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三)
年代 1980~1990
1990~
药物 三苯氧胺 氟他胺 足叶乙甙 链氮霉素 干扰素 米托蒽醌 异环磷酰胺 卡铂 紫杉醇 草酸铂 10-羟基喜树碱 双氟胞苷
Herceptin Mab Thera
适应证 乳腺癌 前列腺癌 小细胞肺癌、睾丸肿瘤 胰岛细胞瘤 毛细胞白血病、Kaposi 肉瘤 急性白血病、乳腺癌 肉瘤、肺癌 小细胞肺癌、卵巢癌 卵巢癌、乳腺癌、肺癌 大肠癌 大肠癌 肺癌 乳腺癌 B 细胞淋巴瘤
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肿瘤治疗历史的回顾
肿瘤外科治疗原则的确立
1894年发明乳腺癌根治手术, 使乳腺癌手术复发率由58%~85% 降至6%,形成外科治疗恶性肿瘤 的原则。
原则:
在手术治疗恶性肿瘤时,要 广泛整块切除肿瘤,包括周围 软组织、筋膜及肌肉,同时完 整切除区域性淋巴结。
应用这一原则,在20世纪上半 期发展了各部位肿瘤的切除术
年代 1865 1893 1941 1945 1948~1950 1950~1955
1955~1960
药物
砷酸钾
Coley 毒素 雌激素 雄激素 氮芥 皮质激素 甲氨喋呤 马利兰 6-巯 基 嘌 呤 更生霉素 氟脲嘧啶 黄体酮 环磷酰胺 米托坦 长春花碱类 丝裂霉素
适应证
白血病和其它肿瘤
各种肿瘤
前列腺癌和乳腺癌 乳腺癌 恶性淋巴瘤 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急性白血病和绒癌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肾母细胞瘤、睾丸肿瘤、绒癌 乳腺癌、消化道癌 子宫内膜癌 淋巴瘤、实体瘤 肾上腺皮质癌 淋巴瘤、白血病等 消化道癌
乏氧,对放疗敏感性差
内科肿瘤学
肿瘤内科的历史:
1946年 1957年
70年代
和 用氮芥治疗恶性淋巴瘤 —— 近代肿瘤化疗的开端 合成环磷酰胺 合成5-氟脲嘧啶 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肿瘤化疗受到重视 顺铂和阿霉素进入临床 肿瘤内科在睾丸肿瘤、滋养细胞肿瘤和儿童白血 病已取得根治性效果 肿瘤内科追求的目标——由姑息到根治
• 1905年 →宫颈癌根治术 • 1906年 →颈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 1908年 →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 • 1933年 →支气管肺癌全肺切除术 • 1935年 →胰腺癌根治术
根治术的结果
• 提高了恶性肿瘤的生存率 • 产生了错觉
··肿瘤外科治疗就是患肿瘤的器官切除术 ··强调根治,忽视器官功能 ··60年代出现超根治术,创伤很大,但 没有提高生存率
适用于任何部位的各种肿瘤
近年来放疗的新发展
· 计算机模拟的三维适 形放疗
使放射线高剂量
放射生物的研究对放射线的作用 机制有了深入认识
• 改变放射治疗模式 • 放射增敏剂的应用 • 减少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 治疗手段之一,所有肿瘤患者的 70%左右需放疗。
放疗的局限性
• 放射敏感性和肿瘤细胞负荷成反比 • 肿瘤病灶内如果血供差,肿瘤细胞
肿瘤内科治疗的水平
1.可根治的肿瘤(治愈率>30%)
3. 姑息疗效
滋养细胞肿瘤
肾癌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
黑色素瘤
霍奇金病
子宫内膜癌
淋巴瘤
前列腺癌
大细胞淋巴瘤
慢性白血病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头颈部癌

胃肠道癌
2.少数病人可能根治的肿瘤(治愈率<30%) 4.配合手术/放疗可提高治愈率
单一手术不能解决问题 综合治疗兴起
放射治疗的发展
1895年 发现X线
1896年 发现放射性 1898年 发现镭 1920年 200千伏X线治疗机问世
— 开始深部X线治疗
20世纪40年代前
放疗设备简陋,性能 低下,对放射线作用机理 缺乏认识,使放疗效果未 能充分显示。
20世纪50年代后
• 接触治疗机 • 深部X线治疗机 • 60远距离治疗机 • 各类加速器 • 后装近距离治疗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二)
年代 1960~1965
1965~1970 1970~1980
药物
羟基脲 甲基苄肼 阿糖胞苷 光辉霉素 亚硝脲类 柔红霉素 N-甲酰溶肉瘤素 门冬酰胺酶 氮烯咪胺 顺铂 阿霉素 博莱霉素
适应证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霍奇金病 急性白血病 睾丸肿瘤 淋巴瘤、脑瘤 急性白血病 睾丸精原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 急性白血病 恶性黑色素瘤 睾丸肿瘤、卵巢癌 实体瘤 淋巴瘤
CR 率 80%, 生存期延长 CR 率 70%
疗效分级 70%~80%治愈
其中 1/2 治愈 50%治愈
25%左右可能治愈
CR>70%, 偶可延长生存期 临床改善, 偶可延长生存期 CR 率 90%
CR 率 90%
姑息治疗 姑息治疗 60%可得治愈 50%以上可治愈
当前肿瘤化学治疗的疗效(二)
疾病 乳腺癌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乳腺癌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大肠癌
骨肉瘤
骨肉瘤
小细胞肺癌
软组织肉瘤
乳腺癌
部分卵巢癌
肿瘤化疗的疗效分级 较好: 有效率 50% 一般: 有效率
当前肿瘤化学治疗的疗效(一)
疾病 绒癌
常用药物 ACD,5FU,MTX,VCR,VLB
Burkitt 淋巴瘤 CTX,MTX,VCR
急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 急性粒细胞 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 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 霍奇金病睾丸肿瘤 (生殖Fra bibliotek胞) 前列腺癌
常用药物
性激素,抗雌激素类,5FU,MTX CTX,ADM,紫杉醇,泰索帝,Herceptin ACD,VCR,MTX,VLB,N-甲,BLM PDD 雌激素
可能达到的疗效 CR 率 50%, 生存期延长 CR>80%
有效率>80%
PDN,VCR,6-MP MTX,ASP,ADM Ara-C,6-TG,ADM 三尖杉酯碱 BUS,6-MP,HU 靛玉红 CLB,PDN,CTX
烷化剂,VCR,VLB,PCB,ADM,PDN
非霍奇金淋巴瘤 烷化剂,VCR,VLB PDN,ADM,BLM,亚硝脲类
可能达到的疗效
90%以上病例 长期 CR 90%以上 CR
进入90年代以后肿瘤内科的新进展
·作用机制新颖的几种新药进入临床 紫杉类:抑制微管蛋白的解聚 喜树碱类: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
·高剂量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实体瘤治疗中 的应用 ·多药耐药基因的发现、生物和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
支持治疗加强
• 造血刺激因子 • 53受体拮抗剂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