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大白菜品种选择 (1)二、大白菜贮藏特性 (1)三、大白菜贮前处理 (2)适期采收晾晒整理和预贮药剂处理四、贮藏方法 (3)堆藏垛贮?批贮法?架贮楼上楼贮法埋藏法假植贮藏窖藏冷库贮藏气调贮藏五、大白菜常见贮藏病害及防治 (4)软腐病炭疽病灰霉病轮纹病霜霉病大白菜贮藏技术一、品种选择按大白菜叶球形状可分为抱头型、长筒型和花心型三种。
在这三种不同类型中以抱头型包心紧实,叶球大,品质优,抗寒性强,耐贮藏。
实践证明,各地选择适于当地消费习惯又耐贮藏的品种或一代杂种进行贮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不同品种的白菜耐贮性不同。
中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青帮类型比白帮类型耐贮藏、青白帮类型介于中间。
大白菜的耐贮性与叶球的紧实度有一定关系,以“八成心”为好,能延长贮藏期,减少损耗。
栽培中在氮肥充足的基础上,增施磷、钾肥,可提高二、贮藏特性大白菜性喜冷凉湿润,作为营养贮藏器官的叶球部分,正是在冷凉湿润条件下形成的。
故贮藏大白菜要求低温条件,温度范围在0℃±1℃为宜。
相对湿度以85%-90%为宜。
大白菜的叶球是在冷冻条件下形成的,其保护组织差,叶片在贮藏中易失水萎蔫和脱落,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士1℃。
大白菜在贮藏中易失水萎蔫。
因此,要求较高的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为90%一95%。
大白菜的贮藏损耗主要有脱帮、腐烂和失水,入窖初期以脱帮为主,后期以腐烂为主。
贮藏温度偏高和晒菜过度,会促进脱帮和失水。
贮藏中大白菜的抗病性逐渐下降,因此病烂主要发生在贮藏中后期。
低温和高温是减少大白菜贮藏损耗的主要条件。
三、贮前处理在选好适贮品种后,应剔除无心、虫害、灰叶、烂叶、裂根、抽薹,防止田间病害带入贮藏场所。
1、适期采收要适时采收,收菜过早,气温、窖温均高,于贮藏不利,收菜过晚,易在田间受冻。
一般要在严霜来临前采收,以8成熟时采收为好,如充分成熟则叶球炸裂,不利于贮藏;应选择天气晴朗,阴天时易感病,田块干燥时进行。
要保持1-2轮外叶,收菜时留3厘米长根或从球底部砍倒,也有带根贮藏的。
留种与假植贮藏的大白菜,一定要留根收获。
贮藏菜一般要求包心不十分紧实,这样可以防止或减少过春后抽薹开花、叶球爆裂的现象发生。
2、晾晒许多地方都要将砍倒的菜在田间或近处晾晒2-3天,使外叶失去一部分水分,组织变软,可以减少机械损害提高细胞液浓度而使冰点下降,增强抗寒力。
晾晒的程度一般掌握在外部老菜帮对折不断即可,如晒菜过度,组织萎蔫,会促进脱帮。
3、整理和预贮经晾晒的大白菜运到窖旁,摘除黄叶烂帮时,不要清理过度,不黄不烂的叶片要尽量保留,以保护叶球,同时进行分级挑选,以便管理。
经修整后,如气温尚高,可在窖旁码成长方形或圆形垛进行预贮,并根据气候情况进行适当倒垛。
4、药剂处理针对大白菜在贮藏中易脱帮腐烂,可以辅以药剂处理,在收获前2-7天,用25-50毫克/升的2,4D水溶液进行田间喷洒,或在收后于窖外或窖内喷洒或浸根,有明显抑制脱帮的效果。
也可用低深度(10-15mg/1)的2-4滴处理白菜根部,药效能保持2-3个月,正好躲过脱帮严重时期,以后腐烂加重,药效己降低,容易除掉烂菜帮,便于修整菜。
用200-500毫克/升的萘乙酸处理也有类似的作用。
四、贮藏方法大白菜贮藏方式很多,可堆藏、沟藏(即埋藏)、窖藏和冷库贮藏。
(1)堆藏长江中下洲、华北南部适宜堆藏。
在露地或大棚内将大白菜倾斜堆成两行,底部相距1米左右,向上堆码时逐层缩小距离,最后两行合成一起成尖顶状,高1.2~1.5米,中间自上而下留有空隙,有利通风降温。
