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转换生成语法与汉语歧义句的分析
转换生成语法与汉语歧义句的分析
(4)我们需要进口设备。 “进口设备”有可能是动宾关 ( 系, 也有可能是定中关系。 ) 因结构层次、 结构关系的不同而导致的歧义句是我们用 层次分析法能够解释的, 打死敌人的队长。很明显, 如: 有两 种不同的结构层次。 一是先定中, 再动宾; 二是先动宾再定中。 但是由于语义关系的不同而导致的歧义就无法运用层次 分析法加以分析和解释, 鸡不吃了。 如: 用层次分析法就无法 来解释它的歧义。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转换生成语法的 理论。 二、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对歧义的分析和解释 转换生成语法 (Transformation-Generative Grammer ) 是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 乔姆斯 原则的理论设计的能力, 语言学的任务正是要揭示儿童大脑 的初始状态和内化的语法规则, 并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语言 能力是生成语言过程中的潜在能力。 研究语言能力就是为了 建立一种反映语言能力的生成语法, 生成语法是对语言能力 作出的形式化的描写, 用一套公式将其内容表达出来, 不局限 于对个别语言的研究, 而是要揭示个别语法与普遍语法的的 统一性。 其发展阶段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语言模式时期、 标 准理论时期、 扩充式标准理论时期。乔姆斯基在第一语言模 式时期, 提出了短语结构规则: 一种不受上下文的制约 (con, (context-dependent) 同时乔 。 text-free) 一种受上下文的制约 姆斯基也举出了短语结构语法规则的三个方面的局限性: 第 一, 短语结构语法无法处理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的问题; 第二, 表现在动词上; 第三, 表现在处理主动态和被动态的关 系上。 这些是短语结构语无发解决的。 所以乔姆斯基发现了 转换规则, 可以增加语素、 减少语素和改变语素的顺序。 乔姆斯基认为有些歧义结构, 用直接成分分析法是解释 不清的, 可以用转换生成法来分析解释。例如: (1) paintings of madmen.这个例子有两种可能: 一是 The “疯人做的画” 二是 , “关于疯人的画” 可以派生出两个句子: 。 (他们画疯人)和 Madmen paint 疯人作 ( They paint madmen 画) 。
说 文 解 字
转换生成语法与汉语歧义句的分析
◎张大强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摘 要 自然语言中普遍地存在着歧义, 现代汉语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歧义的语言现象。本文简要介绍了现代汉语歧 义的问题, 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解释了现代汉语中的歧义问题。论述了转换生成语法在解释歧义问题的优点 和局限性。 关键词 转换生成语法 层次分析法 歧义
歧义问题》 为标志的, 该文对歧义界定、 歧义分类、 歧义成因、 基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大脑里天生具有构成语言特殊规则和
310
2009 年第
3期
安徽文学
说 文 解 字
(2) 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这个句子可以派生出 两个句子: 一是'For someone to fly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开 飞机会很危险。二是'Planes that are flying can be dangerous.' ) (飞着的飞机会很危险。 )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乔姆斯基是将歧义句中的所有可能 出现的义项都将其转换成只具有一个意思的正确的句子。 这 对我们分析汉语中层次分析法所解决不了的歧义句是有启发 的。 例如: 1) ( 鸡不吃了。→ (动物) 不吃鸡 (鸡肉) 了。 鸡不吃食物了。 (2) 反对的是少数。→持反对意见的人是少数。 (某些人被) 反对的是少数。 (3) 老王已经问过了。 →老王已经问过 (某个人或某个事 情) 了。 (某个人) 已经问过老王了。 (4) 这姑娘谁都看不上。→这个姑娘谁都看不上 (她) 。 这个姑娘看不上 (所有的人) 。 这四个句子有下划线的部分都是既可做施事, 又可做受 事, 所以产生了歧义。我们运用添加和移位的变换方法把多 种意义区分开来。按照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 我们 平时交际中出现的句子都是表层结构。 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 构按照一定的规则转换而来的, 转换过程中有添加、 移位、 替 换等, 所以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是不同的。因为同一个深层 结构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表层结构, 形成同义句。不同的深层 结构可以表现为相同的表层结构。如: (1) 反对的是他。→ (某人) 反对的是他。 反对 (某人某事) 的是他。 “他” 仍然是既可看作施事, 又可看作受事。这句话的词 类序列是: A 反对的是他 吃的是馒头 学的是英语 看的是电影 B 名词语 反对的是他 苦练的是他 违反的是他 吃过的是他 反对这个计划的是他 苦练基本功的是他 违反纪律的是他 吃过饭的是他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戴黎刚.现代汉语歧义研究述评.北方论从, (3) 2004 . [3]李科凤.略论转换生成语法在现代汉语歧义句中的运用.外语研 究, (3) 2006 . [4]冯志伟.论歧义结构的潜在性.中文信息学报, 第九卷 . (4)
