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包虫病的超声诊断

肝包虫病的超声诊断


49
肝包虫囊肿超声鉴别诊断
其中前三型应与肝囊肿、多囊肝、肝脓肿鉴别; 后二型应与肝血管瘤、肝细胞肝癌鉴别。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50
1. 肝囊肿
形态:圆形或椭圆形,囊壁光滑,轮廓光滑整齐; 内部回声:呈无回声区; 囊肿二侧壁可见“回声失落”现象,并因回声反射方向
和折射方向而出现侧壁声影。 后方回声增强效应。 较大的囊肿常使肝内管腔受挤压、扭曲、移位。 囊肿合并感染或出血时,囊腔内可呈低弱回声(肝囊肿
右肾位置常可被推挤而移位。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55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56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57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58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59
3. 细菌性肝脓肿
高热、寒战、右上腹痛; 细菌进入肝脏后引起炎症反应,形成多数小脓肿,进而
融合呈较大脓腔,脓腔中心为脓液和坏死肝组织,脓腔 外周被纤维组织包裹,其周围有退行性变肝细胞和炎症 细胞浸润、组织水肿。 肝右叶多见,可单发及多发。
的囊壁是肝脓肿与肝囊肿的鉴别点)。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51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52
肝囊肿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53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54
2. 多囊肝
肝脏不规则明显增大,形态失常,轮廓不光滑,高低不 平。
肝内布满无数大小不一的无回声区,内径从数毫米至数 厘米不等,囊肿间隔一般较薄,呈线状回声。各个囊肿 后缘增强不明显。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08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09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10
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是对腹部及其他部位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新技术; 有助于病变的发现、定位、定性及治疗疗效的判断。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可以凸显肝泡型包虫病灶周边浸润增 殖带的微血供的特点;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30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多 子 囊 型 并 部 分 坏 死 包 虫 病
31
4. 坏死实变型
包虫囊肿内液体逐渐吸收,大量变性坏死的胶泥样囊皮 充满其间;
超声显示为球形实质性病灶,病变有清楚的包膜,与周 围肝组织分界明确,内部呈强弱不均的杂乱回声,呈膜 状回声堆积;
或黄胶样,并可见大的破口。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20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21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22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23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24
3. 多子囊型
超声显示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 壁厚,囊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环状回声带、分隔成“蜂房
脓肿壁或内部可合并有钙化。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66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67
4. 肝血管瘤
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肝内出现边界清晰的占位性病变;浮雕征; 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内部以高回声型居多,少数为低回声型;病变区内部回声分布呈
筛网状; 边缘裂隙征或血管进入、血管穿通征; 病变后方回声多无明显变化; 随访观察,病变多无明显增大; CDFI:因血流缓慢常不能显示血流信号。
肝包虫病的超声诊断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2
Country/city with cases
囊型包虫病的病例分布 Case distribution of cystic hydatidosis
分型
囊型包虫病 泡型包虫病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5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病变易向肝门区汇聚,压迫、侵犯胆道系统,54%病例 合并有肝内小胆管扩张;
参照病理学改变超声可分为三型:巨块型、弥漫结节型、 液化坏死型。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97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98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99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00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42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43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44
坏 死 实 变 型 并 部 分 囊 壁 钙 化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45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46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47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48
肝包虫囊肿超声鉴别诊断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术中所见:囊内充满大量实性坏死的母囊和子囊碎片, 呈糊状或胶泥样称为基质物质。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32
坏死实变型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33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34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35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36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37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1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2
肝单纯囊肿型包虫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3
人体组织依衰减程度不同分类
衰减程度 极低 低 中等 高 极高
组织器官
二维超声图像表现
尿液、胆汁、囊液、
无回声
皮下脂肪、肾髓质
低回声
肝、脾、肾皮质
等回声
肌腱、软骨、肝血管瘤
高回声
骨骼、钙化、肺(含气) 强回声(后伴声影)
1.单纯囊肿型
早期原发包虫囊肿; 肝内圆形无回声区,囊壁光滑而完整,“双层壁”,后
方回声增强。 囊肿的大小与囊壁的厚度与“虫龄”有关。 囊砂(头节)回声,显示为沉积于囊底部的密集强回声点,
随着体位的改变而漂浮于囊液中,呈典型的“落雪”征。 术中见囊液清晰,内囊洁白而新鲜。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71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72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73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74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75
囊型包虫病合并症的超声诊断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76
1. 合并感染
发生率约17%。 胆瘘是引起继发感染的主要原因。 合并感染后酷似肝脓肿,除全身症状外,声像图表现为
6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7
囊型包虫病
肝脏内以囊性为主的占位性病变,约占人体包虫病的 70%;
超声诊断准确率可达98%。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8
囊型包虫病的超声分型
单纯囊肿型 内囊塌陷型 多子囊型 坏死实变型 钙化型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9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80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81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82
肝包虫破入胸腔:
原发包虫囊肿多位于肝右叶顶部,声像图显示囊壁厚而 收缩,外形不规则,囊内含有卷曲的带状或不定形强回 声。毗邻膈肌的囊壁、肝包膜与膈肌粘连增厚,共同呈 一宽的弧形强回声带,膈肌活动明显减弱,囊肿经膈肌 有破口与胸腔相通,胸腔底部有积液或子囊回声。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83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84
肝包虫破入胆道:
破裂的包虫囊张力明显降低,囊壁厚,外形呈“鸭梨形” 或椭圆形,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包虫囊与相邻扩张的胆 管间有破口相交通,囊内充满卷曲的或斑片状碎囊皮强 回声,并可延伸至破入的胆管内,进入胆管的包虫内容 物可随呼吸而移动。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68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69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70
5. 原发性肝癌
肝实质内多发或单发的圆形或类圆形团块; 多数癌结节具有完整或不完整的低回声包膜; 肿块内部回声多而复杂,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回声、
强回声或混杂回声,结节中心可见液化; 周围可见窄的暗环; 肝癌结节后方回声常无明显变化; 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胆管内可见癌栓; 肝门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4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5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6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7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8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9
2.内囊塌陷型
代谢障碍、创伤或感染引起的内囊破裂漂浮于囊液中。 声像图为卷曲或折叠的带状回声,呈“水中百合花”征; 术中见囊液多呈淡黄色清晰或混浊液,内囊为暗灰白色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60
脓肿前期(炎症期):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部回声 均匀或不均匀,周围可出现高回声圈或低回声晕环;
脓肿形成期:边缘较清楚的无回声区,壁厚而粗糙,内 壁不光整;脓肿的内部回声特征依其液化程度和所含内 容物而有所不同;可呈单房或蜂窝状分房;
脓肿吸收期:脓肿壁回声增强,脓腔残留物回声杂乱。
101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02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03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04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1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