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的动漫外交
【摘要】2006年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欲通过动漫外交来树立国际形象,其做法和出发点都是美好的,但忽视官方交流和建立良好形象使到日本的外交仍不能如愿以偿。
但日本扶持日本动漫文化的发展的方式和推行动漫外交的方法是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
【关键词】动漫外交;日本;麻生太郎
日本外交部2006年曾推行“动漫外交”,希望通过向海外推广和宣传日本的动漫、音乐和时装等大众文化,包括举行一项国际性的动漫大奖赛,来改善日本的国际形象。
日本外交推出“动漫外交”是缘起于前外相麻生太郎在2006年4月28日的一次演讲中提出,日本要以闻名世界的日本漫画、动画进行外交。
这个日本政界著名的漫画迷在东京秋叶原数码好莱坞大学发表题为《文化外交新设想》的讲演,提出了以动漫等日本流行文化为主开展外交活动的战略。
麻生指出,目前世界各国的外交处于“品牌形象”的竞争中,日本要在21世纪成为世界所爱戴和尊敬的国家,必须提高日本的文化魅力,普通老百姓所创造的“舆论”将大大地影响一国的外交。
日本动漫在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年轻人中极具影响力,可以挑起“打造日本品牌,推销日本梦想”、把现代日本文化推向世界的重任,这是外务省的官员无论怎么努力都做不到的,因此应该把动漫用到日本外交上。
他提出了推广动漫文化的具体做法:(1)由国家有关部门设立一个24小时专门用英语向海外播出日本动画和电视剧的电视频道
(即是日本的nhk在海外要像bcc和cnn一样有英语频道),以增强海外观众对日本社会和文化的认识;(2)官民合作,推广日语教育;(3)在东京设立一个面向世界各国年轻漫画家的有权威的漫画诺贝尔奖——“国际漫画奖”,挖掘和培养有前途的漫画人才;(4)外务省任命日本优秀的动漫作家为“动漫文化大使”,并考虑协助这些人的作品在全球放映;(5)实施“文化交流实习生”计划,让当地的学生在日本大使馆或总领事馆从事一段时间的文化交流工作,培养“知日派”。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迫切地向世界宣传自己,获取认同感的迫切性。
其实这是有深刻的背景原因的。
日本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经济已经实现超级大国的目标,但在政治上依旧处于低迷。
美国学者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这样讽刺过日本:“前苏联在军事上是超级大国,在经济上是侏儒;也有国家可能是经济巨人,军事上却是侏儒,日本则是一例。
”日本一直深感在政治外交的卑微,积极发展外交宣传自己,希望树立大国形象,另外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做着政治大国的梦想。
日本一直为了在外交打开新局面,可谓煞费苦心,屡出奇招。
麻生太郎在2006年演讲的时候已经是67岁的老人,对于动漫来说他是非常资深的动漫迷了。
他想到尝试用文化这种软实力开拓日本外交的空间,加强日本的国际影响力,可谓是另辟蹊径。
很多人会好奇,提出这样奇妙的外交思想的麻生太郎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麻生太郎出生于1940年,家世显赫,是战后著名首相吉田茂的
外孙。
他是日本政治家、实业家,人第92任内阁总理大臣,任第96任安倍内阁副总理兼财务大臣和金融担当大臣,11次当选众议院议员。
其政治主张是:和日本同样具有尊重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市场经济等基本普世价值的国家强化合作的价值观外交政策方针,提出“自由与繁荣之弧”的构想。
在50年代日本动画动漫开始发展,麻生太郎自幼深受熏陶,非常喜爱漫画,甚至如数家珍。
一般来说,喜欢动漫的人都是积极活泼的,在政坛上他是著名的“鹰派”人物,其主要表现为曾公开指责指责中国干涉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直指外长李肇星“身为一国外交机构的最高官员,公然指责别国领导人‘愚蠢、不道德’,这根本就是品格上的欠缺。
”对待台湾问题上,他曾说过“自由与繁荣之弧”制衡中国。
曾说过台湾是一个“法治国家,从多种意义上说,是与日本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
2006年他又以外相身份坚决支持李登辉访日。
他还曾与我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食品等问题上产生激烈争吵。
在2007年他说:“中国米和日本米的价格差异,连阿兹海默症患者都知道。
”这些的言论都曾让中国包括东南亚同胞们感到无比的愤慨和极度的反感。
作为日本国的动漫外交的倡导者和支持者,麻生太郎的形象也因为言论也并未能得到动漫迷们的认可。
他和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在学习院大学政经学系是同学,但宫崎骏曾批判麻生公开漫画迷嗜好的态度与露骨利用漫画迷的身分是意图获得御宅族的支持。
同时,爱好漫画人士也担心麻生的坏形象会引发群众对漫画和动画片
的偏见。
这是因为有舆论批评麻生的愚蠢行动和发言是起因于沉迷漫画的“漫画脑”。
例如在2013年1月21日他出席召开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国民会议时,针对老年患者的高额医疗费问题,说:“想死的人还让他们活着。
