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纠纷的重商主义视角分析_以中美贸易顺差为例

国际贸易纠纷的重商主义视角分析_以中美贸易顺差为例


— 74 —
《经济师》 2009 年第 5 期
段。 第一个是廉价货币; 第二个是出口补贴。 1994 年外汇体制改革后, 我 国开始实行单一的、 有管理的市场汇率制度。 通过汇率并轨, 人民币深度 实则远 贬值, 由以前的 1 美元比 5.7 元人民币贬值到 8.7 元人民币, 使出口货物的价格 远低于自身的购买力价值。再加上出口补贴的政策, 远远低于成本价。 有了这两手, 从而使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价格偏低, 竞争力大增, 成就了中国对美国大量出口。 2.不遗余力招商引资。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 政 府不遗余力的招商引资。 中国各级政府制定了各种优惠的政策, 比如说: 设立外商开发区, 降低贷款利率等。 这一政策产生了巨大的作 税收优惠、 用, 使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增强了经济活力, 扩 大了出口。另外对出口还特别实行了退税优惠等政策。 3.大力发展加工工业。在沿海沿江经济带上大力发展以 “三来一补” 的加工贸易。 通过发展这种劳动密集型工业, 扩大出口, 目前中国在纺织 品、 服装和制鞋等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均已居全球第一。2005 年, 我国 加工贸易出口占外贸出口总值的 55%, 2007 年我国对美以加工贸易方 占当年我国对美出口总值的 62.5%, 加工贸易项 式出口 1454.1 亿美元, 下对美贸易顺差 1272.5 亿美元,相当于 2007 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的 77.9%。由此可见, 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 4. “外资” 促进中国的出口。众所周知, 许多发达国家利用中国廉价 土地成本纷纷来华投资设厂, 将中国变成其生产、 组装基地。 的劳动力、 然后出口到世界各地。中国的对外贸易中, 外商出口占我国出口额的比 重由 1980 年的 0.04%大幅上升到 2005 年的 58.3%。据中国海关统计, 2005 年出口企业 200 强中,外商投资的企业就有 148 家,出口额达 1675.5 亿美元, 占前 200 家企业的出口额的 75.5%。 5.中国企业没有真正 “走出去” 。中国在近几年一直鼓励企业 “走出 去” , 但由于企业本身实力较弱, 国际化经验更是缺乏, 对外投资与西方 中国大量引进美国资金, 生 对华投资相比严重不对等, 尤其是中美两国。 产和出口发达国家的 “必需品” 。如果中国企业能够走出去, 在美国国内 生产其原本从中国进口的 “必需品” , 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中美之间的贸 易量, 也就减少了引起纠纷的机率。可见, 传统的吸引外商投资设厂、 扩 大出口的观念而不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去、 真正做大做强已经产生了副作 用。企业必须提高资本的国际化运作水平。 四、 重商主义战略究竟带给中国什么 1.加重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外汇大幅缩水。由于长期实行 “出口导 向型” 的对外经济战略, 我国的对外贸易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尤其是加 对外贸易更是发展迅速。中国进出口总额由 2000 年的世界 入 WTO 后, 排名第七跃升至 2007 年的世界第三, 仅次于美国和德国; 其中出口总额 甚至上升到全球第二的地位, 对外贸易取得巨大的飞跃。 然而,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 对外贸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明显增强。 但是,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却迅速攀升, 远远高于经济总量比我 们还大的美国和日本, 对外经济风险增大。 在 2001 年前,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基本上维持在 200~300 亿美元, 但 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迅速增长。加入 WTO 后, 我国外贸 从 2002 开始, 发展速度快, 贸易顺差更是快速增加。 长期的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 使我 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得非常快, 截止到 2008 年 3 月末, 我国的外汇储备已 达到 16822 亿美元, 同比增长 39.94%。 当然, 影响外汇储备有多重因素, 但长期的对外贸易顺差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量的外汇储备在现在 —加重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随着美元的 看来已经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不断贬值, 这些来之不易的电子货币不断地缩水, 致使每年白白损失大 量的外汇。截至 2007 年 5 月下旬, 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 6%左右, 这同 时也意味着我国有数以百亿的外汇损失掉了。 而同时却还遭受美国等国 家的无端指责, 真是 “哑巴吃黄连—— —有苦说不出” ! 恶化生态环境。 “出口导向型” 战略下长期的对外 2.