堆垛时既要注意防止白菜受热和减少倒菜次数,又要注意菜垛的稳固和不易倒塌。
堆码时每层菜间可交叉放些细架杆,支撑菜垛使之稳固。
堆外覆盖苇帘,两端挂草包片。
开闭草包片以调控垛内温湿度。
华北地区初冬时节也采取短期堆藏,一般在阴凉通风处将白菜根对根,叶球朝外,双行排列码垛,两行间留有不足半棵菜的距离,气温高时,夜间将顶层菜(封顶)掀开通风散热;气温下降时覆盖防寒物。
堆藏法需勤倒动菜,一般三、四天倒一次。
它的贮期短,又费工,损耗大。
(2)垛贮? 垛贮分死垛活垛两种:①死垛扩藏:大白菜在窖内码成数列高2米汽右的长条形垛,宽0.6米左右,垛问留适当宽的通风道和走道。
垛长各地不等,一般在2米左右,垛的码法是每两棵朵叶梢相对,根朝外排列,逐层向上摆;上层菜在下层菜的缝隙处,称为“压缝”,垛的两头靠支柱处把菜横过来摆,以防倒垛。
码菜时要求码得平、垛得齐、勾好心、压好缝,这种码法的优点是、简便稳固、保温好、贮量大,每平方米可贮400一500千克,管理操作力便。
缺点是通风不好.垛内外温度不均,因此应加强倒垛。
②活垛旷藏:鞍山的垛贮方式和上述死垛略有不问,即各层菜之间不是压缝,而是菜菜成行,缝缝成行,这样码通风效果好于压缝的死垛。
本溪还有一种横三顺:花码垛法,通风效果更好。
(3)批贮法? 北京市多用批贮法。
先从窖的一侧离墙15—20厘米的一棵菜长的宽度摆—列,称为一批,批内向行菜的根叫方问相同.上层的方间相反。
批内分几个码,每码长约3米,两端坚高梁秆束。
每批放几层菜后用压在中间的高粱秆,绕体竖立的高梁秆束,使起支撑作用,防止倒批。
按批间距离一根菜的长度,码完第一批再码第二批,在行批之间,每隔2—3层菜,间隔4—5棵间以一棵莱支撑于批间,以加强批的稳固。
(4)架贮? 就是把大白菜摆放在分层的菜架上.束架结构大都是立两排固定的架柱,间距1.2米.在同排的交柱间设若干层横架或活动的横杆,单居架每层距离20厘米.放一层菜。
双层架30厘米,放二层莱,架的层次根据窖而定。
架贮法每平方米的贮菜量250—350千克,这种方法通风好.倒菜次数少.省工,损耗少.可以适当延长贮期,缺点是需要大量架材,贮量比垛贮低,倒菜、摘菜不方便。
(5)楼上楼贮法? 固定架3层,每层架码6—7层菜.这种方法在哈尔滨、吉林应用广泛,是提高单位面积贮量又有较好的通风条件的好方法。
缺点是管理不方便,摘菜、倒莱比较困难。
(6)白菜埋藏法? 也叫沟藏法,在露天地上挖贮藏沟,把已晾晒、整修好的菜根向下直立排列入沟里,排满后在菜的上面加一层草或菜叶。
埋藏的关键是沟的深度、下沟时间、覆盖的厚度和方法。
埋藏沟的深度依当地陈土层厚度及是否贮藏越冬而定。
以后随气温下降逐渐在上覆土保温,覆土厚度随地区、气温而定,掌握原则是以严寒季节不使覆土冻透为度。
此法将覆盖土作为主要的管理手段。
下沟时间在旅大地区是以2—3片叶稍微受陈的程度为适宜,即小雪前后,而在沈阳是立冬前后。
覆土厚度在0.5米到0.7米左右。
沟贮法要选择地势平坦高烘,土质较招实,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沟向多为东西延长。
又因埋入沟中不易检查,并受地温影响较大,故需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埋藏沟应尽早挖好,经充分晾晒后十分干燥;第二,严格杜绝并清除病、伤残菜入贮;第三,在不受冻的前提下尽量推迟埋藏时间;第四,白菜的包心程度不得超过70%~80%;第五,开春地温回升以后适时结束贮藏。
河南郑州地区沟藏白菜的方法是,沟深以菜长为准,沟宽1—2米,长度不限,将整理好的菜根向下立放于沟中,天冷时莱顶上覆一层薄上或覆盖白菜叶,春节时上市,贮期40天左右。
在西安的沟藏法是将每三条菜地垄铲平,土堆在周围。
中间码菜,沟宽35厘米,小雪前将白菜根向下摆于沟内,白菜露出地面2厘米,随温度降低,随时加盖草帘。
