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
当某纳税人的纳税对象金 额为8000时,计算其应 纳税额
?比较两种累进的结果有 何差异?
税种 增值税 营业税
征收对象与税率
增值额 17%
营业额 3%、5%、5-20%
纳税人(单位和个人)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 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
我国境内从事交通运输、建筑 安装、金融保险等服务业
消费税
征收依据:公共权力,包括
政治管理权(核心) :如税收 公共资产所有或占有权 :如国有资源收入 公共信用权:政府发行公债收入
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
绝对指标:年度财政收入、中央、 地方财政收入 相对指标:财政收入/GDP(NI) 、中央、地方财
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 动态指标:收入增长率、收入对GDP弹性
二、财政收入的结构与形式
收入形式分类(形式结构):
税收: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税收三性 公共收费:公共品(劳务)所有权,行政事业性收费 国有资产收益:公共资产所有权或占有权 债务收入:通常被视为一种非经常性财政收入,
主要用于弥补财政收支缺口或公共投资 其他收入:主要是捐赠、罚没等偶然收入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一项负收入 货币创造:
消费品或消费行 为
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 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企业所 得税 个人所 得税
资源税
纯收益额 25%
个人所得额;比 例税率或超额累
进税率
自然资源 固定税额
各种企业及事业单位和社会团 体等组织
在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人 (无论居住何地)
在我国境内开采属于资源税征税 范围的矿产品的单位和个人
起征点和免征额
起征点:指税法所规定的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 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到起征点 的就全额征税
免征额:指税法所规定的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 的数额,小于免征额,不征税;大于免征额, 根据扣除免征额部分余额征税;
纳税人及相近概念
纳税人(法律课税主体、纳税义务人):指税 法所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可以是 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和个人,
负税人(经济课税主体):最终实际承担税负 的人;可以与纳税人一致或不一致
扣缴义务人:指税法所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 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交纳税款义务的单位 和个人;
内容:社会物质财富 形态:力役—实物—货币
公共收入的统计口径
1. 口径一:公共收入1=预算内外收入+社会保险 基金收入+国内外债务净收入
2. 口径二:公共收入2=预算内外收入+社保基金 收入
3. 口径三:公共收入3=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 4. 口径四:公共收入4=预算内收入
公共收入征收依据以及度量指标
列入政府一般预算中的预算内收入 置于一般预算以外单独管理的预算外收入
按所有制 按部门结构 按地区结构
三、税收原理
税收概念及特点 税收要素(或税制要素) 税收分类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 税收原则 税收制度设计的主要问题
四、中国现行税收制度
中国现行税种体系 所得税系(重点介绍个人所得税):包括企
税务代理人:指依法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的委托,代为办理各项纳税事宜的人。
纳税对象及相近概念
纳税对象:指对什么征税,是征税的基本依
据,通常作为划分税种的依据
税基(计税依据):对征税对象的具体量化,
可以以商品自然单位(从量)或货币为计量单 位(从价);有时也指税收的基础
税目:指征税对象的具体细化; 税源:各种税收收入的最终出处;税源与征税
超额累进税率与全额累进税率计算比较
纳税对象金额 税率 速算扣 除数
1000以下
5% 0
1000-2000 10% 50
2000-4000 15% 150
4000-8000 20% 350
8000以上
30% ?
当某纳税人的纳税对象金 额为800时,计算其应纳 税额
当某纳税人的纳税对象金 额为3000时,计算其应 纳税额
税收的“三性”:
① 税收的强制性: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征税,违抗者受
法律制裁
② 税收的无偿性:征税后不需要偿还或付出任何代价。 ③ 税收的固定性:征税前以法律规定纳税人、征税对
象和课征标准。
(二)税收要素
纳税人 课税对象(课税客体)、税目、税源、税基 税率 纳税环节、期限 纳税地点 税收优惠与减免 违章处理 起征点和免征额
对象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二者的关系类 似于纳税人与负税人
税率
含义: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有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考虑税收减免)之分
类型(计税依据): 比例税率:不论征税对象的大小,只规定一个
比例的税率;可以分为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 例税率、单一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 固定税额(定额税率):按照单位征税对象,
公共收入体系
无偿收入
有偿收入
预算内收入 预算外收入 货币创造收入
内债净收入ຫໍສະໝຸດ 外债净收入税收收入 其他收入 收费收入
附加收入
基金收入
管理性收入 资源性收入 证照性收入 检验检疫性收入 政府性基金收入 社会保障基金收入
按是否有偿分为
有偿收入(主要是债务收入) 无偿收入(主要是税收收入)
按管理要求分为
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税率制度。
累进税率
含义:指根据征税对象大小,规定不同等级
的税率,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类型(计税依据):
➢ 全额累进:把征税对象按税额大小划分为若干 不同等级部分,每个等级分别适用相应等级的 税率
➢ 超额累进: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与之相适 应的等级的同一个税率征税
请比较超额累进和全额累进的异同?
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全部收入-税法允 许的各种扣除,税率为25%)和个人所得税
流转税系(重点介绍增值税) 财产税
(一)税收概念与特点
税收定义: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或者满足社
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法律预先规定的标 准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实物和(或)货币,所取得财 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第七章 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
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税收原理、税收制 度、税制改革(已经在公共预算中讲过)
本章主要内容
公共收入概述(界定、度量、统计口径等) 公共收入的结构与形式 税收原理 中国主要税收制度 公共收费的相关理论 公债收入的相关理论
一、公共收入概述
公共收入是指在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为满 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通过各种 途径和形式,依法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和实 物收入的总和。通常包括预算内收入和预算 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