加速资源枯竭、 贸易和招商引资整体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然而, 问题也同时 彰显出来了——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中的 “四多” “四少” 。 它带给我们的另 “财富” 就是资源的不断枯竭, 生态遭到破坏,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一个 比方说长期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造成国内原材料和能源的大量消耗。 由于消耗的资源大都具有不可再生性, 因此, 我们面临的资源枯竭危险 不断增大, 尤其是能源危机。 伴随着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不断飙升, 中国 不得不花更多的外汇去购买日益稀少的石油。 随着遍地开花的工厂拔地而起, 尤其是国外把那些环境污染严重的

工业的法令, 实行货币输入和产品出口, 限制或 证。同时颁布保护商业、 禁止货币输出和商品进口的政策。 可见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 重商主义是一个思想体系不断完善的过 程, 不仅仅是斯密所描述的那样 “重商” , 而是一个将商业、 贸易、 工业发 展紧密结合起来的理论及政策体系。历史证明, 重商主义学说促进了西 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三、 中美贸易顺差的重商主义视角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出口贸易迅速发展, 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 更是 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也 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伴随着贸易量的增加, 越来越多, 这其中与美国的贸易摩擦问题尤为突出。 在摩擦的手段上, 反 反补贴、 保障与特保措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交替使用、 轮番上阵。 倾销、 面对这样的形势,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 当然, 现在已 比如从摩擦的原因来说, 于铁流、 李秉 经有许多学者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祥在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中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国 李春顶在其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中的心理、 制度和政治 对华的出口限制。 中从非经济因素考察, 认为真正致使美国发起贸易摩擦的, 还 因素分析》 是它们国内的制度、 政治以及心理失衡导致的非理性想法。在这种背景 下, 我们要多用心理战术, 多采用抚恤和游说策略, 在美国政治中扶植和 培育我们的代言人, 做到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相比较而言, 笔者从中美贸易顺差入手, 以重商主义视角来进行深层次分析, 希望能 从中找出一点有用的东西。 (一)中美贸易顺差规模 2007 年我国贸易顺差累计达 2622 亿美 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 而同期, 我国对美双边贸易额为 3021 亿美元, 比上年 元, 再创历史新高。 实现对美贸易顺差 1633 亿美元, 增长 13.2% , 比上年扩大 增长 15% , 190.8 亿美元。 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对单一贸易国家的最高顺差。 1996— 2006 年,中美贸易顺差增长迅速,由 1996 年的 105.3 亿美元增加到 2006 年的 1442.6 亿美元; 顺差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也由 3.6%上升 到 8.2%。 据美方统计,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之一, 也是美国的最大 贸易逆差来源地,而这一角色中国从 2000 年就开始扮演。据美国政府 2006 年 3 月 15 日公布的数据, 2005 年度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已高达 2016 亿美元。 1995—2003 年, 美中贸易逆差占到美国总贸易逆差的比重 最低也有 22.3%(2000 年)。当然, 美国的这些统 最高达 46.4%(1997 年), 计数据是把香港也计算在中国大陆以内的, 统计范围不同。 (二)贸易纠纷的重要原因—— —不断增加的巨额顺差 要增加货 重商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主张获得贸易顺差。 币必然要发展商业、 贸易和国内制造业。 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 中国通过 出口大量廉价的商品换取了巨额的顺差。 美国国内的一些政客因为中国 是美国逆差的最大来源地而对中国指手画脚, 不断地制造两国间的经贸 摩擦, 究其原因也不乏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角度出发—— —这正是重商主 巨额的逆差, 美国国内宏观经济失衡, 致使国内的 义思想长期影响而致。 相关利益主体煽动中美之间贸易摩擦。所以从这一角度上说, 中美贸易 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受重商主义思想影响下美国对中国不断增 加的巨额逆差的一种不安心理。 (三)对美贸易顺差的中国角度分析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一开始实行的是 “进 和 “出口导向型” 并列的经济政策。1994 年进行外汇改革后, 人 口替代” 民币大幅贬值, 这标志着我国全面转入了 “ 出口导向型 ” 的经济发展战 略。这与资本主义发展早期, 西欧各国奉行的重商主义政策有着极其相 似之处。 1.廉价货币、 出口补贴。中国在实行这种经济战略时借助了两种手