沟藏法简便易行,但损耗较大。
(7)白菜的假植贮藏是将菜连根拔起,单株假植于沟内,沟的深度随各地气温不同而异。
河南一带,沟深以立放菜棵之后,上面还剩20厘米的空隙为难。
陕西省,上面剩的空隙至少要40一60厘米。
沟在贮菜前一次浇足水,待水溜下后将莱密置于沟内,天冷时沟上覆一层草帘。
(8)窖藏这是较经济、实惠而方便的一种贮藏方式。
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应用极为普遍。
窖藏优于堆藏和沟藏。
尤其是通风贮藏窖贮效更佳。
因窖内设有隔热保温层,有较完善的通风系统,建筑面积大,有的可出入大货车,便于作业和管理。
但因窖跨度大,窖内温度不大均匀,严寒季节温度大,天窗口的菜易受冻,而窖的墙角处因通风不良又易受热。
窖藏及其管理:将备贮菜入窖,码成高1.5米左右,1~2棵菜宽的条形垛,垛与垛之间留一定距离,以便通风和操作。
码垛方法随地区而异:如东北地区多为实心垛,入窖初期根对根地双行排列,进入严寒时期改为叶球对叶球排列,以利保温防寒。
这种方法贮量大,垛稳固,但通风效果差。
北京地区码单批,即以一棵菜排列成单列码放,每层根或叶球排列方向一致,上下层则相反。
批与批之间相隔横放一棵菜的距离,码批时可在批间每隔2~3层放几棵菜以保持批间的距离并增加批的稳定性,最后留出一定空间,便于管理人员倒菜。
管理要点在于适度通风换气与及时倒菜。
利用天窗、气孔、窖墙窗换气或开启风机强制通到调节窖内适宜温、湿度的目的。
倒菜既能排出垛内的呼吸热和内源乙烯,又能检查菜的状况,及时剔除黄、烂叶片及病株,以保持其良好状态。
(9)冷库贮藏此外,白菜还可以冷藏,冷藏白菜不需要预贮,白菜稍晾晒后,立即人库,贮藏期间不需要倒菜。
在冬季气候温和地区,可堆贮白菜。
在田间或销售点附近的背阴处堆成单行或双行的菜垛,堆高约1.5m,天冷时可覆盖苇席或草帘防冻。
此种方法可有效地控制贮藏环境条件,但贮藏成本加大。
为提高库容量,在冷库中采用装筐码垛或用活动架存放,每筐可装20~25千克,可码10~12只筐高,每平方米可码40~48筐,贮量在800~1000千克以上。
筐装白菜入库应分期分批进行,每天进入量不宜超过库容总量的1/5,以防短期内库温骤然上升而影响白菜的贮藏品质。
垛要顺着冷库送风的方向码成长方形。
筐、垛间均需留有一定空隙。
要随时查看各层面、各部位的温度变化,通过机械输送冷空气来控制适宜温度。
20天左右需倒一次菜,倒菜时应注意变换上下层次。
一般库内应用冷风降温,为防止白菜失水过多,可在筐垛四周及顶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采用此法贮藏白菜质量好,操作简单,可贮至第二年6月。
(10)气调贮藏据考查贮藏白菜采用CA气调库贮藏,效果特别明显,贮藏半年之后仍不开帮、不发芽,菜业鲜嫩,好菜达90%以上。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白菜对气调的数值要求是氧气1~4%,二氧化碳0~4%。
五、大白菜常见贮藏病害及防治1、软腐病:为细菌性病害,从伤口侵入发病,如大白菜在采收、搬运、贮藏中易机械创伤,成为该菌的侵染途径。
被害部位出现半透明的水渍状病斑,随后慢慢扩大。
在空气湿度高的情况下,病斑上常溢出灰褐色的黏稠状物。
干燥时,分泌物粘着在病斑表面。
而病烂处均产生硫化氧臭味。
成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该病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5—30度,最高40度,最低2度,致死温度50度以上。
此病在2—5度的低温下也能生长发育,是蔬菜低温贮藏中常见的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