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 收稿日期!2010-10-22 作者简介!王一,女,1980年生,辽宁锦州人,助理工程师。第9卷第1期2011年2月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LiaoningMedic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Vol9No1Feb.,2011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王一(锦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涌现,食品类标准逐步发展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标准不能有效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认真分析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现状,并对其进行仔细的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 关键词!食品安全;标准化;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16(2011)01-0124-03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关系到百姓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是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老百姓呼吁食品安全,全社会也极为关注,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对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我们还存在着许多差距,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进一步保障人民健康、稳定社会、促进食品国际贸易、满足食品生产与市场流通需求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标准制度及其实施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就其完善提供建议,构建合理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一、我国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1食品原料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在食品原料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当中,很多生产者大量地、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等,导致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附着沉淀在原料农产品中,如水果、蔬菜中的有机磷、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在食品原料牧产品的生产过程当中一些生产者利欲熏心,饲养牲畜时,使用瘦肉精、禁用兽药等化学物品;还有一些果农在草莓、番茄、西瓜等水果中使用催熟剂,来达到欺骗消费者的目的;在水产品养殖业中,不法业主不惜使用禁用鱼药,甚至使用激素类药物来提高水产品的成活率和出品率;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给食品原料生产的安全性也带来了严重威胁,例如,很多有害重金属元素,包括砷、镉、铬、汞、铅在食品中被检测出。很多药物和激素代谢速度非常缓慢,导致大量的有害物质在成品中残留,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2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部分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达不到规定的卫生要求,生产过程中灭菌不彻底,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出国家强制标准的规定,甚至有些产品被致病菌污染,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食品加工过程中一些食品原料中的天然有害物未完全消除,如土豆、青番茄中的龙葵碱,金针菇中的秋水仙碱等,加工中处理不彻底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食品加工中容易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油炸类食品在加工中由于油温过高,食用油多次地重复利用,导致成品中过氧化值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过量食用这种食品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不法业者超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更有甚者,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食品禁用的人工合成色素、防腐剂、化学合成甜味剂和其他工业添加剂等。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当中,很多违规,甚至违法的操作,导致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3食品销售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一些业者法律意识淡漠,无照、无证经营,仓储、货柜均达不到标准,致使许多在出厂时还是合格的食品,而在流通环节中就变成不合格的食品,甚至成为腐败124经济管理变质的食品;在食品销售过程中恶意出售过期、甚至是假冒伪劣的食品;有些地方食品卫生执法与工商等管理部门执法力度不强,导致食品在销售过程中得到的监管力度不够,百姓的食品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所有这些食品安全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这些问题对我们执法监督部门,技术检测部门以及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机构,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二、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没有完全和国际接轨。首先,标准总体水平偏低。我国一些标准的限量指标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中的限量指标相比,差距较大,指标水平偏低。以铅含量为例来说,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中规定的铅含量在葡萄酒中不得超过02毫克/升,液体乳中不得超过002毫克/升,婴儿食品中不得超过002毫克/千克;而我国相应标准的限量是葡萄酒中不得超过05毫克/升,液体乳中不得超过02毫克/升,婴儿食品中不得超过05毫克/千克。其次,一些标准太过老旧。例如,在较新发布的我国酱油行业标准中,三氯丙醇的限量与欧盟比较要相差近50倍。最后,在某些领域,存在标准短缺的问题。例如,对于食品中的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只有行业标准而无国家标准;几大类重点食品行业如乳制品、饮料等尚未制定专用良好操作规范。2食品安全标准混乱、交叉、矛盾。我国食品标准太多太乱,很多标准重复交叉、层次不清,甚至同一个产品有很多个标准。例如,国家发布的乳制品和婴幼儿食品标准竟多达40个,仅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就有5个。这么多标准同时存在,造成标准之间指标混乱,给监督执法部门的工作造成不少麻烦。同时,也导致乳制品生产者、经销者、管理者、消费者在执行标准时无所适从,造成很多的问题和困难。部分标准之间不协调,甚至互相矛盾。仍然以铅含量为例,GB6321-2003∃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规定铅不得超过005毫克/升,而QB1554-1992∃乳酸菌饮料%则规定铅不得超过10毫克/升。3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当前,我国有一部分企业标准化意识淡薄。首先,一些企业领导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根本不熟悉国家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其次,一些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不够扎实,有的企业根本不配备专职标准化工作人员,有的企业虽然配备了专职人员,但人员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标准化知识缺乏了解,根本满足不了正常工作的需要;最后,企业管理和经营工作基础薄弱,很多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投资规模少,普遍存在人员素质低、食品安全控制技术水平落后以及设备、设施老化等问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和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机构,没有检验人员、检测手段、仪器设备和检验标准,导致无法真正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食品的生产或流通等。