物、致癌物,使 之减毒排出;少数则增加毒性 免疫:Kupffer细胞的吞噬功能
3
反映胆红素代谢
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 间接胆红素
CB为水溶性,梗阻性病变时,CB “返入”血液,经肾脏排出
如肾脏功能损害,尿胆红素可能阴 性
7
尿胆素原
UCB产生过多(溶血)和肝功能不全 时,从肠道吸收的胆素原不能被完全 处理掉,于是经肾脏排出,使尿胆素 原增多
胆道有细菌时,胆汁中胆红素转为胆 素原,吸收入血,尿胆素原增多
胆道梗阻时,尿胆素原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