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山东万杰医学院英语教研室李园园255213)摘要:语言歧义属于语义学研究的范畴。
本文旨在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分析引起英语中歧义产生的各种因素,找出歧义产生的各种原因,并分析了应该如何理解英语歧义,最后从语用学方面谈了歧义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语用效果。
关键词:英语歧义、语音、词汇、语法、歧义理解、语用效果一、概述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当一个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命题时,我们便称之为歧义。
歧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存在于任何一种自然语言中,英语也不例外。
英语中歧义结构多种多样,歧义句举不胜举。
那么在英语中,这些歧义具体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应该如何理解歧义句?它们又有什么样的语用功能呢?这些都是我们在本文中将要讨论的问题。
二、英语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英语歧义主要来源于三方面:语音,词汇和句法结构,所以通常将歧义分为以下三类:1.语音歧义语音歧义主要是由于两个或更多的词同音异义或句中词语的连读而产生的歧义。
语音歧义只在口语中存在,变成文字形式后,这种歧义便自动消失。
例如:There is no flow/floor in that building.a.那幢楼没有裂缝。
b.那幢楼没有地板。
2.词汇歧义词汇歧义是指句子中的某个词的意义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般是由于词的多义性或同形异义等引起的歧义。
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一词多义引起的歧义。
如:He went to the bank.a. 他去银行了。
b. 他去河边了。
(2)词义变化引起的歧义。
如:Only some of the visitors gained admittance into the clean room.在句中的短语clean room,原为普通用词“一个干净的房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现在取得了新的意义,指“(供制造精密零件用的)无尘室”。
意为“只有部分参观者被允许进入无尘室。
”如果不了解这种含义,见到clean room这个词语,还以为它是指一个清洁卫生的房间呢。
(3)词类不同引起的歧义。
如:We saw the Indian dance.a. 我们看见过那个印第安人跳舞(Indian, n; dance, v)。
b. 我们见过印第安人的舞蹈(Indian, adj; dance, n)。
(4)英美英语用法不同而引起的歧义。
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等差异,有些词在英美两国使用方法有别,而使句子产生歧义。
如:The old man has a billion dollars. [(美)十亿/(英)万亿]3.语法结构歧义语法结构的歧义是指由于对句子中的句法结构有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歧义。
由于英语语法的灵活性和句法的松散性,句法结构歧义大量存在。
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句法结构中。
(1)定语及其定语从句引起的歧义。
英语句子中定语修饰语与被修饰语,定语从句与先行词一般来说紧挨在一起,但有时由于习惯和结构的需要,灵活处置修饰语或从句的情况,这样就时常出现定语修饰语与被修饰成分之间的关系不清晰,使之从意义上有修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因此产生歧义,产生不止一种解释。
I know the girl next to the teacher watching TV.“Watching TV”既可修饰the girl, 又可修饰the teacher。
(2)状语引起的歧义。
英语中状语位置比较灵活,不仅会因状语位置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言效果,而且常会出现摸棱两可的修饰关系,如:The students will discuss their plan of having an English Speech Contest in the classroom.“in the classroom”究竟是修饰谓语动词discuss还是修饰介词短语of having an English Speech Contest不得而知。
(3)比较状语从句引起的歧义。
在英语里,比较状语从句常常采用省略的形式,所以很容易引起歧义。
如:He likes his father better than his mother.a. 他喜欢父亲胜过喜欢母亲。
b. 他喜欢父亲胜过母亲喜欢父亲。
(4)否定句引起的歧义。
否定句中的否定词有时否定整个句子,有时否定句子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具有不同的否定范围。
否定范围不清会引起歧义。
如:It didn’t rain all the month.a. 并非整月都在下雨。
b. 整月都没有下雨。
(5)并列连词and引起的歧义。
如果在两个并列结构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修饰语,这种结构会引起歧义。
例如:I want to buy a blue ruler and pencil.句中的blue可以看成修饰ruler,也可看成修饰ruler and pencil。
(6)不定式短语引起歧义。
英语中有些动词的主动语态往往表示被动含义,这种用法也可引起歧义。
如:The panda is too small to kill.这句话可以理解为:a. The panda is too small to kill others.b. The panda is too small to be killed by others.(7)“及物动词+宾语/宾补“结构引起的歧义。
I found Tom a good student.这句话可被理解为:a. I found Tom was a good student.b. I found a good student for Tom.三、英语歧义的理解从上一部分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英语歧义句产生在语音、词汇和句子三个层面上。
