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物合成反应课件 中国药科大学
药物合成反应课件 中国药科大学
用氟对芳烃直接进行取代反应,反应过于激
烈,需在氩气或氮气的稀释下,于-78℃进行 氟代芳烃常用Schiemann反应。
碘对芳烃的取代反应效果也不好。需在反应
介质中加入氧化剂或碱性缓冲物质或能和碘 化氢形成碘化物的金属氧化物以除去反应生 成的碘化氢,或采用活性强的碘化剂。
羰基化合物的卤取代反应
反之呢?
对于开链烯烃,烯键ɑ-位亚甲基一般比ɑ- 位甲基容易卤代。
NBS/(PhCO)2O2 CH3(CH2)3 C
H C CH3 H
CH3(CH2)2
H CH C Br
C CH3 H
为了形成更稳定的自由基,有时双键可以发生移位 或重排
Ph3CCH2CH NBS/hv
CH2
Ph3CCH
CH
CH2Br
注:对于烯丙位氢的卤代,不宜用x2。常用 NBS、NCS,选择性高,副作用小。 溶剂:常用四氯化碳、氯仿、苯、石油醚等 惰性溶剂,防止加成的副反应。
三环类抗过敏药赛庚啶的合成中间体
合成扑尔敏第一步反应
芳杂环的苄位也可发生卤取代反应。
三、芳烃的卤取代反应
反应机理:亲电取代
or其它 卤化剂 δ —络合物
碱催化:与酸催化的情况相反,α-推电子基 降低了α-氢原子的活性;why ????
而吸电子基有利于α-氢质子脱去而促进反应。
故若在过量卤素存在下,反应不停留在单取代 阶段,易在同一个α-位上继续进行反应。 -卤仿反应。
异构化
反应中生成的溴化氢具有加快烯醇化的同时具 有还原作用,能消除α-溴酮中的溴原子。
三、卤置换反应
1、醇、酚的卤置换反应 2、羧酸的卤置换反应 3、其它官能团的卤置换反应
教学目的
1.了解卤化反应定义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2.了解卤化反应分类以及一些新的卤化试剂
的应用; 3.掌握卤取代、卤加成及卤置换反应的机理 以及反应条件。 4.熟悉各种卤化反应的选择性。
外向exo
endo/exo=4
endo, exo, syn, anti Descriptors of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groups attached to non-bridgehead atoms in a bicyclo[x.y.z]alkane (x >=y > z > 0). If the group is orientated towards the highest numbered bridge (z bridge, e.g. C-7 in example below) it is given the description exo; if it is orientated away from the highest numbered bridge it is given the description endo. IUPAC
一、不饱和烃的卤取代反应
烯键上氢原子活性很小,直接卤取代或
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发生氢-金属交换均 少见。常用炔烃的硼氢化-卤解反应来 制备卤代烯烃。
炔烃比较活泼,利用卤取代反应可以得
到1-卤代炔烃。
1、在碱性水溶液中和卤素直接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Ph NaOH/Br2/H2O
C CH Ph C C Br
第二节 卤加成反应
一、不饱和烃的卤加成反应
卤素的活性次序为F>Cl>Br>I
氟的活性最高,和烯烃反应剧烈,在加成的
同时伴有取代、聚合等副反应,故合成应用 价值很小。 氟代化合物一般不用卤加成的方法得到,而 常用卤取代反应,或选用含氟的原料。 碘对烯烃的加成产物不稳定,可消除碘分子 得到原来的烯烃,故是一个可逆反应。
氟西汀
Cl CHCH2CH2N CH3 N È ½ Ç ô  ±Ä à Br
氟康唑
CH3 CH3 CHCH2CH2N CH3 N
抗过敏药扑尔敏
双氯灭痛
å ½ Ç ô ä ±Ä Ã
第一节 卤取代反应
1、不饱和烃的卤取代反应
2、芳烃的卤取代反应 3、羰基化合物的卤取代反应(烯醇和烯胺 衍生物)
卤化剂:X2、N-卤代酰胺、HOX、t-BuOCl、Cl2O、 以及XX’等。
常用lewis酸做催化剂:
AlCl3 SbCl5 FeCl3 FeBr3 SnCl4
TiCl4 ZnCl2
也可直接用Fe, Al, P, I2等
卤化剂的活性次序: Cl2>BrCl>Br2>ICl>I2
X2 + MXn I2 + Br2 X I2Br + MXn+1 + Br
温度下或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与卤素、 N-卤代酰胺、次卤酸酯、硫酰卤等在非极性 惰性溶剂中发生卤取代反应。尤以N-卤代酰 胺、次卤酸酯效果较好。
烯丙位和苄位自由基的稳定性决定了卤取代
反应的难易与区域选择性。
125℃,2h
140~160℃ 6~10h
若苄位有卤素 等吸电子取代 基,自由基的 稳定性降低, 使卤取代不容 易发生,除非 提高卤素浓度、 反应稳定或改 用活性更高的 卤化剂。
反应本质及选择性相同于烯烃的卤加成反应
次卤酸本身为氧化剂,不稳定,需新鲜制备。
遵循马氏规则。 而次卤酸酯作为卤化试剂,机理与次卤酸相 同,但稳定性高,可在非水溶液中反应。
N-卤代酰胺中常用的有:N-溴(氯)代乙酰胺
(NBA, NCA);N-溴(氯)代丁二酰亚胺(NBS, NCS)。同样遵循马氏规则。
烯醇硅烷醚β碳原子的亲核性比相应的烯醇酯强, 其卤化反应更容易进行。 不同烯醇硅烷醚的制备和分离较为简便。 可选择不同条件得到动力学控制或热力学控制的 产物。
C
C H
O
SiMe3
C
C H
O
COOR
酮过量
醛
3、烯胺的卤化反应
稳定性高 亲核性强
????