●环球经济
《经济重 商 主 义 视 角 分 析
—— —以中美贸易顺差为例
●黄
摘 要:文章以重商主义的视角分析当前国际贸易中的纠纷问题, 尤其是中美两国之间。 长期重商主义影响下中国的出口战略带来了巨大 的顺差, 成为造成两国纠纷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出口战略中的重商主义 表现以及这种战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即增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导致外汇缩水; 同时还加速了中国的资源枯竭、 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针 对这一现象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扩大初级产品的进口; 支持有条件的企 业走出去; 改善出口产品结构等。 关键词: 国际贸易纠纷 重商主义 中美贸易 顺差 F74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 1004-4914 (2009 ) 05-074-02 一、 重商主义角度分析的必要性 重商主义产生于 14 世纪末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兴起。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极其重要的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 一词由亚 · 斯密在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中首先提出, 被认为是近代 当 经济学的起点, 也是给国家干预主义的前驱。 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产生于资本主义初期的重商主义思想一直 著名经济史学家熊彼特指出: “十九世纪的绝 都被人为地贬低甚至丑化。 大多数作家, 不仅不赞同而且很轻蔑 ‘重商主义’ 作家对那些题目所持的 而且在论述其前辈时, 养成了 见解…他们看到的只是这些见解的错误, ‘重商主义’ 气味, 就几乎 一种作风, 即只要认为某一种著作具有一丁点 足以判处这部著作的死刑。”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并需要不同的经济学说。 即便是已进入了 21 世纪, 经济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但是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仍然 存在较大的差距, 过去的经济学说对我国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参考利用价 不能盲目照搬照抄。 值。只不过我们要批判性的继承而已, 改革开放后, 中国实行的对外经济战略实则是一种新时期的重商主 中国经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经济总量上升 义。经过 30 年的快速发展, 现如今这一战略已经不适应我 至世界第四。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面临的对外经济环境了。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 发展水平不高。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推动经济、 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一 种 “更适应国情” 的学说。 但是, 前一阶段政策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不 因此, 现在重新用 “历史上看, 会猝然消失, 必将对现在产生重要的影响。 重商主义政策是成功的而不是失败的” 的重商主义思想来审视我国所面 临的国际贸易问题是必要的。 二、 重商主义的主要思想 西欧各国基本上都出现过重商主义思想, 虽然其发生的时间、 地点、 条件不同且各有差异, 但其基本思想还是一致的。其大体可以归纳为以 下几个方面。 1.在社会财富观上重视货币。重商主义坚持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 把货币即金银的多寡 了获得金银。认为金银即为财富的惟一表现形态,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 2.认识到商业的重要性, 重视对外贸易、 谋求贸易顺差。重商主义认 为财富的源泉只能是流通领域, 只有靠流通才能增加社会的财富。还意 识到商业的重要性, 认为国家应保护商人的地位, 发展商品经济。 随着认 识的深化, 他们进一步明确: 纯粹地国内商业虽属必要, 但不能增加国家 的财富(货币量), 对外贸易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保证。同时, 贸易顺差, 才能保证金银源源不断的流入国内。 托马斯 · 孟在他的 《英国得自对外贸 易的财富》 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贸易差额论的原则。他极力主张发展对外 贸易, 并提出和论证了为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 3.强调国家的作用, 重视发展本国的制造业。重商主义者要求建立 统一的民主国家, 认为中央集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