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阅读都是根本。北美教育中,最
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三年级以前培养孩子的独立阅读能力,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具体的教学情况看,背单词靠阅读,
学习和使用 Phonics 是为了阅读,锻炼辨音能力、培养语
感也是为了阅读。
国外的早教内容,实际上从4岁左右开始,就培养孩子
的独立阅读能力,通过分级读物等方式让孩子们一点一点的
提高自己的自主阅读能力。在国外的早教理念中,不重视知
识性的灌输,但是对于人文素养这一块的重视和投入一点都
不少。4岁左右开始自主阅读是一个比较科学的时间。在学
龄前和小学低年级教会孩子阅读的方法,在阅读中识字,通
过阅读提高认知,然后靠阅读这个本事去学习其他的学科知
识。这是国外低龄儿童教育的一个主导思路。
最有价值的阅读方法应该是让孩子能够通过画面和单
词、句子来对应。这样的情景对应,会让孩子摆脱对单词中
文含义的依赖,当阅读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出现一个表
达方式,孩子想到的是某些场景,而脑子中的这个场景,就
是这种表达方式被正确运用的场合。出现一个单词,孩子想
到的是在哪些表达中、什么场景下用到了这个单词,这个过
程的积累,也就是英文思维的训练过程。按照这样的过程,
孩子一定不会是看到一个单词,先想中文,然后用中文去想
和它搭配的英文单词,再把孤立的单词组合在一起的过程。
而且,孩子对单词的理解,一定超过我们这些家长们。
读也是一样。当你读了千八百本原版读物之后,你说什
么的时候,脑子里一定能找到她的英语语境。这个时候,因
为英语语境的存在,你对一个词的用法几乎可以脱口而出
了,那还要回头找中文意思来帮忙吗?
因为,大量的阅读是提高人文素养的一个途径。如果在
学龄前没有开始的话,以目前国内的状况,上学以后大量的
作业就会挤占阅读的时间,孩子的学习越吃力,作业上花费
的时间越多,就越没有时间来做课外阅读。如果这样度过一
两年以后,孩子的文字理解力会有影响。而一旦到了四年级,
学习上的分化很大程度上和文字理解力相关。所以很多老师
说,到了5、6年级,孩子们小时候的欠账就都看出来了,
但是很多孩子已经无力弥补。
很多时候,我们如果把目标就设定在分数上,我们的孩
子就会像考试机器方面发展;如果我们把读书的目的就设定
在字词上,我们的孩子就无法品味书本带来的乐趣。如果我
们把眼光放远一些,孩子就会自己在摸索中积累能量。而这
个能量,能够让孩子面对各种环境的变迁。
一个好的思维方式或者说一种学习能力对于孩子的价
值。回头再细品国外对于三年级教育的要求:要让孩子到三
年级的时候学会阅读。学会阅读,不是会多少字、多少词,
而是阅读的方法,通过阅读获得一种思维方式、思维能力,
这是终生受益的能力。孩子能否自主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孩子的思维方式。目前中国的孩子,在知识积累上都做了不
少,很多孩子字词认的不少,但是到了高年级,分化的主要
原因就在于对过去知识的运用上。因此阅读对于孩子的思维
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