与 烯 醇 酯 的 卤 化 相 比 较
氯取代和溴取代反应
芳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卤素的定位效应
规律遵守一般的芳烃亲电取代反应,但选择 不同的卤化剂及其用量和反应条件,可影响 单或多卤取代物以及位置异构体的比例。
当芳环上存在释电子基时,卤代反应容易进
行,常可发生多卤代反应,但选择适当的条 件,可以使反应停止在单或双卤代阶段。
试解释 之
氯和溴对烯烃的加成是合成上重要的卤
加成反应,其氯代或溴代产物为重要的 中间体。 为亲电加成机理: 以对向加成机理为主,同向加成的比例 可因所用卤素及烯烃上的取代基不同而 不同。 反应的立体化学、影响因素以及可能的 副反应。
Hale Waihona Puke R1 C R1 C R2 X X C R4 R1 C R2 R3 R2
新 进 展
1.不饱和烃的硼氢化-卤解反应的立体化学;
2.羰基的α-卤取代反应:酸催化、碱催化及通
过烯胺; 3.卤素之间的置换反应 4.新型的卤化试剂
重
点
1、不饱和烃与卤素的加成反应静态极性效应;
2、不饱和烃与次卤酸(酯)、N-卤代酰胺的加
成反应; 3、芳烃的卤取代反应; 4、卤置换反应; 5、羰基的α-卤取代反应。
3-羰基甾体
Py的作 用??
酮的选择性 ketoselectivity
减少双键加成
取代,快,可逆 加成,慢,不可逆
四溴环己二烯酮
特点:亲电活性大,无需催化剂,只得到单取代产物, 反应中不生成卤化氢,适用于对酸、碱敏感的酮。 区域选择性高,取代反应主要在烷基取代较多的α位。 对αβ不饱和酮也较好,还可用于醛的α-溴代反应。
第一章
卤化反应
Halogenation Reaction
卤化反应
一、卤取代反应
1、不饱和烃的卤取代反应 2、芳烃的卤取代反应 3、羰基化合物的卤取代反应(烯醇和烯胺衍生物) 1、不饱和烃的卤加成反应 2、不饱和烃和次卤酸(酯)、N-卤代酰胺的反应 3、不饱和烃的硼氢化-卤解反应
二、卤加成反应
Why
羧酸衍生物的α-卤取代反应
1、酰卤、酸酐、睛、丙二酸及酯
α-氢原子活性较大,可直接用各种卤化剂进行取代反应
对于饱和脂肪酸酯的α-卤代反应,可在强
碱作用下生成活性较大的烯醇碳负离子。
羧酸的α-氢原子活性较小,一般需先转化成 酰氯或酸酐,然后在进行卤化。
也可采用羧酸的烯醇硅醚进行α-卤取代反应
X
C X
R3
X R1 C C R4 X R2 R3
R4
桥型
anti
X
C X
R3 R2
X R3 C C R4 X
R4
R1
syn
开放式
+anti
1、立体化学
立体化学主要取决于烯烃的结构及反应中空
间障碍因素。 1)对于直链烯烃,卤素离子优先进攻能使碳 正离子更稳定的双键碳原子(连有烷基、烷 氧基、苯基的碳原子),最后得到对向加成 的外消旋混合物。 反式烯烃得到赤型dl,对称烯烃得meso-体,顺 式得苏型dl。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卤化剂的影响
Why ??? ????
E
55~56%
28~29%
Z
E Br2
62~63%
88%
21~23%
12%
3) 副反应
重排、消除及双键移位 双键上连有季碳时
重排
又是为什 么?
溶剂—亲核性溶剂
如何解 释???
醋酸银有什么作用??
二、不饱和烃和次卤酸、N-卤代酰胺的反应
1、酮的α-卤取代反应: 机理:属于卤素亲电取代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