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得体会:特色小镇的发展问题与调适路径(最新)

心得体会:特色小镇的发展问题与调适路径(最新)

心得体会:特色小镇的发展问题与调适路径(最新)

一、特色小镇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发展迅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运动化”趋势明显

在政府评比纳入名单和各类激励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成 为政府的重点工作,有些地区甚至有专门的特色小镇数量、投资规模、产值、人 口等考核指标。

(―)功利性较强

各级政府把特色小镇作为投资平台打造,希望利用特色小镇招商引资,带动 当地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只要投资商承诺投资就是特色小镇建设的资源, 缺乏必要的引导、规范和统筹规划。

(三)建设园区化有的地区为了迎合特色小镇建设的指标考核要求,简单把产业园区戴帽为特 色小镇,内涵和外壳依然是产业园区,营造的发展环境也是园区发展生态,有的 特色小镇甚至连一个居民都没有,完全颠覆了对传统小镇概念的理解,和特色小 镇的发展理念相距甚远。

(四) 追求短平快效果

出于任期考核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有的地区不顾特色小镇的要求,过于追求 短平快效果,盲目引进各类投资商特别是房地产商进行开发,使得房地产商得以 利用特色小镇建设的名头,获取建设用地从事其房地产投资和建设。虽然短期内 投资可以上去,但导致部分特色小镇演变为了房地产项目,由于小镇缺乏特色产 业支撑,极容易演变为“空心镇”和“人为造镇”。

(五) 简单模仿复制

有的地区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模仿其他地区特色小镇的成功样板, 如基金小镇、

康养小镇、互联网小镇等名目多样的特色小镇比比皆是。有的甚至一张规划图即可复制,使得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着千镇一面等问题。应保持小镇宜居尺度,不盲 目盖高楼,不盲目拆老街区,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

二、特色小镇发展应坚持的调适路径

(一) 坚持创新导向,高标准培育特色小镇

创新培育特色小镇的理念、思路和方法,防止“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 老路”。适当提高创建要求,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和数量限制,不搞“运动 式”部署推进。

(二) 坚持因地制宜,差异化打造特色小镇

从实际出发,发掘特色优势,防止照搬照抄、一哄而上。根据区域要素禀赋 和比较优势,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 的独特产业生态,防止“千镇一面”。

(三)坚持以人为本,高起点创建宜业宜居宜游特色小镇以人为核心,进行高起点规划,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城镇 功能,补齐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走节能低碳发展 之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 坚持市场主导,多元化构建特色小镇建设主体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要求,创新建设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提高多元 化主体共同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的积极性。政府做好规划编制、设施配套、文化建 设、生态保护、资源要素保障等,防止政府“大包大揽”。打造集产业链、投资 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

(五) 坚持节约用地,集约化提升特色小镇土地产出效益

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管控和引领作用, 统筹安排特色小镇建设用地,

保障合理用地空间,优化建设用地布局。按照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积极盘活存量 土地和未利用地,大力推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着力提升节地水平和土地资源 配置效率,防止借机“圈地造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