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 1)通畅呼吸道,氧疗,必要时呼吸机辅
助通气,改善呼吸功能。 • 尽早给予足够的抗菌素治疗,采取降 阶梯治疗原则,有效控制感染,多数患 者症状能够随之缓解。 • 对治疗效果不佳发展成难治性心力 衰竭的患者考虑应用利尿、强心和扩血 管药物
2)利尿剂:消肿、减少血容量和减轻右心负荷。 利尿剂宜在监测电解质情况下,小量,间断使用。 以免因利尿过快过猛,造成电解质紊乱、血液 浓缩和痰液干结不易咳出等不良后果。 • 一般轻度水肿可不用利尿剂; • 中度水肿可用氢氯噻嗪12.5~25mg,安体 舒通10~20mg,每日1~2次。 • 个别重度水肿口服治疗无效者,可应用呋塞米 20~40mg肌肉或静脉注射,视具体情况每日 1~2次,注意补充氯化钾,以防低钾低氯性碱 中毒发生。 • 水肿大部消退后应及时停用利尿剂。
2 无法手术 无法手术的患者往往为晚期临终前状态, 治疗十分困难。因高度浮肿,心源性肝硬 化造成顽固性低蛋白血症,又因胃肠道淤 血及摄入不足往往存在严重的低钠血症, 以上两种因素使血浆渗透压降低,造成循 环血容量不足,进一步加重少尿与全身水 肿,尽管使用大剂量的速尿也难以达到利 尿效果,此外患者对洋地黄制剂的有效剂 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难以通过调整洋 地黄的剂量达到治疗效果。
治疗方案:
• 注意祛除风湿活动病因。 • 纠正失调的电解质水平,如果存在严重的
低钠血症,血清钠在125mmol/L以下应谨 慎补充1.5%~3%的氯化钠溶液。 • 严格限制输液量,每日输液量不应超过 250ml,输液的目的仅限于静脉使用利尿 剂、调整电解质失调及纠正低蛋白血症等 治疗。
• 纠正顽固的低蛋白血症,间断补充白蛋白,提
• 血管扩张剂扩张肺动脉的同时也扩张体
循环动脉,具有降低血压,加快心率, 降低血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等副 作用。 • 尽量选用对心率和周围血压影响较小或 无影响的制剂,治疗过程中应监测血压、 心功能及动脉血气。
• 最好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肺毛细血管
楔嵌压>15~18mmHg,肢体动脉压 >90~100mmHg效果较好,并从小剂 量开始,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流动力学监 测结果,逐渐加大剂量。 • 伴有肺性脑病者不宜用扩血管治疗,有 效血容量不足或休克者必须查清原因, 纠正后方慎重考虑使用。有出血倾向或 器官有活动性出血者忌用。
扩张型心肌病RHF双腔起搏器植入
• 禁忌证:重度主动脉返流,全身感染性疾
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败血症,严重的肝 肾功能障碍,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 乱。当前国内外治疗的经验是对于伴有血 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应用双心室起搏, 对于多数患者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其确 切疗效特别是远期疗效仍需进行大量的临 床试验证实,目前临床应该严格掌握其适 应症。
扩张型心肌病RHF
• 2)症状以全心衰为主,特别是存在着高度浮
肿及血压降低者,UCG全心明显扩大,室壁搏 动明显减弱,LVEF< 25%者预后很差,治疗 应限制入液量并加强利尿剂的应用。 以上疗效较差并存在着严重水肿的患者可应用 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参考(难治 性心衰伴顽固性水肿的治疗)。非洋地黄类正 性肌力药物的应用如多巴酚丁胺(2~ 5μg/kg/min)或米力农(0.75mg/kg稀释 后静注,继以0.5μg/kg/min静滴4h),适 用于短期治疗HF(一般不超过5天)。
张功能的衰竭,相反可导致恶化,不宜选 用。 • 钙离子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具有改善心室 舒张功能的作用
冠心病、高血压病引起的RHF
诊断评价 • 存在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或高血压病史以及 相关证据; • 具有难治性左心衰或全心衰的临床表现; • 床旁超声心动图(UCG):左室射血分数 LVEF≤40%,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增大、 血浆脑钠素(BNP)水平明显增高; • 了解血压、心率、水钠潴留状态,评价血清肌酐、 钾、钠离子水平; • 评价有否诱发因素及相关并发症。
治疗方案
• 临床症状改善, 水钠潴留消退,逐渐停止静
脉血管扩张药物的应用,加服ACEI制剂, 并逐渐增加用药剂量,停止静脉速尿的应 用,肾功能正常口服双氢克尿塞,肾功能 异常口服速尿,后者口服安体舒通易导致 高血钾,应当小心使用,并且监测电解质。 心功能改善至Ⅲ级以内时,开始应用小剂 量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调整剂量至改善症 状的最小剂量。
4)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 ①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最常用的是米力农,通过 选择性抑制cAMP的磷酸二酯酶同工酶Ⅲ,使 心肌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而cAMP又可使 Ca2+从肌浆网及钙池中动员出来,细胞内 Ca2+浓度升高,因而增加心肌收缩力。 ②β受体兴奋剂:临床应用最多的是多巴胺和多 巴酚丁胺,通过兴奋β1和/或β2受体,使心 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并解除支气管 痉挛,而改善肺通气功能。但有增加心率,增 加心肌耗氧及诱发心律失常之弊,应予注意。
药物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 4)ACEI有扩血管作用,慎用于瓣膜狭窄