由同音词引起的歧义句,事实上只是说起来有歧义,写下来并没有歧义。
在口头交际中,结合语境一般是可以消除歧义的。
此外加上逻辑分析,结合会话原则,很少会产生误会.当然,如果听话人碰到带有歧义的句子而产生疑问时,必须认真思考一下,或者向对方询问清楚。
必须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我们要求人们说话传达信息要准确明晰,不带歧义;另一方面,有时一些人说话故意使用歧义,以表现出幽默、诙谐的气质。
特别是相声演员、小品表演者等语言艺术家有意使用歧义语言,以取得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
而听众根据情景从歧义理解后产生了情感交流。
为了避免同音词引起的歧义,我们可以采用换词的方法。
一般来说,通过上下文,通过交际情景,都可以排除令人误解的歧义。
并且同一个句子,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语法分析。
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我们说出或写出的每一个句子都有一个深层结构。
每一个深层结构的句子有时可能有不同的表层结构,形成同义句,使语言表达丰富。
而歧义句如果是由语法结构的不同分析所致,则说明这种歧义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对应的深层结构。
以下句为例,如果从表层去分析语法结构,很难确定其含义,而如果从深层结构分析,把握主语与不定式的逻辑关系,则有下列两种解释。
Tom is easy to please.a. It is easy of Tom to please (Tom 是to please的逻辑主语)汤姆容易得到满足。
b. It is easy to please Tom (Tom是please的逻辑宾语,逻辑主语省略了,如,在easy后可加for us)要使汤姆高兴很容易。
我们知道语境在帮助人们理解歧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另一个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即语言知识。
语言学家认为话语意义是句子意义和语境结合的结果。
虽然话语意义比句子意义更为丰富,其理解有赖于语境。
但却是以句子意义为基础的。
因此,语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对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的理解。
就英语歧义的理解而言,如果对英语词汇和句法结构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就会直接影响对语境的分析,就有可能由于意义选择不当而造成错误的理解。
四、歧义的语用效果人们说话或是写文章时总是力求准确、简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便听者或读者能正确全面地理解。
从这个观点出发,歧义现象应该努力的避免。
然而歧义在语言的运用中虽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也具有一些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或功能。
在社会交往和文学作品中,人们有时利用语音或语义不同的条件有意识地使用某些词语和句子在特定的语境中带有双重意义或造成歧义效果,以达到更好地语用效果。
1.歧义常作为插科打诨的手段运用于非正式文体或口语体的幽默故事、笑话、儿歌、谚语等中,使语言幽默俏皮,听时令人发笑,过后回味无穷。
如:A: Waiter.B: Yes, sirA: What’s this?B: It’s bean soup, sir.A: No matter what it’s been, what is it now?这则笑话中的(bean豆)和been(be的过去分词)同音,因此听上去使人忍俊不禁。
2.歧义可用于商业广告或商业招牌上,增强其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如: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我们这儿有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对您的儿子?事业和财产的继承人?大有好处。
)这是写在一幅海滨浴场的广告宣传画上的一句话,写这句话的目的显然是要把广大度假者全家大小都吸引到海滨浴场来。
这句话利用(sun阳光)和(son儿子),(air空气)和(heir 继承人)的同音异义打动父母的爱子之心,颇有号召力,从而收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3.歧义也可用于正式文体的演说和社会评论中,或增强政治宣传和号召的效果,或表达严肃的思想和深邃的情感。
如;We must all hang together, all we’ll all hang separately.这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句演说词。
他恰当的利用了同形异义词(团结一致)和(绞死)的词汇歧义,以增强演说的政治宣传和号召效果。
全句的意思是“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否则我们将一个一个被敌人绞死”。
4.歧义用于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和诗歌中,使语言生动、有力或创造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如:Ben Battle was a soldier bold,And used to war’s alarms;But a cannonball took off his legs,So he laid down his arms.本·拜脱是一个大胆的战士,习惯了战争的警报;但是一颗炮弹打断了他的两条腿。
他只得放下他的武器。
这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幽默诗人Thomas Hood写的一首诗。
诗中的arms既指“手臂”,又指“武器”,从而具有双层含义,“放下他的双臂”(炮弹炸掉他的双腿,人矮了半截,双臂当然搁在地上。
)和“放下他的武器”。
由于Hood巧妙的运用了的arms同形异义,使这首诗取得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