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ppt课件
• 化脓性脑膜炎与破伤风一样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等表现,但一般无咀嚼肌痉挛,无阵发性抽搐。患者 常有高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等。脑脊液 检查有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等。 • 狂犬病有被狗、猫咬伤史,患者呈兴奋、恐惧状,听 到水声或看到水便发生咽肌痉挛,被称为“恐水症”。 可因膈肌收缩产生大声呃逆,如犬吠声。 • 下颌关节炎、齿龈炎、咽喉炎、腮腺炎早期可有张口 困难,但无颈项强直,并有局部疼痛,早期有发热等 全身症状。
破伤风
破伤风是指皮肉破伤,风毒之邪乘虚 侵入而引起发痉的疾病。
其临床特点是有外伤史,有一定的潜伏期,以 发作时呈现全身或局部肌肉的强直性痉挛和阵 发性抽搐为主要特征。 外伤所致者,又称金创痉; 产后发生者,称产后痉; 新生儿断脐所致者,称小儿脐风或脐风撮口。 临床上以外伤所致者最常见。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诊治有较详细的记 载 ,但是定名为破伤风则首见于唐代蔺 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破 伤风病,以药(指至真散)敷贴疮口,即 以温酒调一钱服之。”
• 发作期典型的发作症状是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性痉挛和阵发 性抽搐。
• 后期:因长期肌肉痉挛和频繁抽搐,大量体力消耗,水、电 解质紊乱或酸中毒,可致全身衰竭而死亡。或因呼吸肌麻痹 引起窒息、心肌麻痹甚至休克、心搏骤停而危及生命。
• 脓液培养可有破伤风杆菌生长。血液或脓 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助于明确致病菌 种类,指导选用抗生素。
证候:抽搐停止,身有微热,时有汗出,面 色苍白,神疲乏力,头晕,心悸,或有口渴, 或肌表有蚁行之惑,或自汗肢冷,甚则牙关 不适,偶有痉挛;舌质淡红,少苔,脉虚无 力。 治法:养血营筋、健脾扶正。 方药:当归补血汤合当归地黄汤加减。
应彻底清创,清创应在局麻下进行,仔细 检查痂下有无窦道或死腔,将所有的坏死 组织、异物等彻底清除。闭合的脓腔应通 畅引流、伤口应暴露,不可缝合。并用氧 化剂如高锰酸钾、双氧水等溶液冲洗和湿 敷伤口。
•
西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为破伤风杆菌通过皮肤或 黏膜的伤口侵入体内,特别是伤口窄而深、有异 物、坏死组织多、引流不畅等伤口缺氧的环境下, 细菌在伤口局部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外毒素。 外毒素有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两种。前者吸收至 脊髓、脑干等处,与中间联络神经细胞的突触相 结合,抑制突触释放抑制性传递介质。运动神经 元因失去中枢抑制而兴奋性增强,致使随意肌紧 张与痉挛;后者能引起心肌损伤和组织局部坏死。
•
本病是因皮肉破伤,感受风毒之邪所引起。
金刃创伤,风邪入侵 由于开放性创伤,腠理不 密,风邪乘虚而入,由表入里,邪入经络,甚至内 侵脏腑,引动内风而发病。 溃疡失治,病邪内侵 特殊邪毒经疮面内侵,热 郁于里,不得外透,内外合邪而发痉。 肝血不调,筋失滋养 风邪入里传肝,肝血不虚邪恋证。
证候:轻度吞咽困难和牙关紧闭,周身拘急, 抽搐较轻,痉挛期短,间歇期较长;苔薄白, 脉数。
治法:祛风镇痉。
方药:玉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
证候:角弓反张,频繁而间歇期短的全身肌肉 痉挛,高热,面色青紫,呼吸急促,痰涎壅盛, 胸腹满闷,腹壁板硬,时时汗出,大便秘结小 便不通;舌红绛,苔黄糙,脉弦数。 治法:祛风止痉,清热解毒。 方药:木萸散加减。
是在肌肉持续性痉挛的基础上发生的,轻微的 刺激。如声音、光亮、震动、饮水、注射等均可诱 发强烈的阵发性抽搐。每次发作可持续数秒、数分 钟或数十分钟不等。发作时患者面色苍白,口唇紫 绀,呼吸急促,口吐白沫,流涎,磨牙,头频频后 仰,四肢抽搐不止,全身大汗淋漓,表情非常痛苦。 强烈的肌肉痉挛和抽搐有时可使肌肉断裂、出血, 甚至发生骨折、脱位和舌咬伤等。 发作间歇期长短不一,在间歇期,疼痛稍减, 但肌肉仍不能完全松弛。
首先从头面部开始,进而延展至躯干、四肢。患者 开始感到咀嚼不便,咀嚼肌紧张、疼痛,然后出现 张口困难,牙关紧闭;面部肌群痉挛,形成苦笑面 容;颈项肌痉挛时,颈项强直,头略向后仰,不能 做点头动作;咽喉部肌肉痉挛,可引起吞咽和呼吸 困难;背腹肌痉挛时,腰部前凸,头和足后屈,呈 角弓反张状;膈肌和肋间肌痉挛可出现呼吸困难, 甚至窒息;膀胱括约肌痉挛可引起排尿困难,甚至 尿潴留。
破伤风抗毒素的应用:一经确诊,应尽早使用破伤风抗毒 素。 镇痉:使用镇痉药可使患者安定,减少对外界刺激的敏感 性,而使痉挛不发或少发,使患者较长时间处于安静或睡 眠状态,有利于治愈。常用水台氯醛灌肠,或巴比妥类药 物,或冬眠合剂等。 支持疗法和抗生素应用:补充营养和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 抗生素常选用青霉素、甲硝唑等。 针刺:一般采取泻法,留针15~20 min。①牙关紧闭: 取穴下关、颊车、合谷、内庭等。②角弓反张:取穴风府、 大椎、长强、承山、昆仑等。③四肢抽搐:取穴曲池、外 关、台谷、后溪、风市、阳陵泉、申脉、太冲等。
• 潜伏期:通常是6~12 d,个别为1~2 d。也有在伤后数月或 数年因清除病灶或异物而发病的。潜伏期的长短,与创伤性 质、部位和伤口的早期处理方式以及是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因 素有关。潜伏期越短,病情越严重。预后也越差,死亡率也越 高。
• 前驱期:一般1~2 d。患者常有头痛、头晕、乏力、多汗、 烦躁不安,咀嚼无力,张口略感不便,反射亢进;伤口往往 干陷无脓,周围皮肤暗红,创口疼痛并有紧张牵制感。
预防为主,宜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风毒在表证
内治
风毒入里证
正虚邪恋证
辨证论治
外治
其他疗法
西医治疗、针刺等
• 凡创口必须早期清创,特别是污染严重或较深的 创口。
• 人工免疫:①自动免疫法: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②被动免疫法:尽早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 深部创伤、潜在厌氧菌感染可能的患者,可在l周 后追加注射一次。 • 患者隔离,环境安静,避免光、声、振动,注意 口腔及皮肤护理,为防止重症患者发生窒息,可 在上下牙之间放臵橡皮开口器,防止舌咬伤,随 时吸出口腔分泌物。并注意营养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