C 反对他 吃馒头 学英语 看电影 D
动词[及物]+的+是+名词语→动词[及物 ]+名词
诚然, 这种方法也能解释 “打死敌人的队长” 是歧义句, 但
动词[及物]+的+是+名词语→动词[及物]+实词语+的+是+
在以上转换中, 式是不能转换为 D 式的, 式是不能 A B 转换为 C 式的。对其进行转换, 将生成下列句式: A 吃的是馒头 D 吃桃子的是馒头*
据冯志伟先生介绍, 早在两千三百年之前, 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就在他的 《工具论》 一书中, 探讨了自然语言的歧 义问题。自然语言中普遍地存在歧义, 汉语也不例外。美国 的描写语言学家十分注意歧义问题的研究。 但他们更注重的 是对这种歧义进行描写, 可是光对其进行描写是不够的, 也不 利于对歧义句的研究的深入。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则更 为深刻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他的方法对我们分析现代汉语中 的歧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现代汉语中的歧义句 早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 吕叔湘、 朱德熙先生的 《语法修辞 讲话》 就已经注意到了汉语中的歧义现象。但是汉语歧义研 究的真正开始则是以赵元任先生 1959 年在国外发表的 《汉语 歧义分化、 歧义消除和歧义度等问题进行了论述。赵先生的 《汉语歧义问题》 也未能及时译成汉语介绍到国内, 传统语法 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对歧义现象缺乏解释力, 这使我们对歧义 的研究起步较晚。 歧义通常被称为同形异构, 也就是歧义结构。最常见的 定义是: 可以作两种或多种理解的语言片段。歧义结构有广 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歧义结构指语音、 词义、 语法等方面引 起的歧义。狭义的歧义结构是由层次、 结构关系或语义关系 不同而产生的, 即语法歧义结构。自然语言中的歧义是普遍 的, 尤其在口语中, 尤为普遍。 我们在日常交际中所使用的口 语, 大部分都是带有歧义的句子或者是病句, 只是由于语境等 因素的存在从而并不影响我们的理解。 我们分析的歧义结构 主要是书面语的歧义。在现代汉语中, 语法歧义结构是常出 现的, 如: (1) 还欠款八千元。“还” “hái” ( 有 “huán” 两个读音, 在口 语中这个是容易分辨出来的。 ) (2) 他走了两个小时了。 ( “走” “两脚交互向前移动” 有 和 “离开” 两种意思, 是由于一词多义而产生歧义的, 在具体的语 境中可以消除这种歧义。 ) (3) 昨天, 小陈看见小王和他妹妹在一起。 “他” ( 指代不 明而产生歧义。 )
2009 年第
3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安徽文学
311
(1) 是动宾结构,2) ( 是定中结构, 一目了然。 可是如果用 变换分析法就会繁杂得多。 假如按 (1) 的理解的格式为 A 式, 按 (2) 的理解格式为 B 式, A→C, B→D。则转换如下: A 打死敌人的队长 打坏了他家的窗子 弄丢了家里的钥匙 砸碎了寝室的门 B 打死敌人的队长 打坏学生的那个人 踩坏了庄稼的牛 拆掉了房子的那家 是操作起来太复杂了。 转换生成语法还有其他的作用, 因为转换生成语法从本 质上说更注重句法结构与句法结构之间的联系, 有助于把语 法研究引向深入, 揭示出更多的语法规律。在形式语言学看 来, 语言研究成果的表达应该走形式化的道路, 而自然语言的 语义在许多情况下都是模糊的, 具有歧义性, 难以做到准确的 说明。所以, 在研究形式句法时以语义作为切入口是有其科 学性的。 C 把敌人的队长打死了 把他家的窗子打坏了 把家里的钥匙弄丢了 把寝室的门砸碎了 D 是队长打死了敌人 是那个人打坏了学生 是牛踩坏了庄稼 是那家拆掉了房子
看的是电影 学的是英语 B 苦练的是他 违反的是他 吃过的是他
看书的是电影* 学本事的是英语* C 苦练他* 违反他* 吃过他*
“反对的是他” 既可以转换为 C 式, 又可以转换为 D 式, 因此有歧义。变换是句式与句式之间的变换, 而不是某两个 句子之间的变换, 从而探求歧义结构类的分析解释。 三、 转换生成法分析歧义句的优点和局限性 在分化歧义句式上, “层次分析法” 优于 “句子成分分析 法” 而 , “转换生成法” 分析歧义句式的能力更强, 即是说层次 分析能解释的歧义句式, 变换分析也同样能解释。层次分析 不能解释的句式, 变换分析也能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 一些由 于结构层次引起的歧义如果我们仍用变换分析来解释的话会 很麻烦。 所以, 对于这样的歧义句式, 我们还是应该用层次分 析法来解释。如: 打死敌人的队长。 (1) 打死 敌人的队长 动 宾 (2) 打死敌人的 队长 定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