三、建设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对策针对以上提到的我国食品安全以及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1严格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还存在漏洞,个别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食品,其生产和监督无标可依,无法可循。这就要求我们相关部门应根据我国目前现有的食品标准短缺、不统一、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组织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对标准统一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还可以建立国家标准信息资源交流平台,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通过该平台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实施、监管提供建议,增强标准制定过程中社会成员的参与程度。食品质量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一定要呈网状结构,覆盖面一定要广,决不留任何死角。随着食品国际贸易的发展,一些国家的食品质量安全法规、标准被其他国家认可,不同的国家认同统一的食品质量安全法规、标准,在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这种趋势尤为明显。因此,在制定标准时不仅要考虑其是否能适应食品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还要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外有关国家、区域组织已有的食品标准,应尽早和国际接轨,确保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法规、标准和世界先进的法规、标准同步;要加强对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标准、指南等技术文件的搜集、分析和研究,对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国际标准,要尽快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标准;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鼓励企业大力推行和使用采标标志,提高中国食品标准的总体水125经济管理平。不仅要考虑我国的国情,也要注意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食品技术。2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实施力度。首先,要加强宣传,及时公开食品标准信息,大力普及食品安全标准知识,促使企业实施人员了解、熟悉标准,提高企业负责人标准化意识,引导企业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促使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企业执行标准的自觉性。要通过宣传和培训来提高中国食品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提倡合法经营,鄙视和严厉打击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强化企业对食品安全标准的实施。要通过加强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培训,强化食品安全标准的实施,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标准宣传班和标准化知识培训班,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其次,提升行业协会的地位和能力,充分发挥其作用。推进食品安全标准的实施,除了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大力宣传以外,还应建立食品行业协会,并提高行业协会的地位和能力,通过行业协会来宣传食品安全标准,并监督企业行为。协会要定期组织会员学习,组织会员互相检查、参观,让更多的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了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从业人员要定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推进诚信建设,培养自律精神;行业协会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包括行业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疫标准、环保要求等,并及时提供给相关政府部门,研究对策,保持食品安全标准的先进性。行业协会要建立相互评议,相互监督的机制,让更多的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有效推动标准的实行,促进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3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监督力度。首先,要加强食品安全检测队伍建设,提高我国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检验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必须保证他们有条件成为标准化知识的传播和实施者,这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的前提。要健全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建设,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逐步提高质检机构信息化水平,尽快建成一个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检验检测体系。要细化监管职责,健全监管机制,将各项监管任务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环节,加大监管力度。其次,加大食品安全法的执法力度,要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对农产品和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增加抽查的次数和覆盖面。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打击,造成一种高压态势,使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最后,要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加重处罚手段,使制假、售假者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当其违法所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其违法所得,生产不法食品无利可图时,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不法食品的出现。& 参考文献![1]刘锐萍.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标准发展趋势与问题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2007,(10):34~37.[2]周玉琴,季任天,曹谷.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法制与社会,2009,(11):333~334.[3]张华云.海南省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的现状与对策[J].世界标准信息,2005,(10):64~66.StandardizationSystemofFoodSafetyinChinaandCountermeasuresWangYi(JinzhouBureauofQualityandTechnicalSupervision,JinzhouLiaoning,121000)Abstract:astheemergingoffoodsafetyissuesandtheimprovementandperfectionoffoodstandards,ourfoodsafesystemmadeagreatprogress.Butthereisstillakindofsituationthatstandardscannoteffectivelydealfoodsafetyissues.Tosolvethisproblem,wemustcarefullyanalyzethecurrentstatusoffoodsafetysystem,andcarefullyinvestigateandfindouttheproblemstobeimproved.Keywords:foodsecurity,standardization,currentstatusandcountermeasure[责任编辑:李哲]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