的患者,以免前负荷过度降低致心排血量 减少,引起低血压、晕厥。 • 5) 二尖瓣狭窄伴房颤的病人发生卒中的 危险性高,应当使用抗凝药物。
肺心病RHF
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是呼吸道感染 和缺氧。因此控制感染,改善通气情况, 纠正缺氧和CO2潴留是治疗的重点,如能 及时纠正以上诱因,可以防止发展成难治 性心力衰竭。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常以芳
基础治疗
• 绝对卧床休息:包括体力、脑力、精神上的
合理休息。 • 严格限制钠盐摄入量(除非有低钠血症) • 每天测量体重、记录24小时尿量 调整利尿剂的使用剂量 观察水钠潴留的控制情况 并控制入液量在750ml/d以下
不同病因的治疗
治疗前首先分析影响心排血量的六大因素: • 心肌收缩力; • 心率; • 心脏前负荷; • 心脏后负荷; • 心脏结构; • 心脏比邻的心外结构
3)强心剂:对肺心病右心衰竭疗效差,且因低 氧血症易出现毒副作用,如心律失常等。 • 应选用作用短、排泄快的制剂,剂量宜小,一 般为洋地黄常规剂量的1/2~2/3。 • 常用的制剂有毛花苷丙 0.2mg,或毒毛旋花 子甙K 0.125mg,加于葡萄糖液20mL中静 脉缓慢推注。 • 注意纠正缺氧,必要时补钾,以防洋地黄中毒。 • 因肺功差可引起心率快,不能以心率减慢与否 作为洋地黄用量是否足够的唯一指征,应结合 临床。
监测电解质
在右心衰的基础上多合并肺性脑病、难 治性低钠、低钾、低氯血症,为HF难以 控制的原因,因此及时纠正电解质失调, 十分重要,监测电解质特别是血清钠、 血清钾水平保持在正常状态。
扩张型心肌病RHF
• 1)以左心衰为主,超声心动图(UCG)左室 • •
收缩功能减弱为特征,伴随血压升高者治疗同缺 血性心脏病HF,预后相对较好。 合理选用血管扩张剂仍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而长期应用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 酮拮抗剂,在细胞水平上防止心肌重构的进行性 加重,调整体液内分泌,缓解病情进展起着较重 要的作用。
药物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 3)血管扩张剂主要用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R)的患者,减轻后负荷增加心排血量 而减少返流。用于 ①有症状的重度HF因其 他疾患而无法手术者。②重度HF换瓣术前 短期治疗。③无症状的AR患者已有左室扩 大,收缩功能正常,可长期应用,延长代 偿期。④已经手术置换瓣但持续收缩功能 异常。Biblioteka 二尖瓣狭窄所致的肺循环淤血
正确的治疗是首先用应用β受体阻滞剂,减 慢心率,延长左心室的舒张期充盈和左心房 的排空,抑制右心室的收缩,从而减轻肺淤 血和缓解症状,对于存在水肿及呼吸困难难 以缓解的患者应给予利尿剂治疗,争取手术 治疗是其治疗的关键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时,常无水钠潴留 所致的前负荷过度,急性缺血的心肌对洋地黄 既不敏感又易致毒性反应,因此宜选用扩血管 治疗为主

扩张型心肌病RHF
• 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采取双腔起搏器植入使左右心室同步收 缩对缓解HF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应 用此方法的适应证如下:扩张型心肌病 患者心功能NYHAⅢ-Ⅳ级,左心室舒 张末期内径≥65mm),左心室射血分 数≤0.35),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120ms),超声心动图二尖 瓣血流频谱提示EA峰融合。
4)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剂可减轻心脏前后负 荷,使肺淤血减轻,缓解肺动脉高压,对肺心 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 应选择有效的肺动脉及肺小血管扩张剂, 减轻肺动脉高压。血液动力学资料显示静脉应 用乌拉地尔、硝普钠、米力农及血管紧张素转 换酶抑制剂、均可起到较好的降低肺动脉高压 的作用,其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开搏通 12.5mg Q6h含服即可达到相似的治疗效果且 用药方便,经济,可靠。
• 严密监测尿量,电解质情况,因随着尿
量的增多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可导致 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及呼吸衰竭。 也应注意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的肾前性 肾功能不全
药物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 (1)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硝酸酯类慎用,硝普
钠、乌拉地尔禁用于严重瓣膜狭窄的患者。因以 上药物可导致体肺循环淤血的进一步加重及心排 量的进一步降低。 (2)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如ACEI、β受体阻滞剂、 醛固酮拮抗剂,治疗慢性HF 的长期临床实验, 均未将瓣膜性心脏病HF患者入选在内,因此,没 有证据表明,上述治疗可以改变瓣膜性心脏病HF 患者的自然病史或提高存活率,更不能用来替代 已有肯定疗效的介入或手术治疗。
风心病严重二尖瓣狭窄右室衰竭期全 身高度浮肿
1 介入治疗或手术 国际上心脏瓣膜病HF治疗的一致意见是:对 所有有症状的瓣膜性心脏病HF(NYHAⅡ级及 以上),以及重度主动脉瓣病变伴有晕厥、心 绞痛者,均必须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置换瓣膜 (因为有充分证据表明介入治疗或手术是有效 的,提高长期存活率);严重主动脉瓣或二尖 瓣狭窄或返流的病人,即使心功能已经严重受 损也应当考虑瓣膜置换手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