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劳动经济学课件 第八章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劳动经济学课件 第八章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22
2.1 对国际收入差距扩大变动的解释
二、对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增长 由于对技术劳动力的需求的增长,大学生的工资在20 世纪80年代后稳定增长,导致技术雇员和非技术雇员 工资差距逐步拉大,扩大了收入的不平等。 技术雇员需求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 第一,新技术出现后,行业内对于新技术的需求上 升,必然需要那些相对来讲受过更高教育的人。 第二,产品需求在不同行业之间发生变动,对技术 雇员的需求上升。
第八章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收入不平等测量
及变化的趋势、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 教学重点
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
1
第八章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收入差距讨论的核心是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问题。
第一节 收入不平等测量及变化的趋势 第二节 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第三节 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
倡导结果公平的原因:涉及到“价值的价值观”问题, 收入分配和收入的再分配建立在效率和平等这一价值 的理念之上 ,收入差距不能太大所隐含的价值准则是 一种人道主义的社会准则。
34
3.1 平等与效率的认识
机会公平
17
1.4 我国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变化
2 、 地 区 之 间 的 工 资 差 别 的 变 化 : 由 1985 年 的 2.07倍,扩大到2011年的3倍。
山东一位科级公务员,县里局长一级的干部,工资加上津 补贴是2200元,每月住房公积金扣8%,养老保险扣2%, 医 疗 保 险 扣 2% , 加 起 来 扣 12% , 拿 到 手 的 也 就 1500 ~ 1600元,县长(处级)也就3000元。
8
1.1 国际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
全球有28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这个数字几乎占 世界人口的一半。当中更有12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1美 元。
世界财富的很大一部份集中在美国,大约占30%。 全球1%最富有的家庭中,40%在美国;三分之一在 欧洲;另外三分之一在富裕的亚太地区,其中包括 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
不平等程度的扩大和恶化作为条件,像台湾、伊朗和韩国, 低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改善也没有 必然的联系,如秘鲁和菲律宾;而有些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增 长率较低,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程度也降低了,如斯里兰 卡、萨尔瓦多等国。
7
1.1 国际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
全球的收入差距扩大:
全球基尼系数已经上升到0.659以上。 世界各国之间的贫富悬殊问题不断恶化。2006年占世界
25
2.1 对国际收入差距扩大变动的解释
五、全球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由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流动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 移,发达国家的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拥有者从经济 全球化中受益,而非熟练技术工人因受到来自发展 中国家的竞争而受到损害。
发展中国家的高人力资本其收入在较低的起点上得 到增长,国内的一些技术和非技术工人由于其较低 的劳动力成本而获得收益。但农业部门很难分享经 济全球化的利益。
11
1.3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
改革前总体上: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状况表现为较为 严重的平均主义格局。
改革后总体:居民个人收入分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12
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0.474
2012年
13
14
据联合国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基 尼系数突破0.52;2011年中国的基尼系 数将突破0.55,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 大的国家。
中国贫富差距比为1:13
15
1.4 我国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变化
改革前,城镇职工的工资差别经历了一个不断下 降的过程。
改革后,工资差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化主要 表现在行业、地区、产权属性、职业和员工个人 之间工资的差距明显扩大。
16
1.4 我国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变化
1、行业工资差距变化:由1978年的2.16倍,上升 到 2011的 4.48倍。金融业工资水平仍为最高 。
23
2.1 对国际收入差距扩大变动的解释
三、国际贸易和工会主义
从80年代开始,美国面临着激烈的进口竞争,大大减少 了一些高工资、工会化行业的劳动力雇佣,由于工会会 员的工资很难下降,所以在工会化行业劳动需求出现了 大面积的缩减,转移出来的雇员增加了低工资行业的劳 动供给。出现了工资向下的压力。
公有住房的分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单位职工之间、 不同地区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均等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为调动单位和个人积极性的 “创收”政策,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单位收入。“制 度外收入”有效解释了单位间职工收入的差距。
31
2.2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4、劳动力市场因素 主要涉及到劳动力供求状况、劳动力流动以及教育和人力资本 投资收益率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26
2.1 对国际收入差距扩大变动的解释
