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稳定杆设计计算

稳定杆设计计算

7 横向稳定杆

为了降低偏频和改善行驶平顺性,乘用车悬架的垂直刚度和侧倾角刚度设计得较低,在转弯时可能产生较大侧倾,影响行驶稳定性。为同时获得较大的静挠度和侧倾角刚度,在汽车中广泛地采用了横向稳定杆,如图8.53所示。另外,在前、后悬架上采用横向稳定杆,还可以调整前、后悬架的侧倾角刚度之比,获得需要的转向特性。但是当汽车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左、右车轮垂直位移不同,横向稳定杆被扭转,加强了左、右车轮之间的运动联系,对行驶平顺性不利。

图8.53 横向稳定杆的安装示意图

为了缓冲、隔振、降低噪音,横向稳定杆与悬架和车身(车架)的连接处均有橡胶支承(图8.53中A、T、C处)。由于布置上的原因,横向稳定杆通常做成比较复杂的形状,但为简化计算,一般认为横向稳定杆是等臂梯形,同时假定在车身侧倾时力臂的变化可忽略不计。

如图8.54所示,设在车身侧倾时,在横向稳定杆的一个端点作用力F,在其另一个端点作用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下面推导在F作用下横向稳定杆端点的位移cf。

(a) 横向稳定杆尺寸示意图 (b) 车轮位移与横向稳定杆位移图

图8.54 横向稳定杆安装尺寸及位移图

图8.55为横向稳定杆半边的弯矩图。在力F作用下横向稳定杆发生弹性变形,F作的功与横向稳定杆中总的变形位能相等。

图8.55 横向稳定杆半边弯矩图

横向稳定杆变形位能的计算公式如下:

(1) Tl段的扭转位能。

2T1p =4FlUGJ (8-110)

式中,pJ为横向稳定杆的截面极惯性矩;G为材料剪切弹性模量;Tl为横向稳定杆直线段长度。

(2) 1l段的弯曲位能。

2312 =6FlUEJ (8-111)

式中,J为横向稳定杆的截面惯性矩;E为材料弹性模量。

(3) 0l段的弯曲位能。

002222322233200002()()1 =dd()2212llFllxMxFUxxlllEJEJlEJ (8-112)

其中,x 轴的原点在横向稳定杆的对称中心。

(4) 2l段的弯曲位能。

22222234332300()1 =d()d()226llMxFUxFlxxlllEJEJEJ (8-113)

F作的功与横向稳定杆中总的变形位能相等,有

c12342FfUUUU (8-114)

22322233T1c320323p()2{()[()]}46126FllFlFFfllllllFGJEJEJEJ (8-115)

由于2l一般很小,可忽略式中右边第四项,得

223320T1c()236pllllllfFGJEJEJ (8-116)

此外,还应该考虑橡胶支座(轴承)和连接杆上橡胶垫所产生的位移为

n0dnnz00n011CCFFFfFFCCCCCCC (8-117)

式中,zC为总的换算橡胶零件线刚度,n0zn0CCCCC,nC为连接杆上橡胶垫的线刚度;0C为换算到横向稳定杆端点的橡胶支座线刚度,可以按照如下方法确定:设R是橡胶支座上的力,c0lRFl。

支座变形为

30000RlRfCCl (8-118)

式中,0C为橡胶支座的径向刚度。

相应的横向稳定杆的端点位移为

2cc002000c00llFFfflCllCl (8-119)

所以

2000c0lFCClf (8-120)

20n02cn00z222nc000n0clCClCClCClCllCCl (8-121)

因此,横向稳定杆的总位移zf为

223320T1zcdpZ()1236llllllfffFGJEJEJC (8-122)

设车身在侧倾时受到横向稳定杆所产生的阻力矩sM,侧倾角为,根据虚位移原理得

zs2FfM (8-123)

ztc22nffmBB (8-124)

式中,B为轮距;tf为车轮位移;n、cm定义见图8.52。

假定车轮作平动,则

zc2fnBm

czzszc222mFfFfMFBfnnBm (8-125)

设sC为横向稳定杆的角刚度,则

2222cccss223320zT1cpz2()22233zmmmFBBFBMnnnCfnlllflllBmGJEJEJC (8-126)

由于横向稳定杆主要承受扭矩作用,一般仅校核扭转剪应力为

ss3p0.2MMWd≤ (8-127)

式中,d为横向稳定杆直径;[]为许用扭转应力。横向稳定杆采用与螺旋弹簧相同的材料制造,热处理也相同,可取[]=800N/mm2。

习 题

8-1 悬架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在设计中如何满足这些要求?

8-2 悬架有哪些具体说明类型?如何根据车型选择悬架的结构形式?

8-3 分析侧倾角刚度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8-4 分析影响选取钢板弹簧的长度、片厚、片宽以及片数的因素。

8-5 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要求有哪些?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特性与导向机构有哪些关系?

8-6 减振器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哪些?在设计中如何选取这些参数?8-7 在图8.24中,F为地面施加在纵臂端点的垂直力,nF为其垂直于纵臂轴线的分量,试推导式(8-32)。

8-8 某中型客车底盘采用纵置钢板弹簧后悬架,其主要参数如下:后轴满载轴荷为44250N,非悬挂质量为5439N;钢板弹簧作用长度为1375mm(前后段长度比例为1.15),弹簧片宽为76mm,片厚为9.5mm,片数为13;质量转移系数2m=0.92。满载时弹簧固装点到地面距离c为480mm,许用应力[]为1000Mpa,试对钢板弹簧进行校核。

8-9 某乘用车满载时前轴簧载质量为1060kg,轴距2400mm,满载时质心至前轴距离为1300mm。采用螺旋弹簧非独立前悬架系统。螺旋弹簧平均直径D为160mm,许用静扭转应力c[]=500N/mm2,试按照静扭转强度选择钢丝直径d。

8-10 参照教材图8.51,推导减振器阻尼系数公式:2a22cosmi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