想想用政府的钱来支付(高额医疗费),这些人应该心虚。
希望他们能够快一点死,不这样考虑的话问题无法解决。
”这立刻引来日本社会各界的抨击。
可见麻生太郎首相提倡的“动漫外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动漫迷们并没有因为欣赏动漫本身,而去肯定日本的外交。
相反,青年们表示:日本的动漫的确让人欲罢不能,但是一看日本的政治和外交就感到恶心。
本来动漫主要吸引的群体是青少年,现在青年将动漫和外交进行区分开来。
这也使到日本的动漫外交的最终目的并没有达到。
长期从事日本文化研究的专栏作家刘柠也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指出:“官方交流陷入低谷,软性外交是日方的替代性策略,意在加大宣传广告效果,加强青年交流。
但我个人对这种策略的效果表示怀疑。
”
日本的外交仍要回到原来的官方交流轨道上,所以麻生太郎在2008年到中国进行访问时向中国人民道歉,并对殖民侵略深表反省。
尽管如此当初动漫外交的意愿欲弥补其在历史问题上受损的外交形象并没有达成。
但是日本的动漫外交作为新的外交方法是值得我国学习的。
动漫外交具备了三个条件:动漫自身的发展成熟、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文化市场的巨大潜力。
日本的动漫产业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到现在已经发展
为将一切与动漫相关的产业都一并统入了完整的产业链。
它以电视电影动漫为主题,包括杂志、图书、录像带、dvd等的综合产业,并涉及到玩具、电子游戏、文具、食品、服装、广告、服务等广泛领域。
它带来了轻松的娱乐方式,展现独特的文化魅力,还依靠庞大的产业链,引领着时尚潮流。
日本动画片占据了全球60%以上的相关市场份额。
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漫及衍生品就达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美国钢铁总收入的4倍。
其动漫内容产业市场的总体规模,估计已占日本gdp的10%强,已经成为日本的第三大产业。
日本动漫产业的崛起,正是政府对其充分重视、运用政策杠杆调控布局的结果。
其主要做法有以下五点:一是重视基础建设。
日本曾重资投入动漫产业基地等硬件建设。
目前,全日本有430多家动漫制作公司,其中61.4%集中在东京,产业群的地理位置相对集中。
二是立法的完善。
2004年,日本正式公布了《内容产业促进法》,把内容产业划入《创造新产业战略》,希望通过文化产业化,将经济结构从硬力量(经济和军事)转向软力量(文化价值观和品牌)。
此外,日本政府还利用各种充满“特色”的行政手段来支持动漫产业。
在政府的支持下,日本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财团法人,保护日本动画片及其衍生产品的知识产权。
三是建立产业信息服务体系。
全球化的背景下,海量、及时的产业信息是动漫企业“快人一步”的必要条件。
在日本,经济产业
省传媒与内容产业局是管理动漫产业的重要机构。
此外,日本经贸部于2003年专门成立了内容产业全球策略委员会。
这些机构都致力于推行动漫政策,推广产业项目,对动漫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行扶助。
2004年,日本成立第一家动漫基金,2005年还出现第一支投资基金。
金融界也开始在内容产业链条里出演重要角色。
四是注重人才的培养,几乎每年都有年轻人赴海外学习动画制作,目的是掌握海外最新的技术和潮流,日本也很重视和其他国家的动漫交流。
五是外交策略的灵活性。
在世界上日本的推销动漫的策略是给国外提供“免费午餐”。
日本外务省利用“政府开发援助”中的24亿日元“文化无偿援助”资金,从动漫制作商手中购买动漫片播放版权,并无偿地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电视台播放,等这些国家对这种“免费午餐”形成依赖后,再实现从低价位到正常价位的出口。
由此可见,日本的动漫外交是一种三位一体的外交。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文化和经济结合,现在再添上政府的扶持和包装,作为外交的一种形象和品牌,走向世界,可谓一举多得。
日本通过动漫文化的输出,在全球推销自己为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同日本政府把文化输出提高到外交的层次拓展和提升了国家的软实力。
日本对其文化输出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为中国对外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它对动漫产业的扶持更值得我国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借鉴的。
【参考文献】
[1]熊妮.日本“动漫外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苏州日报.日本扶持动漫产业的政策与措施[n],
2008-03-25.
[3]舒锐锋,雷才丽.日本动漫外交的思考与借鉴[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9(2).
[4]日本外务省:http://www.mofa.go.jp/mofaj/index.html,201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