小结: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工资和就
业的基本力量
美国劳动力市场上报酬差距扩大的主要现象,有三个基本 的经济模型能够对此加以解释:
一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供给较之受高等教育的劳 动力的供给要快,这使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走低。
二是制度力量的变化。比如,在美国,工会化程度的下 降,使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特别是生产工人的报 酬减少。
24
2.1 对国际收入差距扩大变动的解释
四、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变化
美国技能雇员和非技能雇员在劳动力供给组成中的变化, 主要与20世纪70-80年代婴儿高峰期出生的劳动力,以 及妇女劳动力涌入劳动力市场有关。
缺乏经验和技术的工人数目的上升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 联系,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和认识。 第一,这一数量上升会提高所有产业的低工资雇员相 对于高工资雇员的比例。 第二,在各个低工资劳动力市场中,年轻雇员和缺乏 经验的女工的增加,会降低这些市场中雇员的相对收 入。
2
第一节 收入不平等测量及变化的趋势
1.1 国际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 1.2 收入不平等测量的含义及难点 1.3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 1.4 我国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变化
3
个人收入与经济增长
什么是个人收入? 1938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海利•西蒙斯(Simons): “个人收入可以定义为这样两项之和,一项是行使的消
费权力的市场价值,另一项是资产存量价值的变化”。 用通俗的话来讲,个人收入包括个人的消费部分和储蓄
部分。 这一收入定义基本上被国际学术界和各国统计部门所普
遍接受,具体到实际收入的计算上,与此定义最靠近的是家 庭或个人可支配收入。
4
个人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库兹涅茨提出:不平等与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主要观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的增长,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起初上升, 继而下降。 影响:引起发展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激发了 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变动的长期 趋势的研究。
30
2.2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3、政策性因素
主要涉及到税收、农副产品价格调整、住房改革、灵活 的工资体制、事业单位创收等方面的政策的制定与出台, 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有着重要的影响。
税收政策: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城镇居民,而税收远 高于城镇居民,强化了收入不均等程度。
国家对农副产品价格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收入 增长幅度。
深圳市司法机关的一名普通公务员科员,每月税后固定收 入为6547元,包括基本工资和津补贴5658元,加班费889 元。深圳市一个科员的工资,是上述山东某县的科级领导 的4倍。
18
3、不同所有制企业之 间的工资差别变动: 2011年 ,在内地“国 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 是私营单位职工平均 工资的2倍。
19
4、不同职位或不 同岗位工资差距的 变化:
国有企业:同一企业 内不同职位工资由 3倍上升到10倍, 如银行业,行长的 工资是上百万,而 基层员工的工资是 几万。
20
第二节 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2.1 对国际收入差距扩大变动的解释 2.2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21
2.1 对国际收入差距扩大变动的解释
行业垄断性经营的形成,既有生产要素占有的初始 不平等的原因,也有制度障碍的原因。
从1989年开始,行业工资差别基本上保持升幅。在 竞争性的市场条件下,行业间工资差别是由行业的 产品供求状况、劳动力供求状况、行业资本构成的 不同、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等主要因素所引起的。 但是在非竞争性市场,垄断利润往往是行业工资差 别的主要来源。
(3)地区工资差别与地区间在经济增长速度(可以用 地区人均国民收入衡量)、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制造业 中的就业人数)、与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地区平均教育 水平)等有关。
29
2.2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2、制度或体制性因素
主要集中表现在行业性垄断经营、制度外收入、按 生产要素分配这三个方面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上。
人口20%的发达国家所拥有的世界总产值高达86%,它们 占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也高达82%; 而占世界人口75%以上的发展中国家所占的世界总产值为 14%和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18%。 世界前10位经济大国排名,美国仍居第一。世界上最不 发达国家由10年前的36个增加到目前的48个,其中33个 在非洲,13个在亚太地区,2个在拉丁美洲。
三是对受高等教育的劳动力的需求比受教育程度较低的 劳动力需求增加更多。
27
2.2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1、经济增长和发展
(1)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使农业和非农业劳动人口之 间收入的差距上。
28
2.2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1、经济增长和发展
(2)在城镇经济中,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极大扩大了 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国民经济不同产业发展不平衡, 也是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教育收益率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在劳动力收入中的作用, 通常是通过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体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